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追蹤、友善農業與在地保護力量 台滇環保經驗交會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污染追蹤、友善農業與在地保護力量 台滇環保經驗交會

2018雲南生物多樣性紀行之三

2018年10月1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宣竹報導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平衡的基礎,提供人類社會多元、多樣發展的養分,是人類永續發展的根基。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伴隨的棲地破壞,環境污染、氣候變遷,都威脅著各個區域,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樣性。

台灣因為特殊的地理區位,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及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是政府推動的重要項目,民間組織一直關注生物多樣性的發展。而中國雲南省,因其獨特的氣候及地理環境,素有「動植物王國」美稱,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之一,保護與利用生物多樣性資源是當地環境永續的關鍵。

在今年9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組織「雲南生物多樣性參訪團」,走訪昆明關注生物多樣性與力行環境教育的民間機構,與投入生物多樣性管理的政府與企業,探訪雲南環境與人的關係,以及治理與利用現況。

9月17日,行程參訪的最後一日,在昆明舉辦交流分享會,邀集台灣和雲南的NGO代表與公私部門環境工作者,暢聊如何透過污染追蹤、友善農業與在地保護力量去守衛生物多樣性,在一個上午的時間,進行交流與激盪。

水、空氣與土壤 兩岸環境污染追蹤

「是我見過堅持時間最長的、經歷磨難最多的、也是取得效果最好的機構。」從媒體人轉為進行環境教育的郭敏,曾跑遍雲南各個地方,在分享交流一開場,就如此介紹雲南在地NGO「綠色昆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兩岸交流負責人謝璧如補充,「上次與綠色昆明的交流深受感動,他們不能遊行、不能公開的抗議,因此就直接帶著民眾去做。」

水和空氣,是非常基礎的元素,是支撐生物多樣性的因素,綠色昆明長期關注雲南昆明本地的環境與污染,重點項目即是關心空氣和關心水,綠色昆明負責人孟飛說:「很多人難以想像昆明空氣污染的問題」,十年來,昆明的空氣品質沒有一年不超標。

綠色昆明負責人孟飛。攝影:陳宣竹

綠色昆明負責人孟飛。攝影:陳宣竹

中國每年死於空氣污染的人數有200萬人,孟飛將空汙與雲南重要歷史抗日戰爭相比擬,「空汙其實就是一場戰爭,但家沒有想到這個敵人這麼巨大、可怕。」因空汙而死亡的人數已遠超過抗日戰爭,然而一個社會事件得到的關注,都遠大於因為空氣污染致死的,孟飛激動地說著。

昆明的空氣污染,主要來自於週遭的磷礦產業,昆明是世界四大磷礦之一,「0.5%的人口卻要承擔全國10%的磷化企業。」綠色昆明展開「守衛昆明藍」計畫,號召志願者監督工廠污染排放,向政府舉報,一路跟追處理結果,也透過宣傳讓民眾關心切身的空氣問題。

在台南生活的晁瑞光,原先認為台南跟昆明一樣宜居的城市,但聽完孟飛的分享,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透過長期追蹤南台灣廢棄物、污染問題的經驗,他也讓大家看到台南宜居城市的另外一面。

他秀出一張一張色彩鮮豔的照片,但那卻是一個一個污染的場址。與綠色昆明相同,晁瑞光長期跟追這些環境污染,進行舉報,有的納入政府的污染場址進行整治管理,而有些卻被放置不管。

焚化爐底渣非法再利用,填埋在魚塭旁,滲出的紫色水怵目驚心,而民眾健走的登山小徑,路旁一顆顆「石頭」宛若山羊大便,然而這卻是重金屬濃度超標的工業廢棄物集塵灰,「中國現在一定有事業廢棄物、焚化爐底渣的問題,只是可能還沒有人去追。」晁瑞光提醒。

台灣台南魚塭旁被非法堆填焚化爐底渣。晁瑞光提供。

台灣台南魚塭旁被非法堆填焚化爐底渣。晁瑞光提供。

支持小農的初心,公益組織的商業轉型

2010年左右,中國爆發大量的食品安全問題,市場有很多的需求,但是農村的作物卻賣不出去,「潤土幫幫」一個公益組織成立的社會企業就此誕生。

「跟農夫的心連心、跟消費者的心連心,誠信是最重要的。」負責人徐國玉說,潤土幫幫過去注重社區發展,而後成立合作社販售小農的友善農耕作物,這一切的重點都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

而在2015年,徐國玉認為「公益跟商業有交叉衝突,很難去拿捏這個度。」因此他把潤土幫幫純公益的部分暫停,想先把社會企業的商業做好,學習台灣的主婦聯盟,成立消費合作社,又再進一步轉型成純商業的平台,「成功把東西賣出去,支持小農的初心才能完成。」而徐國玉也觀察到,在銷售做好之後,與小農的關係各緊密,更多的小農願意投入與加入。

