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環境】農藥實名制元旦上路、瀕危印度老虎死亡數創新高、德國再關三座核電廠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午安環境】農藥實名制元旦上路、瀕危印度老虎死亡數創新高、德國再關三座核電廠

2022年01月02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2日

大雪山林道發現三個陷阱鳥籠 五隻保育鳥類遭困

台中市和平區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富含豐富鳥類,每年更舉辦國際賞鳥大賽,29日卻有不肖業者在大雪山林道22.5K處放置鳥類誘捕籠,熱心民眾發現報警,及時救出青背山雀四隻及黃山雀一隻,鳥兒狀況良好、當場野放,警方銷毀誘捕籠。東勢林區管理處指出,違法放置陷阱誘捕保育類鳥類,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最高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民眾切勿以身試法。(聯合報公視新聞報導)

彰化爭取升格光人口達標不夠?王惠美稱這項建設傲視全國

彰化爭取升格第七都,行政院30日表示除人口達標外,還要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二個條件都要兼具;對此彰化縣長王惠美強調,彰化古蹟不輸給台南,尤其全國有七成的風力都在彰化外海,彰化升格就可以與台中成為發展的雙引擎。(自由時報報導

農藥實名制 2022年元旦起全面上路

落實農藥減量、確保農產品食安再進一步,自2022年元旦起,農民或一般民眾購買農藥都必須實名制,也就是要提供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碼供販賣者登記,農委會表示,2021年試行推動,全國農藥零售業者到12月實名制已到88%。(自由時報報導

台東發焚化廠回饋金 環保署:依既有法規辦理

台東縣焚化廠將於2022年試營運,也規劃發放焚化廠回饋金補貼市民水電,但卻有民眾將抗爭與回饋金連結,環保署30日說,台東縣政府提供回饋金是依照既有法規辦理。(中央社報導

電動車廠商相繼進駐 高市府估可創5000個就業機會

穩懋、台泥旗下三元能源、鴻海、鴻華及順益等電動車關鍵大廠相繼宣布將於高雄投資設廠,高市府30日表示,上週包括鴻海等多家電動車產業鏈進駐橋科,將是高雄電動車產業最重要一塊拼圖,預估將可創造近5000個就業機會、帶動周邊新市鎮發展。(中央社報導

屏科大追蹤黑鳶候鳥「小茄子」近二年 訊號消失

屏東科技大學追蹤黑鳶候鳥「小茄子」近二年,11月中旬斷訊,黑鳶保育研究計畫召集人林惠珊表示,目前雖失聯沒有訊號,但已完整紀錄二次遷徙資料,是相當珍貴的紀錄。(中央社報導

2022年躉購費率草案出爐 光電調升、風電調降

經濟部召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二次會議討論,於30日預告「2022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草案,太陽光電首度從一年兩期改為三期,且明年第一、二期費率罕見比今年下半年增加,因2021年第四季有額外加碼,加碼後估算仍小降約0.15%。此外,討論已久的台東也納入加成地區,比率達8%。

草案中光電有所調升,也在地熱發電首度區分躉購容量級距,並新增海洋能躉購費率。能源局表示,因為部分費用仍需要詳細再評估,2021年底前不會公布,但會力拚2022年1月底以前拍板。(經濟日報自由財經報導)

來台度冬破3300隻 台南再野放五隻救治康復黑琵

日前於台南市安南區四草保育區及私人魚塭陸續發現八隻黑面琵鷺,其中三隻發現時已死亡,另外五隻經救治逐漸恢復健康,12月31日上午由市長黃偉哲等人於四草保護區進行野放。據台南市野鳥學會統計顯示,到11月止全台數量共3300隻,光是台南市就有近2700隻,預估1月份黑面琵鷺來台度冬數量將再破紀錄。(自由時報報導

中央地方攜手整治濁水溪 減少揚塵日降低

2021年濁水溪揚塵事件日降到剩六天,相較2017年減少53天,整體改善率達88.7%。雲林縣政府表示,中央和地方近年投入濁水溪整治,透過綠覆蓋、水覆蓋等工法減少濁水溪裸露地。(中央社報導

