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垃圾台灣、中國寶特瓶最多 潛水員:堆如山清不完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海底垃圾台灣、中國寶特瓶最多 潛水員:堆如山清不完

2020年10月21日
摘錄自2020年10月21日聯合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環境顧問業者結合國內海洋學者昨(20日)公布台灣海底垃圾調查,發現西海岸八大外海的海底垃圾密度是全球的1.5倍,逾九成是纖維布料及膜狀塑膠。經常到基隆、東北角海域海底清除海底垃圾的潛水人員林祐平說,他們最近才去基隆潮境公園保育區海域,發現有大片寶特瓶垃圾,「怎麼清都清不完」。

林祐平說,他們清這麼多次及地方,發現以寶特瓶和廢棄漁網、漁具最多,寶特瓶來源主要是台灣,其次是中國,日、韓也有,廢棄漁網也經常發現,一定要從生活中塑膠減量及教育著手。

英國研究全球每年有1270萬公噸垃圾進入海洋,其中9成4沉入海底,剩下6%才是沙灘、海面上肉眼可見的海廢,全球海底垃圾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