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兩岸媒體交流系列報導
編按:11月上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2018兩岸媒體交流」活動,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來台,以「台灣小而美的綠色經濟」為主軸,一路探訪台灣地方創生、循環經濟及公民電廠,領略台灣民間豐沛的環保能量。本系列文章,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以中國、媒體人的視角,來看台灣小而美的綠色經濟案例,對照兩岸能源、減廢、在地發展的異同。
進入10月,台灣島南部刮起了落山風,季節輪替,大地水氣蒸發。
墾丁國家公園社頂自然公園裡的小路上,到處可見被野豬拱翻的土壤。解說員趙銘崑說,這是野豬在尋找蚯蚓。這個季節,蚯蚓要從乾燥的高處爬到濕潤的低處,途經這些小路時,就成了野豬的美食。
社頂位於屏東縣恆春鎮,本為排灣族的一個部落。後來融合阿美族、排灣族、平埔族、閩南人及客家人成為多族群社區。
自2005年起,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規劃下,將社頂的居民自原居住地遷出,劃設出面積達128.7公頃的社頂自然公園,以高位珊瑚礁生態、面向巴士海峽的開闊視野和復育台灣野生梅花鹿為主要特色。
按台灣在地主辦方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安排,我們此行,主要尋蹤野生台灣梅花鹿。而趙銘崑卻化身博物學家,將恆春半島的風情盡數介紹給我們。
高位珊瑚礁地質奇觀
鑒於諸多風景區人工開發過度,社頂自然公園僅鋪設簡易步道,搭配小面積的賞景和解說設施,減少人工干預痕跡,保留原始自然之味。
公園內多為高位珊瑚礁保留區。入園不遠就有一處著名景觀「一線天」,由一塊塊像灰色岩石的珊瑚礁堆砌成一道狹窄的門,頂端植被多呈匍匐狀,而岩石底下窪地中樹木則會出現板根特徵。這是趙銘崑向遊客科普的第一站。
恆春半島為中央山脈之末,台灣島最南端,南北走向的稜線,到這裡海拔高度驟降至一千米以下。半島形成是造山運動擠壓的結果,沿岸的淺海海底擁有面積廣大的珊瑚礁,因此海岸被典型的裙礁包圍。這種造山帶才有的地質景觀,在台灣極其獨特。
這使得墾丁國家公園成為台灣珊瑚礁發育面積最廣的地區,珊瑚礁台地最高標高為300米,逐漸向南降低至台灣最南端之頂點鵝鑾鼻公園,綿延達十公里,代表了台灣南部造陸運動的新生地。
本地原住民最早使用珊瑚礁來燒製石灰,主要用於粉刷牆壁,或者包裹檳榔食用。隨著原住民遷出公園,這幾座石灰窯也成為全台僅存。
沿途趙銘崑向我們介紹了一些奇怪的植物,有一種叫做「長花九頭獅子草」的,還有公園最著名的螢光蕈。他一再叮囑不可亂碰植物,有一種叫做「飛龍掌血」的植物,葉面布滿極其鋒利的小刺,將科考人員刺傷,故命名為此。
據統計,社頂自然公園植物有329種以上,因原生之馬兜鈴科、芸香科、蘿摩科等蝴蝶食草植物仍大量散布,故滋養著接近50種以上之蝴蝶。
趙銘崑對此均可辨別。
常見但瀕危的梅花鹿
梅花鹿極其機敏,眾人幾乎屏息前行,仍然不得其蹤。倒是沿途被野豬犁過的路面,隨處可見。地面之下的蚯蚓大軍下山保命,誰會想到還有此一劫,食物鏈真是奇妙。
邂逅野外梅花鹿不可得,好在山頂有一處被圈起來的保育站,數十頭鹿野散放於此,主要為保種以及實驗生殖控制。
梅花鹿本是亞洲東部的特產種類,除了中國,在俄羅斯東部、日本和朝鮮也有分布。根據地理分布,全世界的梅花鹿可分為十餘個亞種。
台灣梅花鹿為台灣特有亞種,因背部有白色的梅花斑得名。該物種最早的記錄出現在1603年(明萬曆31年)陳第的《東番記》。
梅花鹿早期的威脅來自於原住民的狩獵。但是到了17世紀,從中國大陸前往台灣的移民數量急劇增加以及海上貿易的增長,梅花鹿皮出口成為台灣島的一項重要經濟產業,在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專門設立了以梅花鹿皮張為主要業務的貿易站。