中鋼獲UL再生材料含量驗證 淨零碳排全球鋼鐵業首家

中鋼公司2日宣布,2021年將所生產的鍍鋅鋼品SGCC RC12提高廢鋼使用比例至12%,並通過UL 2809驗證,成為全球鋼鐵業首家通過UL再生材料含量驗證的企業。(中央社報導

滿足綠能業者需求 電力交易平台啟動備用容量市場

台達電等大廠積極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短短三個月交易金額已達新台幣約1800萬;台電表示,2022年進一步啟動「備用容量市場」,將扮演「撮合機制」角色,滿足綠能業者備用供電容量需求。(中央社報導

柴油車空污約佔二成 台南老舊柴油車五年汰換4339輛

台南市的空氣污染源,柴油車污染約佔21%,比例並不低,南市環保局為改善柴油車造成的污染推出多項措施,近五年已汰換4339輛老舊柴油車,汰換比例約56%,目前全市老舊柴油車約剩7700輛。(自由時報報導

沒落漁港轉型復育基地 新北聯手海大架設箱網育成魚類

為推動漁港轉型及海洋復育,新北2021年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育成計畫,在漁港內設置田字型箱網作為中間育成設施,將魚類短期飼養在箱網內,等熟悉海洋環境後,再放流到大海中。經試驗證實,條石鯛暫養活存率達99%,搭配養殖大型海藻與吊掛牡蠣,有效防止投餵所造成的殘餌與氨氮廢物污染,並吸引天然餌料,逐漸減少對放流魚隻的投餵;海藻與牡蠣同時提供稚魚及野生魚群的庇護所,達到棲地營造的效果。(聯合報報導

推動綠能節能減碳 中市運動場館設綠能屋頂

台中市運動局持續推動綠能政策,已完成朝馬、南屯二座國民運動中心及烏日溫水游泳池綠屋頂綠能裝置,規劃屋頂空間結合太陽光電,落實永續能源及綠能家園。預定2022年度公有運動場館設置綠能屋頂累積面積可達1.5萬平方公尺、累積裝置容量達2460KW(峰瓩)。(聯合報報導

台北港47座石化槽到期續約 2026年全數遷離住宅區

台北港區長年擺放47座石油或化學製品石化槽,近年因八里區發展快速,不少民宅興建緊鄰石化槽,地方盼爭取早日遷移確保安全。台北港營運處表示,石化槽使用年限在2021年底到期後,已續租油品公司,預計2026年完成填海造陸工程後搬遷。(自由時報報導

總統:增強台灣產業競爭力 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總統蔡英文發表2022年新年談話指出,台灣已經是全球半導體製造產業的領導者,未來必須不斷增強台灣產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且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提出務實、前瞻的淨零排放的路徑圖。(中央社報導

稀奇!40年來頭一遭 「白冠雞」現蹤杉林溪

新的一年到來,稀有冬候鳥「白冠雞」也來湊熱鬧,首度現蹤南投縣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令人驚喜不已!這也是園區開園營運40多年來,第一次記錄到白冠雞現蹤,也為園區生態保育及多樣化物種再添一頁篇章。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鳥類專家姚正得表示,南投縣是全台唯一不靠海的內陸縣,想要看到稀有冬候鳥「白冠雞」蹤影,可說是難上加難又可遇而不可求。(自由時報報導

綠島二年生態調查 逾200新物種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完善綠島特色生態資訊,於兩年前委託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執行陸域生態調查,成果相當豐碩:植物紀錄近400種,包括新紀錄種70種;陸蟹與陸寄居蟹紀錄19種,其中顯著表方蟹、攀爬種鬚蟹及毛足陸方蟹,均為綠島的新紀錄種;陸域昆蟲發現229種,包括新紀錄種115種;陸域哺乳類則記錄17種;憑藉這些獨特且多樣的生態資源,盼打造「綠島.天堂島嶼」目標。(自由時報中央社報導)

