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發燒,台灣媒體溫度計失靈? | 環境資訊中心

地球在發燒,台灣媒體溫度計失靈?

2007年05月04日
作者:莫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全球暖化的議題在全球各地發燒,台灣的媒體卻視若無睹。(攝影:陳怡萱)地球在暖化,這是近日經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確認的一項事實,基於全球暖化是攸關生態、環境、人類生存與永續發展的重要現象,當地球在發燒,身為第四權的大眾媒體,理應扮演民眾感知全球暖化趨勢的「溫度計」,滿足閱聽人知的權利。

然而,台灣媒體這支溫度計對全球暖化議題失靈了嗎?還是有充分盡到媒體責任?

一、仰賴畫面提供的台灣媒體

媒體報導全球暖化相關新聞,著重於畫面的可看性,而畫面又多仰賴民間機構提供:最常見的就是民間團體抗議行動,如《京都議定書》生效之際,環保團體裸體抗議;又或者有外電提供的畫面,如聯合國、NASA發布了最新報告,才跟進外電作編譯報導;又或者好萊塢推出相關電影,如《明天過後》上映,趁著電影公司行銷宣傳之便,順勢報導。少有自主性、主動挖掘內容的深度內容。

二、漠視國際趨勢的台灣媒體

孫燕姿在埃及拍外景發生「金錢糾紛」及疑似「綁架事件」,可以連續多天大篇幅追蹤。然而,當攸關溫室氣體減量、跟產業與經濟結構息息相關的《京都議定書》生效之際,媒體渾然不覺此一關鍵進展的重要性,非得要環保團體帶領學生脫了褲子,才「發現」這項協議是國際上首度攜手合作對抗環境災難的重大里程碑,並且與台灣、台灣的邦交國都有深遠影響。

為了對抗全球暖化與研究可能的衝擊,聯合國1988年設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1992年,里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議上,各國簽署「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簡稱UNFCCC),此後每年召開締約方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簡稱COP),研提相關報告,作成各國行動方針的決議,今年底將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第13屆會議(COP 13)。

試問,歷屆COP的會議現場,可曾看過台灣媒體的現場傳真報導?

三、不深度探究的台灣媒體

今年2月3日,聯合國IPCC作出結論,確定人類活動是導致1950年來全球氣溫上升、暖化的主因。當天,紐約時報以頭條來報導這個消息,並附上令人怵目驚心的圖片:冰帽大面積的溶化,使得以此為棲息地的北極熊受到嚴重威脅,那張由加拿大極冰署(Canadian Ice Service)提供的照片中,北極熊被困在四周的冰都溶化的孤島上動彈不得。

紐約時報願意花費大量篇幅探討氣候暖化對生態、水資源及人類生存的影響,相關消息自然有資格登上頭版。

反觀台灣媒體,全球暖化是「外電」,是「國際消息」,是他國、他處的「他山之石」,與我無關,與生活無關。登頭條不吸引人,從來都只是國際版的一則消息,好一點的,能翻譯國外研究機構的圖表,來篇圖文並茂的綜合編譯就算不錯。

其實,真不夠格上頭條嗎?是沒有去挖掘吧。

四、停在二元論的台灣媒體

全球暖化乃高度專業知識性的議題,憑空瞎掰不容易,因此,這方面至今尚未看過惡質媒體常見的「假新聞」與「烏龍新聞」。但也因為專業,少見用功的媒體剖析全球暖化相關術語的意義,擔負起「普羅化」的責任。

專業,還是專業;民眾呢,生澀,還是生澀。

以《京都議定書》為例,大部分民眾只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然對於該協議所衍生的兩套緩衝機制──「碳排放交易」與「清潔發展機制」卻渾然不知。至今,大多數人都知實施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會衝擊部分產業,導致輿論停留於「環保與經濟孰輕孰重」的二元論辯。殊不知,京都議定書設計了這兩套緩衝機制供先進工業國家選擇實施,以避免立即衝擊,而這也正是「台灣地球日網站」2007年以「全球暖化賺錢術」作為主題的用意。

「碳排放交易」,意指在京都議定書架構下,每個工業國都有其減量額度。達不到怎麼辦?沒關係,可以向其他國家買。假設甲乙兩國各需減量100萬噸,甲減了120萬噸,乙只減了80萬噸,甲多出的20萬噸便可經由「碳交易市場」,將此額度賣給乙。多減的賺到了,少減的也可避免立即的經濟衝擊與制裁。甲乙兩者相加,該減的量不變,便達到總體減量的目標。

這樣的機制不只存在於國與國間,企業與企業間也可行,相關的商機包括:減量認證業、交易仲介業、以及交易平台建立衍生的相關利潤等。

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用意與碳交易相同。假設甲國需減量100萬噸,但只減少了80萬噸,沒關係,甲國可至第三世界丙國投資乾淨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發電,投資專案可換算成相應的碳排放額度,若能達到20萬噸,甲國的目標就算達到了。

主流媒體在這兩方面的著墨太少,大眾沒有看到京都議定書所創造的「機會」,只看到「缺點」,導致輿論停留在環境與經濟二元對立的層次。

五、媒體在全球暖化議題上的任務

到現在為止,全球暖化好像還是「國外的事」,台灣人沒有感受到切身關係,其實,全球暖化跟台灣大大相關!筆者淺見認為,主流媒體往後在全球暖化議題上扮演的角色,可以朝幾項任務發掘:

‧ 京都議定書所設計的碳交易與清潔發展機制,台灣可能的機會為何,有無他國實際案例可參照與依詢?

‧ 全球暖化海平面升高地圖的探索:聯合國報告說,本世紀末海平面恐將升高60公分。對照台灣地圖,具體指出將受淹沒的地方為何?淹沒地區有多少住民?損及多少公共建設?公共安全危害程度?例如高鐵安全?喚起危機感與迫切性。

‧ 向政府機關問責:有無計算全球暖化的經濟損失?有無應變措施與計畫?編列多少研究與教育宣導經費?形成輿論壓力,迫使政府部門採取具體行動。

‧ 企業方面,為避免企業主對暖化議題仍不痛不癢,應探討氣候變遷的環境成本,指出氣候風險對投資人的危機,報導國際間幾家揭露氣候風險資訊的示範企業,引發國內企業重視與跟進。

‧ 一般閱聽大眾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普羅化」工作了。像京都議定書、清潔發展機制、碳中和、碳交易、溫室氣體盤查等術語,應盡可能附上淺易說明,久而久之,術語變成一般民眾一見即懂的語言,容易與政策對話,也更輕易與國際接軌。

雖然地球已經在燒了,只要扮演大眾吸收新知窗口的媒體別冷下來,地球,你我,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