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資20全台環境系列講座 邀請島民用行動修復台灣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資20全台環境系列講座 邀請島民用行動修復台灣

2021年10月26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育文 台北報導

全球極端氣候頻傳,疫情下台灣水情、用電一度告急,為了喚起民眾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今年創立20周年之際,發起《修復・台灣》三階段環境修復計畫。

計畫第一階段以422地球日21天線上攝影展為起點,審視台灣獨特卻脆弱的島嶼生態,接著進行五場全台環境講座,帶領大眾深度思考如何用自身的技能守護這片土地,最後透過兩場生態工作假期,親手修復台灣這片傷痕累累的土地。

《修復‧台灣》三階段環境修復計畫。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修復・台灣》三階段環境修復計畫。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五場全台環境講座9月4日從台北開跑,邀請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博士、公視《我們的島》紀錄片導演柯金源、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邱郁文博士、紀實節目《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製作人詹偉雄、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研究員兼組長董景生博士,分別暢談氣候變遷、海洋生態、湧泉濕地、山林守護以及生物多樣性五大主題,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全台環境講座,盼能號召各界聯手一同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並與校園合作推廣USR大學企業責任,讓更多年輕人投入環境保育行列。

接軌國際減碳目標 彭啟明:氣候緊急已不是恐嚇行銷

《修復台灣》首場講座由彭啟明博士主講,於台北好丘信義店舉辦,疫情趨緩後終於能參加實體活動,現場氣氛熱絡。彭啟明認為,台灣氣候變遷政策動不起來,原因在於不論上位或民眾,普遍都對氣候變遷存在不了解、以為沒事、裝作沒事或不知道怎麼面對的態度,因此,他積極尋找創新的方法,把知識轉化為行動的樞紐,結合大家的力量一起改變現況。

透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第6次評估報告(IPCC AR6)、各國氣候變遷新政策、日本綠色成長戰略以及企業供應鏈結盟的案例分享,彭啟明表示,全球DGP上升造成氣候變遷的曲線向上推移是顯而易見的,當全球有超過130國承諾淨零碳排,越來越多國際大廠宣布減碳轉型,台灣的政府、企業與個人如何找到在國際環保行動中的定位很重要。

他也呼籲政府、企業,應該由上到下聯手合作,並敦促民間組織強化監督力道,更鼓勵年輕人思考如何利用專長改善氣候變遷,他強調:「這幾年,氣候進入緊急狀態,環境議題已經從道德層面轉換到務實行動,更不再是恐嚇行銷,早點去認知就會有新機會改變!」

《修復‧台灣》9/4彭啟明博士氣候變遷講座,參加者合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修復・台灣》9/4彭啟明博士氣候變遷講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發揮公民力量 柯金源:讓時代的好、壞都留下證據

《修復・台灣》第二場講座受到颱風影響,臨時改為線上舉辦,縱然無法與參加者面對面,當柯金源導演談起當初拿起鏡頭用影像力量彰顯環境真相的初衷,仍可感受他的聲音無比堅毅。

講座中,柯金源分享了他動人的影音記錄,從大翅鯨、瓶鼻海豚、海龜、軟絲等生態記錄到彰化海牛、澎湖抱礅等人文風景,無一不完美還原,當然,具有環境爭議的實際案例也是。

柯金源認為,公民力量有很多發揮空間,一張照片、一篇訊息,一個讚或分享,都有可能對環境帶來正面的改變,因此堅持運用科技,結合科學研究、田野調查與踏查筆記交叉比對,為的就是讓紀錄更貼近事實。

柯金源說:「環境現狀越艱困,越不能沉浸在悲觀的氛圍裡,應該持續記錄、傳輸,讓時代的好、壞都留下證據。」再者,如果議題沒有被廣泛了解、形成公民壓力,就不容易撼動掌權者,因此藉由環境資訊記錄,當作人民政策監督的依據,更希望可以讓來不及參與過去的年輕人知道前人怎麼對待環境、土地發生了什麼事,未來有機會影響社會時,可以朝正確的方向往前走。

《修復‧台灣》9/11柯金源導海洋生態講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修復・台灣》9/11柯金源導海洋生態講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人與自然依存 邱郁文:湧泉濕地也是文化起源

