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和我有什麼關係? 中外對話評選2019年中國優秀氣候報導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氣候變遷和我有什麼關係? 中外對話評選2019年中國優秀氣候報導

2020年08月13日
文:武毅秀(中外對話氣候傳播項目負責人)

在2020年這個全球疫情洶湧、動盪此起彼落的夏天,「氣候變遷」似乎被迫成為一個遙遠的話題。有關「危機」的新聞層出不窮,以至於人們幾乎有些難以想起,就在不到一年之前,「氣候變遷」這一「人類最大的系統性威脅」(most systemic threat to humankind ,出自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全球範圍內為媒體廣泛報導、並引發持續的全球關注。


2019年優秀氣候傳播案例交流會。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2019年是氣候報導的「井噴」之年。這一年針對全球100家大型媒體的調查顯示,有關「氣候變遷」議題的報導內容比2018年增加了73%;《牛津詞典》在年底將該年的年度詞列為「氣候緊急狀態」,原因是這一詞的使用頻率比前一年增加了100多倍。這一年以青年為主導的「Fridays for Future」氣候運動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如火如荼地展開;愈演愈烈的極端天氣、森林大火、消融的冰川與全球的氣候運動,催生了大眾對氣候議題的高度關注,更多媒體加大投入氣候報導,並探索新的報導方式。

一項由記者組織的「氣候報導」(Covering Climate Now)全球新聞倡議,到去年底已有超過400家媒體加入。這項倡議致力於「加強對決定我們這個時代的議題——氣候議題的報導」,並通過這一媒體網絡放大這些報導的聲量。

在中國,2019年的氣候報導也一定程度上呈現了與國際共振的局面。 「氣候變遷」的百度資訊指數熱度是2018年的5倍多,有關夏季高溫、亞馬遜大火等議題在經由媒體報導之後在社交媒體上引發更廣泛討論,對氣候變遷的關注突破了環保的同溫層。

雖然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將氣候變遷暫時擠出了媒體的頭版頭條,但氣候危機並沒有因此減緩腳步。相反地​​,疫情後的一些經濟刺激措施如果設計不當,有可能進一步推高全球碳排放,並「鎖定」更嚴重的氣候影響。關於氣候變遷的報導和傳播,不但不應因疫情而中斷,反而應進一步加強。

2020年,中外對話與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民促會)再次合作舉行了2019年「優秀氣候傳播案例」的評審與交流。在收到的50多份由各媒體記者、民間組織提交的2019氣候報導和傳播案例中,評審委員會評選出了最佳案例,力圖反映過去一年中國氣候報導和傳播的最高水平。 7月24日,中外對話與民促會邀請優秀案例的作者與民間組織代表與近70位同行進行了線上交流,探討氣候報導在中國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分享氣候傳播的心得體會。


截至6月29日,重慶暴雨已致21萬餘人受災。圖片來源:Alamy

2019優秀氣候報導案例

氣候新聞報導最佳案例

《馬德里氣候大會:令人失望,明年再談》:張子竹、黃晏浩(財新周刊)

氣候專題/解釋性報導最佳案例

《創造碳市場》:彭駸駸、杜偲偲(財新周刊)

《地球發燒時》:王嘉興(中國青年報)

氣候專題/解釋性報導優秀案例

《木里山火,並非偶然》:夏志堅(知識分子)

氣候創新報導最佳案例

《中國旱澇五百年》:張永寧(中國天氣網)

本次案例評審委員會成員為:曾繁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賈鶴鵬(資深科學記者,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教授);荊卉(能源基金會傳播總監)。

除了優秀氣候報導案例外,創綠研究院和綠色和平針對馬德里氣候大會和再生能源的大眾傳播案例,也分別獲評民間組織氣候傳播的最佳案例和優秀案例。

本次交流會的發言精選

賈峰(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主任):

今天氣候變遷這個話題,已經不像過去這麼神秘和生僻了,它已經逐漸從科學家的研究報告進入到大眾媒體,成為很多人包括普羅大眾都要談到的問題。從氣候傳播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能有這麼幾個目標要實現:第一,我們要傳播氣候變遷方面的科學知識;第二,我們要傳播世界各國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第三,我們還要把有關氣候變遷的理論行動和實踐,變成大眾能夠接收、善於接收、喜歡接收的故事,在媒體上和社交場合進行分享。

在這方面我覺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如何把氣候變遷的話題和大眾的衣食住行、綠色低碳生活的轉變互相結合。這方面我們既缺乏相關的研究,也缺乏生動和有感染力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是為了讓中國社會,不僅是政府、不僅是企業,而是中國的普羅大眾也能夠具有保護環境和保護地球文明這麼一個高度和胸懷,從而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正實踐綠色低碳的生活模式。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最終氣候傳播的目標和我們的使命。

曾繁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媒體人和科學家的「大腦」是非常不同的,記者總是希望找到戲劇性的故事,科學家希望找到科學真理。如果要講好氣候與環境的故事,記者要更多的去了解氣候話題的主流科學觀點,甚至應該去了解科學界的「潛規則」,幫助自己更快地找到有效的訊息。

此外,我們應該尋求如何在經典的氣候議題裡面,去融入一些宏觀的社會視角,從比較整體性的角度來理解氣候和社會經濟的複雜關係。在氣候報導中帶入更多有意思的社會視角,或者是把一些政策性的內涵也勾連出來,也是讓它更大眾化的途徑。

王嘉興(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記者,《地球發燒時》作者):

報導氣候議題比拼的,是記者對一個問題認識的深度。反思《地球發燒時》的寫作過程,我仍然認為這個宏觀的內容(高溫與全球暖化)應該找到更好的辦法去和微觀與個人內容相互結合,讓這部分變得更易讀好看。所以在做科學和氣候報導的時候除了常規報導,我們也可以嘗試多與大眾關注的熱點結合,更好地打動讀者。

此外我覺得做科學報導要多打比方,要多說「人話」,如果報導有很多的專業術語、很多的數字,如果沒有對它進行一個解讀,對讀者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在我們編輯部,會強調能不用專業術語就盡量不用。如果一定要用,一定要用一些比方和解釋,幫助讀者理解。

最後,我在採訪科學研究者的時候,會注意拿一些大眾關心的問題和大眾普遍的認知去「碰撞」他,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讓大眾和科學家產生對話的過程。對於不太關注大眾傳播的科學家,記者其實可以起到這樣一個橋樑的作用,如果這個時候科學家有一些很好的表述,呈現出來也是很好的。

荊卉(能源基金會傳播總監):

我們做氣候傳播的人常常會聽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比如說氣候和我有什麼關係,我個人的或者微觀層面的改變到底會帶來多大的效應?或者是說氣候行動喊了這麼多年,到底是有些什麼樣的改變?這些就是我們在做氣候傳播時一定要解決的信息和認知壁壘。氣候問題是有一定的知識門檻的,如果想要大眾有更大的接受度,需要破除這些壁壘,甚至打破一些迷思。比如說有些人認為低碳發展勢必會增加成本、會影響GDP,那麼打破這樣一些迷思之後,才有可能在比較一致的頻率上來進行對話。

張永寧(中國天氣網):

氣候傳播想要擴大受眾範圍,議題傳播就應該不僅僅面向某一個群體說話。聊氣候變遷不能只是說「升溫多少度」,而且要說氣候變遷對各個行業的影響,更多地關注人們當下的生活,拉近這一話題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此外,我認為應更關注一些「見微知著」的故事性的報導,從一些社會話題中來切入氣候變遷這個點會更容易引起普通受眾的共鳴。在我看來,一切新聞都是氣候新聞。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疫情後中國氣候報導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