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裡的違章工廠——借鏡日本,看見台灣
「歷史共業」是怎麼造成?
1972年台灣省主席謝東閔在小康計畫下,喊出「家庭即工廠」政策口號。隔年石油危機爆發(註:指始於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因當時中東的主要產油國發生戰爭,對許多國家禁運石油,造成國際油價劇烈上漲。),日商為降低成本,持續將製程外包、委外(美國對他出口總額限制,插乾股,貿易商壟斷單字,日本廠商的單子來抓中間的利潤)。1974年,政府開始的產品製程開始在加工區外的家庭、豬舍生產。即便1986年《區域計畫法》通過後,政府開始對全台所有土地進行分區編定,但因為違章工廠的生產方式一直有誘因,工廠仍不斷在農地上興建工廠。
以台北市為例,1979 年台北市市區有近 3,000 間違章工廠,市府在當年度的違章工廠座談會上,有約 200 家廠商向政府陳情,希望市政府在市郊開闢輕工業區輔導廠商進駐,並放寬工廠登記的資格限制。同年 3 月 1 日,台北市建設局就公告工廠放寬登記的資格與辦法,大約現有違章工廠的六分之一廠家符合資格,逐漸開始台北市的違章工廠合法化。同年 11 月,中央政府經濟部工業局和地方政府會商後,也決定放寬違章工廠的登記限制,並積極鼓勵各工廠合法化。
1985年,經濟部再度公告受理七大類違章工廠登記,直到了1986年6月6日,才不再接受任何補登記業務。
從過去政府政策的看向今日,台北市政府後續開闢內湖輕工業區,卻少有違規工廠廠商進駐而大量閒置,反而是遠雄建設公司蓋廠辦大樓,並與進駐廠辦大樓的廠商成立「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最後更是成為「活化」產業用地新典範,再進一步變更為「科技園區」。
原本的台北違章工廠卻沒有進入內湖輕工業區,因為這個以市地重劃闢建而成的工業區價格,讓他們無法負擔,於是在政府的「默許」下,業者選擇農地重劃的農地、臨近交流道的區域。像是台北市區到新北的新莊塭仔圳、樹林柑園,而對照桃園龜山一帶的工業區,皆是為收攏大台北違章工廠名義而興建,卻少有違章工廠業者進入。
違章工廠的歷史因素並不是1972年省主席謝東閔所說的「家庭即工廠」,而是1970年代,美國開始對日本金屬加工製造業進行進口限額限制的管制,於是日本將台灣的加工出口區視為國外生產基地,當時有將近65%的廠商來自日本。1974年,台灣政府開始放寬加工出口區的製程可以委託區外加工,於是30%-50%的產品製程開始在區外的家庭、違章工廠生產,加上政府無法壟斷金屬加工的技術並進行分配,又剛好遇到石油危機(1973-1974),所以日商持續將製程外包、委外,以降低成本的風險,這使得在非工業土地的工業生產行為持續產生誘因,這正是今天違章工廠林立的歷史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