「這是台灣最西邊的影像館!」彰化大城鄉台西村的「台西影像館」22日開幕,將閒置二十年的老屋活化再生,典藏這個小村莊血淚交織的歷史記憶,也展望未來成為重要的文化行動與社區發展基地。
「台西影像館」的背後推手,是長年以鏡頭紀錄村民、《南風》攝影集作者許震唐。辭去電信業主管回鄉這一年來,他除了更勤快地背著相機遊走紀錄家鄉環境變遷和居民容顏,並與妹妹許立儀一起致力投入綠能公民電廠和台西影像館的設立。他說,彰化濱海的偏僻村落,根本沒有一個文化基地,這座台西影像館名符其實的是「台灣最西邊」的影像館。
工業攔水,成全台最大沙漠的濁水溪
一進門,是小村故事的開頭,1989年台西村的「拜溪王」照片,挑著竹籃、走成一列的村民笑顏逐開。但後來村民拿香祭拜的濁水溪對岸,卻來了煙囪林立的龐大石化工廠六輕。接著的二十多張黑白照片,有曾經的豐收笑顏,和而後的落寞凋零,小村的發展片段一一定格閃現。
許震唐說,日本有位攝影師植田正治,創作圍繞著故鄉鳥取縣的沙丘,其寫真美術館規模不大,卻是日本著名的四大攝影美術館之一。「我們這邊也有全台灣最大的沙漠,」即被工業攔水後乾枯而沙塵瀰漫的濁水溪河床。此影像也放大在台西影像館右側成為入口意象。
未來將相機交給村內長輩,不定期更換展覽
關注村民健康多年、鼓勵台西影像館設置的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說,日本1960-70年代時空氣和水污染最嚴重的一些村落,由居民和政府說服廠商而有了改變,十幾年前村長、鄉長紛紛帶頭蓋了博物館,記錄村子改善的過程,把經過和教訓留下來,讓二十一世紀出生的人有個願景。而台西村的遭遇還是現在進行式,他建議村長要把石化工業來之前的相片全部找出來,再請長輩們來講故事,錄音下來,讓往後的人來參觀時能夠更深入了解台西村的發展。
許震唐表示,展館中的照片會不定期更換,接下來會把相機交到村子裡阿伯阿姆的手上,讓長輩村民們自己拍照,再把作品展示在館中。他希望以此為基地做文化再生,並繼續催生社區再生能源系統,希望發電經費能夠投入長照,小小一個庄頭「總共有29個獨居老人。」
許震唐壯年回鄉付出,父親:對社會做事比較重要
展館重修經費花了一百多萬,雖獲彰化縣文化局補助,不夠的部分還是許震唐自掏腰包。對於兒子壯年回鄉做這些不賺錢的事,許震唐的父親許奕結說,對社會做一點事比較重要。他很喜歡展覽中「捕鰻苗」的歷史照片,令他回想起往年農漁產豐收的日子,六輕來後一切變樣,西瓜瘋欉、漁獲消失。不過他又微笑道,前陣子村裡有三個人又開始種西瓜,因為今年南風較少,收成竟然不錯,一分地收了四萬多塊。
拍攝空污紀錄片導演、亞洲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林家安,指出「台西影像館」和綠能公民電廠的深層意義:從影像面來說,這是在地歷史的詮釋,讓村民長期紀錄的影像,自己有個館可以「典藏」。幾十年後,居民能從這裡看見歷史、再現歷史。
第二層意義是從典藏意涵延伸為文化行動的平台,讓社運、藝術等各領域的人來此,匯集更大能量。而公民電廠,則是在地人走過國光石化和台塑抗爭之後,開始思考以發展太陽能來跟燃煤作對話,意義重大。
許震唐說,不管是影像館還是公民電廠,都要一步一步來,每一步都要踏實有效,「就像種作一樣。」炎夏中,西瓜再度收成,台西小村的希望也再度點燃。
※ 本文轉載自 上下游〈六輕之外活出新路!許震唐催生台西影像館,偏僻小村文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