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稱三接再外推方案影響面積小 藻礁盟批惡意切割生態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經濟部稱三接再外推方案影響面積小 藻礁盟批惡意切割生態系

2021年10月12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再外推方案,環差審查今(12日)登場,審查前經濟部大動作舉行記者會,強調經過科學調查,再外推方案對大潭藻礁生態影響已降到最低,完工後會使海流加速、減輕藻礁淤沙,每年可操船的天數有341天,對於穩定我國能源供應、減碳路徑至關重要。

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駁斥,經濟部惡意切割生態系,並呼籲環評委員應堅守環境優先立場,替台灣守護珍稀的藻礁生態。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孫文臨攝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12日)舉行記者會,強調三接再外推方案對大潭藻礁生態影響已降到最低。孫文臨攝

中油批藻礁公投方論述錯誤  稱離岸1.7公里即無藻礁

因應年底即將登場的藻礁公投,行政院於5月宣布三接「再外推方案」,以此請求民眾對公投投下不同意票,避免衝擊能源轉型路徑。更改工程規劃,須提送「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送環保署審查,經濟部於9月中旬送件,今日下午將進行第一次專案小組初審。

三接工程最大的爭議,在於其對大潭海岸藻礁生態系的衝擊。原方案是在離岸700公尺處興建天然氣接收站,迴避藻礁生態熱區,以簍空棧橋連接,「再外推方案」則是將接收站外移至離岸約1.2公里處,以不浚深的方式建港,但公投主文則要求「三接遷離離岸5公里外」。


三接坐落在桃園大潭海域,引起環保團體的反對,守護藻礁公投將於12月18日登場。本報資料照,孫文臨攝

台灣中油公司指出,經過數個專家學者針對大潭海域進行完整的海底地質調查,「結果顯示海底礁體最多只到水深18公尺的海域,最遠離岸約1.7公里的海底即無礁石。」中油批評,藻礁公投方引用的論文,調查地點為白玉藻礁而非大潭,且僅以聲納調查並不足以瞭解海床的地質構造,公投的事實基礎明確錯誤。

中油說明,實地鑽探是最能了解海床地質的方式,中油在2003年、2019至2021年共執行了103個鑽探點的岩芯資料,發現離岸愈遠的海底礁石愈薄,且呈現破碎、不連續的狀態,「水深18公尺之後的海域,就已無礁石存在。」另委託中央大學地科院團隊以高解析火花放電震測、底拖側掃聲納紋理比對,結論亦顯示礁石最遠只到水深18公尺處。

經濟部說明藻礁再外推方案圖卡。圖片來源:經濟部

台灣中油委託研究團隊在大潭海域進行103個實地鑽探,判定最遠水深18公尺、離岸1.7公里海底即無藻礁。圖片來源:經濟部

經濟部說明藻礁再外推方案圖卡。圖片來源:經濟部

台灣中油委託研究團隊在大潭海域進行103個實地鑽探,判定最遠水深18公尺、離岸1.7公里海底即無藻礁。圖片來源:經濟部

曾文生:三接棧橋增加海水流速 將減輕藻礁淤沙

中油也強調,進一步分析海底生物群聚,潮間帶藻礁生態與海底亞潮帶的泥沙生態是兩個不同的生態系統,浮游動植物和魚類組成不同,十足目(蝦蟹)及軟體動物的組成也少有重疊,「再外推方案主要設施在亞潮帶,即使對海底泥沙生物有影響,也與藻礁的生態關聯甚微。」

針對藻礁淤沙問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則說,三接棧橋為鏤空設計,海水潮流可通過,經成大水工所團隊模擬「未建港」與「再外推方案」海流狀況,發現再外推方案會使G1、G2藻礁生態熱區附近的海水流速高於未建港的條件,漂沙較不易淤積反而有利藻礁。

為釐清海象不佳的疑慮,中油也委託中央大學團隊分析近十年的氣象資料,模擬觀塘港的風速與浪高,評估每年平均可操作天數高達341.9天。每年約只有25天會出現浪高大於2.5米、風速高於每秒15公尺(m/s)的狀況,導致無法卸收天然氣,且不會連續超過4天。

中油解釋,天然氣LNG船進出港只需一個多小時,只要有二小時海上風浪低於限制,LNG船就可以進港,因此觀塘港完全具有足夠的使用效益。

經濟部說明藻礁再外推方案圖卡。圖片來源:經濟部

台灣中油公司委託成大團隊進行海流模擬,判斷三接完工後會減輕大潭藻礁淤沙。圖片來源:經濟部

曾文生強調,三接對於台灣的能源轉型、淨零碳排路徑非常重要,天然氣的排碳量是燃煤一半,未來還能結合綠氫等低碳能源使用,若公投通過,另尋天然氣接收站將延後至少11年,影響減煤減碳時程及能源穩定。他說,「人類活動對原始生態一定有影響,但再外推方案已極力將生態影響降到最低。」經濟部將充分向環評委員說明科學事實,為能源轉型政策辯護。

潘忠政斥經濟部惡意切割生態系  籲環委守護珍稀藻礁

藻礁公投聯盟則駁斥經濟部的說法是惡意切割生態系,公投主文當時提出遷離5公里的範圍,「考量的不只是藻礁礁體,也包含周邊完整生態系。」潘忠政強調,藻礁生態系並非單獨存在,近岸其他生態系間的交互作用,關乎藻礁生態系的健康與否,「不管是海底或是水層都很重要。」

藻礁公投聯盟也批評,經濟部惡意切割是「生態系歧視」,「泥沙生態系就不是生態系嗎?不是藻礁就可以逕行破壞嗎?」即使兩個生態系的物種不同,也無法去認定兩者相互影響的可能性很低,「若要保育墾丁珊瑚礁,能在南灣沙灘18公尺水深開港嗎?」潮間帶健康的藻礁,需要的是亞潮帶健康的泥沙生態的支持。

藻礁公投聯盟也呼籲,這次再外推方案的環差審查,專案小組的環評委應發揮專業,堅持環境優先立場,為全民守護珍稀大潭藻礁生態系,勿讓2018年環差審查時,行政部門硬闖環評強渡關山的爭議重演。


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呼籲環評委員堅持環境優先,守護珍稀的大潭藻礁生態。本報資料照,孫文臨攝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