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救命水 掘井止渴的台中市 地下水資源維護難題待解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尋找救命水 掘井止渴的台中市 地下水資源維護難題待解

2021年04月26日
公視特約記者 張岱屏 顏子惟 賴冠丞

等不到春雨,鯉魚潭水庫一片乾涸,蓄水量只剩下6%,沉沒在庫底的舊台三線,30年來第一次浮現。狀況最慘的是德基水庫,蓄水量跌破4%,上游大甲河床上只有一條小水渠,大壩前攔截著僅存的水量。為了能讓水能支撐到5月梅雨到來,各種救援工程火速上場,而抗旱之水究竟在哪裡?


鯉魚潭水庫一片乾涸,蓄水量只剩下6%,沉沒在庫底的舊台三線,30年來第一次浮現。

下課鈴聲響起,午餐時間,台中和平國小五年級的小學生拿著自己的水桶等著洗手。台中市從4月6日起實施供五停二,和平國小每個星期二、三停水,學生前一天就把水存在水桶,洗手完的水用來沖廁,實踐一水多用。老師和同學一起討論,想出各種節水辦法,營養午餐菜色也因限水而做了調整。


台中市實施供五停二,和平國小學生前一天就把水存在水桶,洗手完來沖廁,實踐一水多用。

分區供水政策一宣布,民眾紛紛搶訂水塔,用水量比較大的餐飲業者,也展開儲水大作戰。

大台中地區每日自來水用量140萬噸,其中大甲溪、鯉魚潭水庫各提供約70萬噸,2020年10月因應旱象開始實施減壓供水,供水下降到133萬噸,備援水井也陸續上場。水利署前瞻計畫中在台中地區開鑿56口抗旱井,去年完工,每天可支援8到13萬噸。以八張犁這口抗旱井來說,最高出水量達到每天5000公噸,經過簡易消毒,直接進入自來水供水系統。

隨著中部水情日漸吃緊,2021年3月,政府加碼提出抗旱2.0,水利署、自來水公司和中油,將在台中再開鑿88口井,每天多抽水11.5萬噸,許多井都就近在淨水場區內開鑿,以八張犁淨水場為例,周邊要打四口深100公尺的抗旱水井,目前正火速趕工。

地下水如果過量抽取,會不會導致地下水位急遽下降?對此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養護課長董士龍表示,正式抽水前會進行試驗,估算安全出水量。水井也會裝設即時監控,可以看到取水量和地下水位的關係。


中部水情日漸吃緊,政府加碼提出抗旱2.0,水利署、自來水公司和中油,將在台中再鑿井。

除了鑿井,政府也將建築工地的地下水,納入抗旱水源。台中市盤點52個建築工地每天抽出的地下水量,每天超過70萬公噸,相當於德基水度每日供水量。為了工程安全,不讓建築物結構被破壞,建築施工過程必須抽水降低地下水位,等建物達一定重量,才能停止抽水。

台中西區這個豪宅建案,地下開挖五層,開挖地基就耗費兩年,基地內開鑿了12口井,每個井的出水量達7000多噸。過去建築基地的水,大部分都排到雨水下水道,少部分被工地回收,過濾後用來清洗車輛或工地。


除了鑿井,政府也將建築工地的地下水,納入抗旱水源。

在對各個建築工地的地下水做水質檢測後,台水公司目前已選定兩處工地,設置臨時處理設施。地下水現地處理後直接注入自來水管網,預計抗旱期間每天提供4.8公噸的自來水,但未來這些建築工地地下水要怎麼利用才不會浪費,是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

交通大學教授張良正曾對台中地下水資源做調查,他表示,台中盆地地下水資源豐富,含水層深約200公尺,尤其是靠近烏溪下游一帶,地下水資源十分豐沛。張良正指出,烏溪穿流大肚台地和八卦山脈所夾的隘口,隘口前面是地下水匯集的地方,水利署目前計畫在這裡進行伏流水工程。

伏流水是鄰近河床的淺層地下水,水源一部分來自河川,一部分是受到區域地下水的補注。伏流水取水工程是在伏流水帶放入集水管,注入20公尺深的集水井後。再將水送往鄰近的淨水場。除了烏溪,大安溪也正進行伏流水工程,不過取水量並不像烏溪豐富。


伏流水取水工程是在伏流水帶放入集水管,注入集水井後,再將水送往鄰近的淨水場。

因為乾旱,大安溪、大甲溪下游都已經斷流,市區筏子溪也呈現斷流狀態,只見一點點的伏流水還冒出河床。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常年觀察水環境,他認為,台中地區地下水跟早年相比已有很大落差,擔憂若持續抽水,可能會導致地下水面持續下降,等到發現出問題,可能難以收拾。

張良正教授表示,台中盆地地質是礫石層,相較於西部沿海細顆粒的泥沙地質,比較不容易發生地層下陷。但這裡地質透水性好,地表水入滲率高,因此2015年中央地質調查所根據地質法,將台中盆地大部分劃為「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在這個區域,一方面不透水面積要盡量被控制,一方面高污染產業也不應該設置。


大安溪、大甲溪下游都已斷流,市區筏子溪也呈現斷流狀態,只見一點點伏流水還冒出河床。

不過張豐年指出,近年來台中都市不斷擴張,具有地下水補注功能的農田越來越少,即便在豐水期,灌溉水也長期處在不足的狀態下。另外,台中地區十年來用水量逐年攀升,政府應該訂出更上位的總量管制,避免都市與工業開發,對水資源無止盡耗用。

張良正則認為長遠來看,地表水和地下水必須一起思考,做聯合營運。台灣地下水用量其實高於水庫的水,但地下水管理必須提升,最基本的是調查和監測。張良正指出,地下水管理要健全,每口井都應該裝水表納入管理,並徵收水權費。另一方面,水利署建置地下水觀測網,在全台設置地下水監測井,但以台中地區來說,監測井數還不夠,建議再增加。

當大旱臨頭,掘井止渴成為不得不的選擇,我們也必須思考,如何妥善管理、保護地底下的救命水,當地上乾涸時,地底仍能保有不滅的生機。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尋找救命水】

4/26(一) 22:00首播
5/01(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