1624年~1684年,該貿易公司向歐洲出口鹿皮200 ~ 400萬張。荷蘭人於1684年被迫離開台灣之後,台灣島繼續向日本出口鹿皮。300多年來的瘋狂濫捕,加上本是自然棲息地的低地平原和丘陵轉化成農田,台灣梅花鹿的種群急劇下降。
1969年,已知最後一頭野生台灣梅花鹿被殺。
1984年,墾丁國家公園開始著手復育野放梅花鹿,最早的種群來自於台北市立動物園和一些院校科研所,分兩批野放了233隻。投放地點分為五處,為防止盜獵,地點對外保密。
墾丁的復育工作比較成功。目前國家公園內野外梅花鹿數量在1300—1500頭(其他還有馬祖、綠島等地亦有野放)。我們所見到的梅花鹿,已經是第四或者第五代,繁衍數量穩中有升。並且開始回饋其他動物園,甚至「遠嫁」外地與野放前線的梅花鹿做基因交流。
但即便如此,台灣梅花鹿仍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成為一種「常見卻瀕危」的動物。
我們在公園還看到一群被圈養的環頸雉。趙銘崑介紹,這些野生環頸雉原來生活在甘蔗林裡。台糖收購農民甘蔗一斤十幾元,種植者眾。後來糖業開放進口,東南亞的蔗糖6、7元一斤,沒有人再種植甘蔗了,環頸雉也就是去了棲息地。
誰也不會想到,越南農民種植的甘蔗竟然讓台灣南部的環頸雉失去了家園。
趙銘崑和他的夥伴們
上面的這些故事,都是我們的講解員趙銘崑介紹的。
趙銘崑今年68歲,他和另外17個夥伴,組成了社頂自然公園的講解員隊伍,其中年齡最大的73歲。
講解員均來自社頂部落,每日輪流帶遊客講解,每個月輪值不超過6次,每次收入6000元。空閒日子則監測公園日常,單日薪酬500元。
趙銘崑成為講解員之前,在公園接受了8個月的培訓,課程分為室內和室外兩種,室內側重於知識的傳達,每堂課約2小時;室外側重於技能的訓練與習作,每次上課要半天或者一天。老師來自於屏東科技大學和當地對歷史地理環境比較熟悉的老人。最後以現場講解的方式來考試,經評定合格後,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正式頒發初級講解員證書。
社頂部落和趙銘崑,只是恆春半島生態旅遊發展規劃中,不可或缺但是極其微小的一部分。
作為台灣環境資源保育的先鋒,墾丁國家公園於1982年9月成立,參考美國黃石公園模式,希望透過法律規範來保護恆春半島特殊的高位珊瑚礁、熱帶海岸林及珊瑚裙礁等珍貴景觀。規劃國家公園對在地居民帶來了生活上的轉變與限制,因此產生了管理處與在地之間的衝突。
聯合國將2002年定為「國際生態旅遊年」,在全球陸續開展有關生態旅遊的研究發展、教育推廣等活動。受此鼓舞,2005年開始,墾丁國家公園境內的社頂部落,率先以社區營造方式開展推動生態旅遊。
公園管理處委託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老師團隊,開創「產官學」鐵三角的運作模式,開發生態旅遊推動流程圖,將在地居民和文化、資源等結合動員起來,再統一連接外部,將社頂打造成為台灣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學習標桿。
自社頂開始,至今墾丁國家公園內已經擁有社頂部落、水蛙窟部落、里德社區、龍水社區、大光社區、港口社區和滿洲協會等7個不同特色的社區,對應動植物生態、農村風光、海域生態、地質景觀等特色,透過相互合作、彼此支援的遊程服務,讓整個公園的生態旅遊捆綁成為一個整體。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劉培東說,這一套社區再造生態旅遊的模式,消弭了社區與墾管處的對立,找到了多數人能接受的平衡點,尋求到了人和土地和諧共生的方式。
參考資料:
果殼網「自然控」物種日曆2017
國家地理(中文),2014,9,29
維基百科「恆春半島」詞條
《墾丁國家公園社區生態旅遊標準作業流程手冊》
《恆春半島生態旅遊之推動與展望》
※更多「2018兩岸媒體交流」精彩報導,請點連結。
※本文轉載自諾亞綠種子〈台灣最美的風景真的是人嗎?這朵鬼火會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