潤土幫幫負責人徐國玉。攝影:陳宣竹

潤土幫幫負責人徐國玉。攝影:陳宣竹

緩解人與野生物衝突 瀕危物種的保育與政府執法

來自台灣苗栗的耿煒紅,父親是養雞農,外人眼中可愛的石虎,在他們家眼中就不是這麼一回事。當石虎來的時候,原本聒噪的雞會突然靜默,然後開始亂飛尖叫,遺留下遍地的屍體,而接下來的幾天,存活下來的雞隻也不太愛吃飼料,奔逃出去的雞還要去安慰回來。對於養雞戶來說,石虎是除了人類之外,對養雞傷害性最大的野生動物。而在今年七月,耿煒紅老家召開了石虎保護區設置的說明會,現場的住戶極力的反對,「政府只好摸摸鼻子,說那以後再談。」耿煒紅說那是一個很明顯對立的狀態。

耿煒紅回想起老家在養雞之前,是大片的綠地,而養雞之後,雞隻所到之處是黃土色的一片。人為種植開墾以及道路的開發造成石虎棲地的破碎化和劣化,避免產生雞損危害的捕獸夾,也讓石虎的數量漸漸減少,變成瀕臨絕種的動物。而耿煒紅認為透過價值觀的改變,可以讓人的行為產生變化,因此為緩解人與石虎的衝突,對於一般大眾,可以提供更多資訊和知識,鼓勵消費者支持友善石虎農作的農產品;而對於在地居民,可以鼓勵地主加盟石虎友善棲地。她期許在未來,人類與石虎可以更好的相處,改善對立的狀態。

中科院雲南瀕科委司法鑒定中心首席執行官黃良華。攝影:陳宣竹

中科院雲南瀕科委司法鑒定中心首席執行官黃良華。攝影:陳宣竹

「中國也有石虎,叫做豹貓。」中科院雲南瀕科委司法鑒定中心首席執行官黃良華,回應耿煒紅的分享,而他的工作就是瀕危物種的鑑定,是中國唯一的司法鑑定機構,接受相關部門的鑑定委託,協助遏制與打擊走私盜獵的違法行為。

黃良華提及,中國政府在去年頒布法令,對於野生動植物的保護越趨嚴格,「像是穿山甲的非法獵殺,會從行政懲罰轉變為刑事處罰。」政府越來越重視動物與植物的保護與治理,也不斷的宣傳保護的觀念。

透過形態和分子的野生動植物的鑑定,相當仰賴資料庫的建立與跨區域合作,黃良華說,亞洲的生物樣本庫就位於雲南,也持續在建立中,而過去也數度與國際刑警組織合作,他也相當希望兩岸的專家學者也能進行交流合作。

用影像激發社區的內生保護行動

鄉村之眼以影像為手段,喚醒在地社區的內生行動。攝影:郭志榮

「環境保護是一個外來的概念,」專門教育在地居民利用影像去紀錄的「鄉村之眼」,於2007年在本土NGO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下設立培訓班,開始帶著居民記錄下自己的環境,負責人呂賓說,鄉村之眼希望能以影像為紀錄手段,激發在地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的力量。

「在中國西部,傳統文化豐富的地方,他們傳統的價值觀就有包含與環境和諧互動的概念。」呂賓認為,外來的環保概念有時候反而成為了當地的壓迫者。「外面常認為,牧民為了要發展而打破平衡,草原退化問題都被歸咎在牧民養了更多的牛楊」,然而在傳統生活上,草原要是沒有了牛羊,反而無法好好的生長,牧民的吃穿、用、能源與醫藥也都來自於草原上,「那完全是一個和諧且循環的系統」。

紀錄片《牛糞》就在這樣的狀況下誕生了,影片中孩子們用牛糞糊了椅墊,用冰抹平硬掉之後,就是在雪地遊玩的滑板。而只見一個小孩跟長輩抱怨著,牛糞好髒,奶奶制止「不能這樣說」,她循循善誘的像孩子解釋「牛糞不是髒東西,犛牛不喝髒的水、髒的草,對於吃草的動物來說,糞便沒有髒的概念。如果沒有牛糞,我們藏族人是無法在高原上生活的。」

「鄉村之眼現在把自己定位成鄉村建設單位,」陪伴西部社區從學習拍攝、找到環境痛點後凝聚共識,進而採取行動拍攝作品,2015年鄉村之眼正式註冊成公益機構,扶持在地攝影團隊發展,提供工具跟資金,讓當地人發展自己的文化事業。

兩岸環境工作者在9月17日的交流會中合影。攝影:郭志榮

兩岸環境工作者在9月17日的交流會中合影。攝影:郭志榮

台灣與中國同樣都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方,也面臨各自的環境問題。透過參訪計畫與交流行動,兩岸關心環境的工作者,認識到彼此的環境問題並能以此為借鏡,也從彼此的環境保護行動中,汲取養分與能量,在返回各自的崗位後,繼續往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道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