竹市香山濕地20年首現小天鵝 2021年已有兩萬多隻次候鳥棲息

新竹市賞鳥勝地金城湖近日出現一隻小天鵝幼鳥,市府表示,這是香山濕地濱海地區成立野生動物保護區20年來首見,顯見紅樹林移除後,底棲生物及棲地面積增加,棲地改善吸引更多水鳥停棲覓食。此外,經新竹鳥會調查香山濕地鳥類,2021年全年記錄到42科128種、兩萬多隻次侯鳥,保育類燕鴴及黑嘴鷗更是五年來最大量紀錄。(自由時報報導


BMW因應電動車市場 2022年創6000個就業機會

BMW向《慕尼黑信使報》透露,因為電動車的需求不斷增加,BMW目前正努力朝電動車方向轉型,預計2022年將新創多達6000個就業機會,並於2025年前達到純電動汽車200萬規模的銷量。(自由財經報導

趕在2021年底前問世 瑞典超級工廠第一塊鋰離子電池登場

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 29日宣布,已在瑞典謝萊夫特奧(Skelleftea)超級工廠Ett組裝首顆鋰離子電池,恰好趕上先前許下的2021年底前生產電池目標。

目前世界上的鋰離子電池大多在亞洲或美國製造,但該公司想改變現狀。Northvolt表示,這顆電池是完全由歐洲本土電池公司設計、研發和組裝,已順利在28日離開裝配線,Northvolt創辦人兼執行長Peter Carlsson表示,這只是個開端,期許未來持續擴大產能,非常期待能幫助歐洲實現能源過渡。(科技新報報導

126隻瀕危印度老虎2021年死亡 有統計以來新高

印度老虎保育機構表示,2021年有126隻瀕危的這種大型貓科動物死亡,這是從十年前開始收集數據以來老虎死亡的新高。在2021年以前,老虎每年死亡數最多的是2016年,當時有121隻老虎死亡。在過去十年中,國家老虎保育局記錄老虎最大死因是「自然原因」,但許多老虎也成為盜獵者和「人與動物衝突」的受害者。(中央社報導

比火化更環保 屠圖大主教選用鹼性水解遺體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已故南非屠圖大主教(Desmond Tutu)的遺體將透過「水葬法」(aquamation)化為粉末。據位在英國的企業Resomation說法,這種利用鹼液和加熱處理遺體的方式所消耗的能量為火葬的1/5,排出的溫室氣體也減少35%左右。(中央社報導

德國最後六座核電廠關閉三座 朝全面廢核邁進

德國剩餘六座核能電廠中的三座,已在2021年最後一天關閉,朝全面廢除核電以轉向再生能源又邁進了一步。剩餘的三座核電廠——伊薩二號(Isar 2)、埃姆斯蘭(Emsland)和內卡維斯特海姆二號(Neckarwestheim II),則預定在2022年底關閉。

自從2011年日本311強震造成福島核電廠反應爐熔毀、成為1986年車諾比(Chernobyl)事件以來全球最嚴重核災後,德國政府便決定加速廢除核電。(中央社報導

美科羅拉多州野火逾500戶遭毀 全州進入緊急狀態

美國科羅拉多州30日傳出野火災情,由於強風助長火勢,目前已經燒毀至少500間房屋,還有七人受傷送醫,州長宣布科羅拉多州進入緊急狀態,超過3.4萬人撤離家園。(公視新聞報導

紐約三養老基金 從化石燃料股中撤資30億美元

紐約市退休系統的五個養老基金中有三個,在全美率先從化石燃料公司那裡撤資,所有基金的撤資總額高達約30億美元。紐約市主計長斯靜格(Scott Stringer)表示,此次撤資是世界上最大的撤資金額之一。紐約市府五個養老基金的受託人斯靜格表示,此次撤資「證明環境和財政責任齊頭並進。紐約市正在引領通往乾淨、綠色和永續經濟的道路,我們今天的行動將影響到子孫後代。」(大紀元報導