《修復・台灣》的校園首場講座,參加者是國立高雄大學環境法課程的同學,邱郁文博士因此從里山、里海的案例來探討人和湧泉的依存關係,他認為,湧泉濕地是文化起源,如果好好保留,可以發展出各式綠色經濟或觀光產業;湧泉也充滿生物多樣性,邱郁文研究貝類時,發現台灣水域到處都只剩福壽螺等外來種螺類,還好最後在湧泉中找到許多原生種貝類。

邱郁文是高雄人,小時候經常到五溝水湧泉玩耍,2013年一項八八風災治水工程,怪手開進去「大興土木」,讓他心痛到一整年不忍去五溝水,他回憶起工程開始之前為湧泉寫的一首詩:「湧泉像鄰家女孩,沒有架子、沒有距離,守在我們身邊,你們怎麼捨得弄花她的臉,埋了她、葬了她,從不憐惜。」

邱郁文表示,台灣有許多珍貴的湧泉都在私人土地上,自從有了方便的自來水,湧泉就被覆上水泥或填平,文化是人和環境互相依存發展出來的,世界如果只有人類,不會那麼美。

《修復‧台灣》9/27邱郁文博士湧泉濕地講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修復・台灣》9/27邱郁文博士湧泉濕地講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爬山動力不在收集百岳 詹偉雄:腳下每一吋土壤跟我都合為一體

第四場講座與雲林科技大學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合作,邀請詹偉雄製作人針對設計學院學數位媒體系的同學分享他對生命、冒險文化的觀察,以及對台灣山林保育的見解。

退休後才該開始登山,今年10月剛完登百岳的詹偉雄,在台灣爬山的驅動力不是百岳的數字,而是動植物、礦物、星辰和風雨,他透過爬山從零開始建構對自然的理解,也建構了對台灣這個島嶼的認同感,他說:「2019年11月29日,我在登第79座百岳卑南主山時,走在陵線上遠遠看到中央山脈南一段,當下我感受到自己是台灣的小孩,腳下的每一吋土壤跟我都合為一體。」

詹偉雄並以都市公園規劃為例,說明人造自然的荒涼之處在於許多硬鋪面只是家中客廳的延伸,他認為長期受教育讓現代人在喊環保或是各式各樣政治正確的口號時,內心世界未必有所感動或認同,因此鼓勵同學用身體到荒野中尋找活力和富饒,如同300年前的老祖宗從自然的韻律感中得到生命知識一般,畢竟對於創造者而言,感官比大腦重要太多。

《修復‧台灣》9/29詹偉雄製作人山林守護講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修復・台灣》9/29詹偉雄製作人山林守護講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以莿桐為例 董景生談全球植物保育的在地觀點

《修復・台灣》最後一場講座與國立台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合作,由董景生博士壓軸透過植物保育來探討生物多樣性的議題。2020年是國際上很重要的盤點年,不論生物多樣性公約、全球植物保育策略,乃至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中,都以保育全球75%稀有植物為目標,台灣有5000種植物,四年前被保育的下來的種類只有22%,所以植物園開始推動政策型「植物園方舟計畫」。

長年熱衷於民族植物研究的董景生以刺桐為例,說明這種植物曾經被廣泛作為季節曆的運用,在蘭嶼,刺桐開花代表飛魚季的開始,自從刺桐幼小蜂感染後,刺桐幾乎在全球滅絕,蘭嶼島上最後一棵刺桐死掉之後,許多相關文化也開始消失了。

他呼籲,民族植物的知識流失太快,人們應該從已經存在並使用中的種類開始珍惜,只要展現行動主義精神去實踐,台灣的環境多樣性高,本身就是一艘保育方舟。

《修復‧台灣》10/5董景生博士生物多樣性講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修復・台灣》10/5董景生博士生物多樣性講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儘管《修復・台灣》全台環境講座舉辦的過程中受疫情、颱風阻礙,環資依然持續引發民眾關心土地、想為環境付出的行動力,面對環境議題,我們並沒有悲觀的權利,因為沒有付諸行動,什麼都不會改變!

※《修復・台灣》全台環境講座由  獨家贊助,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