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用塑膠茶包泡茶 吞下數十億顆塑膠微粒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研究:用塑膠茶包泡茶 吞下數十億顆塑膠微粒

2019年09月30日
摘錄自2019年9月27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新研究發現,一包塑膠茶包可能會釋出數十億、甚上百億顆塑膠微粒,這個數量顯著高於一個人全年估計攝取的微塑膠數量,但迄今沒有證據顯示,攝取塑膠微粒會對人類構成威脅。

加拿大馬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把塑膠茶包浸入一杯幾乎煮沸熱水(攝氏95度),茶包會釋出約116億顆塑膠微粒和31億顆較小的奈米塑膠微粒至杯中。研究人員推測,這些茶包釋出大量塑膠微粒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塑膠茶袋與沸水接觸,即使是「食用等級」塑膠加熱至攝氏40度以上時,也可能分解或滲出有毒物質。

這個數量顯著高於一個人全年估計攝取的微塑膠數量。根據今年稍早公布的研究內容,一般人每年吃下至少5萬顆塑膠微粒,同時吸入相同數量的微塑膠。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研究技師施孋恩27日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目前掌握到的狀況,國際間暫無統一的塑膠微粒檢驗方法,也沒有國家針對茶包或飲用水訂定塑膠微粒標準。

施孋恩說,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認為此研究不夠完整,並沒有指出塑膠微粒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應進行更完整的研究。

她解釋,傳統茶包大多是棉的材質,但熱水泡久可能會破掉,因此才有業者加入塑膠材質,增加茶包耐用度;為了避免這類茶包有塑化劑溶出,食藥署民國106年曾針對10件塑膠茶包進行高溫測試,全數檢驗合格,未溶出塑化劑。

施孋恩指出,為了瞭解食品中塑膠微粒背景值究竟有多少,預計明年將進行相關研究,除了開發塑膠微粒檢驗方法,初步也規劃針對包裝飲用水進行塑膠微粒背景值調查,屆時也可能將含塑膠成分的茶包一併納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