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2日 文、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文、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台灣東北部持續在太平洋高壓壟罩下,當南部中部大雨特報的同時,基隆宜蘭已經有幾個地方面臨缺水危機。 兩個月來沒下幾滴雨的溪流,下溪感受也是如溫水煮青蛙般地不舒服;而溪裡的魚能往哪裡去?在何處尋得棲身點呢? 就在那大石塊邊的跌水瀨區,岸際有著草叢根系緊抓著砂石而較不易被水流捲動,因此邊緣常往下被刮出一個相對深一點點的流路;再加上遮蔭的涼爽,就成為魚兒們旱夏重要的救命庇護區。 我們祈求風調雨順,響應節約用水,還應該重新思考,為溪邊多留些自然草叢樹林,為艱困求生的溪流生命,留下最後的調適生機。 ※ 本文原載於2022年8月23日人禾基金會「從河說起」部落格 延伸閱讀 認識辮狀河:舒緩水流的動物天堂 久旱大雨兩相宜 打開低水流路 找回河床裡的家 相關文章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從一棵燒焦的巨樹 閱讀紅杉故事 2025/02/21 苗縣石虎遭路殺今年第四起、財部釋國有地供自來水系統布建、日本提高減排目標綠電核電佔比增 2025/02/21 特寵禁不禁?特寵禁養風波揭開欠缺管理的現況 2025/02/21 智利男子遭大翅鯨「一口吞」? 專家:根本是一場誤會 2025/02/21 幫「台灣蚵」驗證身分 一成為境外蚵冒充 兩業者遭罰10至20萬 2025/02/20 從原創漫畫集《集合》 走進陳澄波與台灣的植物創作世界 2025/02/20 生物多樣性從河說起自然書寫乾旱溪流保育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