峇里島生計受重創 收集塑膠垃圾換米

印尼峇里島的觀光業受到疫情重創,當地人的生計大受影響,當地非營利組織提出一項倡議,讓民眾可以把收集到的塑膠垃圾拿去換米,這樣的計畫真的是一舉兩得,非營利組織表示,目前已經收集將近600噸的塑膠垃圾,並替約4萬個家庭提供支持。(華視新聞報導

芬蘭提高回收垃圾效率 借助AI機器人

世界銀行預估全球垃圾產生量,到了2050年將增加70%,每年產生20億噸的廢物中,只有19%被回收再利用。芬蘭一座資源回收場,為了提高回收效率,將高科技的AI機器人投入垃圾分類的工作,回收率從原本的50%左右,上升到最高達90%。(公視新聞報導

未來十年恐有100萬物種滅絕!比「恐龍消失」還慘 人類也要小心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德國分會日前在聲明中指出,未來十年以內恐怕會有超過100萬個物種滅絕,成為恐龍消失以後最慘的滅絕事態。「2021年贏家與輸家」(Winners and Losers of 2021)研究報告指出,目前約有14萬2500種的動植物被列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其中還有4萬個物種面臨「滅絕」威脅,是該紅色名錄開始上路後,登榜物種最多的時刻。(東森新聞報導

憂國內供應緊缺 印尼1月禁止煤炭出口

印尼日前突然宣布,用於家庭用電的煤炭供應吃緊,從2022年元旦起,將暫時停止出口煤炭一個月,以避免國內缺電。這項舉動除了可能讓全球煤炭漲價,還被認為可能影響即將登場的北京冬奧,因為中國是印尼的大客戶之一,少了佔進口比例約60%的印尼煤,對中國的民生、工業都可能有重大影響,不過分析師同時指出,這些大客戶也有可能改跟俄國、澳洲或蒙古買煤炭應急。(華視新聞報導

美打造稀土供應鏈 中國喪失壟斷優勢

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及其盟國竭力打造的「非中國」稀土供應鏈已初具雛形,中國可能逐漸喪失稀土壟斷優勢,以美國德州開發的「圓頂山稀土專案」(Round Top)為例,這一巨型稀土礦被認定足以提供美國130年之久的稀土需求,而以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估算,中國稀土儲存量佔全球已知儲存量由2016年的近50%,迄2020年大降至約36%。(自由財經報導

中國化工大省調電費 尖峰最高漲70%

由於「一刀切」的節能指標,中國2021年9月多地發生無預警限電,影響生產。之後官方啟動電價市場化,2022年元旦開始,江蘇、山東等化工大省宣布調整電價,用電尖峰期漲幅最高達70%。(中央社報導

港2021年平均氣溫、酷熱日數創新高 成有記錄最熱

香港天文台回顧2021年天氣,指去年是香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去年香港平均氣溫為24.6℃,高於2019年錄得24.5℃的最高平均氣溫記錄。另外,去年的酷熱日數及熱夜亦破了去年才創下的最高紀錄。(香港01報導

保護瀕危物種 香港象牙貿易全面禁止 「古董象牙」除外

近年香港市民有關保護動物的意識興起,而象牙貿易對瀕危物種的危害亦開始受關注。香港政府由31日起全面實施《2018年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修訂)條例》,以禁止進口、再出口及為商業目的而管有象牙。除「古董象牙」以外,香港象牙貿易會被全面禁止。(東網報導

香港2021年平均氣溫、酷熱日數創新高 成有記錄最熱

踏入新一年,香港元旦日未見陽光。天文台回顧2021年天氣,指去年是香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去年本港平均氣溫為24.6°C,高於2019年24.5°C的最高平均氣溫記錄。另外,去年的酷熱日數及熱夜亦破了去年才創下的最高紀錄。(香港01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