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甲仙百年人文足跡 高雄社大20週年推地方學小旅行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追尋甲仙百年人文足跡 高雄社大20週年推地方學小旅行

2020年09月25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李育琴 高雄報導

1998年由民間團體倡議的社區大學運動,將社大定位為培訓公民、在地關懷和推動終身學習的教育機構,至今全台已陸續創辦超過90所社大和分校。

社團法人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於今年邁入20年,高雄現有七所社大與高雄市教育局共同規劃20年回顧與展望系列活動,推出16場地方學小旅行與主題論壇,期望展現深耕地方的知識建構與推廣,同時探討社大的未來展望。

高雄第一社大自然生態社生命大河計畫踏查甲仙,探詢1871年約翰.湯姆生的路徑足跡和甲仙歷史產業發展。攝影:李育琴

高雄市七所社區大學 因地制宜開發特色課程

高雄市幅員廣大,從沿海港口到緊鄰中央山脈,從都會到農村,因應各區域的處境和需求,開辦了七所社區大學。25日社大20年回顧記者會中,第一社大校長張金玉介紹各社大的特色和使命,說明多元辦學成果,因地制宜開發的課程具有在地性和公共性。

旗美社大是台灣第一所農村型社區大學,其課程和分班涵蓋旗美到六龜、桃源等區域。近年旗美社大開辦的農機維修班,受到許多投入農業的小農歡迎,由資深農機維修師傅現場授課,教導農民基本的農機具維護和修理,提升農民在田間的農事掌握度和自主性。

旗美社大在莫拉克風災後也成為山區部落重建的重要夥伴。今年旗美社大舉辦莫拉克10年系列活動,透過流域巡禮走入社區,帶領社大學員一起思考如何與大自然永續共存,以及學習社區陪伴團結互助的精神。

北高雄社大關注環境治理 鎮港園社大關注勞工議題

2019年高雄市新成立了二所社大,北區的北高雄社大和南區的鎮港園社大。北高雄社大經營學區包含楠梓、仁武、大社等區,由於座落於後勁,對於地方的關注,也擴及後勁溪流域、中油高雄煉油廠退場後的環境治理和文資保存等議題。

同時新設的還有以前鎮、小港、林園為辦學區域的鎮港園社大。區內有前鎮加工出口區、前鎮漁港、臨海工業區、林園石化區等,此區的高雄港和工業區代表背後有大量的勞工居民,這些工業區也承擔著過往高雄乃至台灣的經濟起飛。社大在此辦學開課即強調此特色,期望帶動學員成為在地議題的行動者。

鎮港園社大走讀活動,帶領民眾認識前鎮小港工業發展背後的聚落歷史人文。攝影:李育琴

配合社大20週年小旅行,鎮港園社大規劃了探訪前鎮河南、北岸,過往高雄勞工打拚的部落所在,以及走讀林園海岸線,帶民眾發現林園工業區之外河海交界的自然生態。

高雄第一社大自然生態社關注流域的地方學

高雄第一社大是高雄最早成立的社區大學,坐落在城市的中心,也是高雄最早開發的區域。第一社大辦學和關注的重點並不只限於所在的三民區,多元的課程如「地圖考古X城市偵探」課,就帶領學員探尋三塊厝溪過往的歷史痕跡;也以藝術偵探的學習方式,發掘旗津的歷史與文化,社大也在旗津成立「旗津thâk冊」獨立書店。

關注流域的地方學,第一社大自然生態社學員透過走訪各個行政區,探索並書寫記錄高雄在地文史和自然生態。2015年開始的生命大河踏查計畫,沿著高屏溪而上,走讀了林園、大樹、大寮、旗山、杉林、甲仙等地區,每年並出版踏查專刊及舉辦成果展。

第一社大自然生態社講師王春智在踏查過程中,解說在地自然生態,帶領學員關懷環境變遷。攝影:李育琴

今年自然生態社進入甲仙,追隨1871年攝影師約翰.湯姆生的足跡,認識高雄山區過往的歷史人文景觀,此外,也深入甲仙社區了解莫拉克風災後的重建故事。自然生態社講師王春智說,湯姆生當時留下了包括高雄港和山區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這些都是發展觀光的深厚底蘊,高雄要推廣觀光未必只能談小吃和海鮮,歷史人文故事也深刻迷人。自然生態社在踏查後舉辦三場小旅行,帶著民眾在甲仙穿街走巷,認識地方的發展歷史和產業現況。

高雄市社區大學20年的發展回顧以「坔–人與地方的經營」為主題,第一社大校長張金玉指出,20年來社大在地方的辦學,猶如雙腳踩入軟泥的土地,立足地方經營,努力發展;20年的社大經驗,也為下一階段的社大發展奠定根基與未來的想像。


高雄市社區大學20年活動啟動,七所社大強調地方特色的辦學精神。攝影:李育琴

高雄市長陳其邁致詞時表示,社大是培訓市民成為成熟的公民,以及成為地球公民的重要機構,公民團體在社大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社大辦學強調與土地的連結,唯有與土地連結,才能為城市擘畫未來。陳其邁強調透過在地的反省,才能在國際上凸顯城市的特色,進而連結國際。他進一步指出,市府將舉辦高雄博覽會,與市民和公民團體一起擘劃高雄未來百年的城市願景和計畫。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