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寶圖》:以清朝《海錯圖》為啟發的中國海洋生物多樣性圖鑑 | 環境資訊中心
攝影賞析

《海寶圖》:以清朝《海錯圖》為啟發的中國海洋生物多樣性圖鑑

2020年06月13日

文:楊松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中國海洋項目經理);圖: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2020年世界海洋日發佈的一份中國海洋生物圖鑒,呈現了豐富而脆弱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中國承載著歷史悠久的海洋文化,中國人自古對於海洋生物多樣性和各種海洋資源探索和利用。清朝畫家兼生物愛好者聶璜在300多年前繪制了《海錯圖》,為中國記錄了236種「海洋生物」,雖然當中包括了一些傳說和誤解,但是《海錯圖》對後人認識古代的海洋生態和其利用有重要意義。時至今天,經過歷年來科學家的調研、分析,加上各種現代的海洋技術,我們對於我國的海岸線以及海平面底下的世界有了更正確的瞭解。

在中國廣闊的海域內,有記錄的海洋物種超過2萬種,從濱海到深海遍布著各種海洋棲息地,提供很多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以中國南方省份常見的紅樹林為例,它們在河口濱海環境生長茂盛,作為沿海的初級生產者,是食物網的基礎,孕育著無數的鳥類、無脊椎動物、魚類等;它們也為濱海地區提供了重要的屏障,護岸防潮,避免水土流失,吸收污染等。其他的海洋生態系統例如珊瑚礁、海草床,同樣是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搖籃,並為地球提供生態服務。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也意味著人類社會的繁榮昌盛。

可惜的是,中國海洋生態環境在近幾十年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由於圍墾、基建導致的棲息地喪失、外來物種入侵、近海養殖,各種環境污染等威脅,過去的半世紀以來,中國已經失去了57%的溫帶濱海濕地、73%的紅樹林和80%的珊瑚礁。依賴著這些生態環境的許多海洋物種,包括候鳥、珊瑚魚、海龜等,也因此喪失了重要的越冬、棲息和覓食地。除此之外,由於過度捕撈和非法貿易的行為,中國的野生大黃魚和蘇眉魚變得稀少,玳瑁、硨磲和紅珊瑚等種群也被大量開發。近幾十年海洋塑料問題逐漸浮現,中華白海豚、斑海豹等物種的生活環境也被塑料入侵。這些問題不禁讓人思考——我們對海洋的方式錯了嗎?

為了引起公眾關注珍貴的海洋生態及其生物多樣性,WWF、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與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在300多年前的《海錯圖》啓發下,於2020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共同發佈了海洋生物圖鑒《海寶圖》。我們挑選了35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和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海洋物種作為代表,展示生活在中國海域內的豐富多樣、美麗奇趣的海洋生物以及它們正面臨的各種危機,呼籲大家一起守護海洋。

在這些海洋生物當中,有一些是中國海域的標誌性物種。例如在珠江口海域生活的2000多頭中華白海豚,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中華白海豚種群。但是由於沿岸發展所帶來的棲息地喪失和退化、漁業誤捕等問題,該種群正在以每年2.5%的衰退率在消失。因此IUCN把中華白海豚評為「易危(VU)」等級,代表其野生種群面臨滅絕的機率較高。我們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保護這些珍稀瀕危物種以及其生存環境,減緩甚至解除它們面臨的威脅,才能逐漸扭轉物種滅絕的趨勢。

消費者的個人行為改變是推動海洋保護的基礎動力之一。拒絕消費非法捕撈、收購、和運輸的受保護海洋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並且舉報違法違規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有助於杜絕非法海洋生物貿易;選擇可持續來源的海鮮,如參考《海鮮消費指南》來挑選對環境友好的海鮮產品可以減少海洋物種面臨的消費壓力;減少使用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製品,重復使用和回收利用塑料產品,並支持減塑的公司和品牌,可以減少塑料污染海洋環境。

除此之外,要扭轉海洋衰退的趨勢,也需要聯合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支持海洋保護地網絡建設、發展可持續漁業和供應鏈、從生產端減少一次性塑料和推動循環經濟、企業碳減排以減緩氣候變化等。我們希望到2030年,全球能達到保護和有效管理至少30%的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及推動世界可持續漁業產量翻番的目標,以此為基礎遏止並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使海洋走上恢復之路,並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在中國昆明召開,是一個絕佳契機讓世界各國設定進取的203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也可以團結利益相關方共同達成「人與自然和諧新共識」。中國作為這個重要大會的東道主,在海洋面臨緊迫危機的時候,也應該發揮國際政策的領導角色,從制定全球目標到落實執行的長期任務,在國內和「一帶一路」沿線發展可持續的藍色經濟,改善海洋環境的未來,成為國際上的「海洋生態文明強國」,保護珍貴的「海寶」。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