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境結束養牛減碳30% 、乾旱衝擊巴拿馬運河航運、馬斯克星艦首飛後爆炸污染比想像嚴重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清境結束養牛減碳30% 、乾旱衝擊巴拿馬運河航運、馬斯克星艦首飛後爆炸污染比想像嚴重

2023年04月26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4月26日

清境農場出售22頭安格斯牛減碳30% 輪牧植樹挑戰淨零永續

因應國際淨零碳排趨勢,南投縣清境農場決定結束養牛產業,將22頭安格斯牛賣給屏東縣一處農場。場長林中行表示,每隻牛隻排出的甲烷是綿羊的2.5倍左右,換算每公斤牛肉約排碳60公斤,所以決定結束牛隻飼育,約可降低畜牧區近30.6%的排放量;牧區綿羊將透過輪牧,減少進口牧草以降低運輸碳排,並積極植樹,增加自然碳匯。(中國時報報導

嘉義東石反砍樹種電 台糖副總說明遭村長制止

針對嘉義縣東石鄉港墘農場77公頃造林地種電政策,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6日到嘉縣考察,並會同行政院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以及農委會等單位人員在東石鄉公所舉行議題座談。台糖公司副總經理黃進良對於這項政策規劃時未事先溝通向村民致歉,並表示農場除了配合種電外,也會規劃休閒步道等遊憩設施,卻引起村長反彈。多名村長一致反對在農場砍樹種電,揚言若中央執意進行,抗爭到底。(中央社報導

大潭配氣站擴建案通過環差初審 須釐清與鎘污染土壤掩埋區有無重疊

大潭配氣站擴建案今26日舉行環差初審會議,環委提到桃園大潭海邊有鎘污染土壤的固化掩埋區,要求中油及台電公司釐清此次變更開發區域與掩埋區是否有重疊;也要求三棟新建築物樓裝設太陽能板的面積要從40%增加至50%,且建物都要取得合格級綠建築標章。開發單位補充相關資料後,全案可送至環評大會審查。(自由時報報導

嘉義東石沿海文蛤大量死亡 成簍開口文蛤堆積魚塭旁

嘉義縣東石沿海傳出大量文蛤死亡,漁民表示,今年氣溫變化大,文蛤受不了,損失佔總產量已有三到四成。縣府農業處表示,文蛤致死的原因有氣候異常、水質或底土惡化、病原性弧菌增生、管理不當等,已會同專家勘查,採集文蛤及水體檢驗,下週結果出爐由專家分析原因;若是因天然災害引起文蛤死亡,將盡速爭取天然災害救助程序救助。(聯合報報導

林務局、興大建置國產精油檢測中心 把關精油品質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中興大學合作建置的「國產精油檢測中心」26日揭牌,林務局表示,疏伐剩餘的枝稍材、枝葉或碎屑、下腳料等剩餘資材,可投入循環利用,萃取精油不但能解決堆置或清運問題,更為林農帶來新收益。林務局長林華慶也說,將請中興大學建立100種以上的台灣森林植物精油成分指紋圖譜,建構品質標準,打造台灣精油成為國際精品。(中央社報導


乾旱致供水人工湖水位降低 恐衝擊巴拿馬運河航運

巴拿馬箇朗省(Colon)有兩個為巴拿馬運河供水的人工湖,每艘船通過運河牽涉到2億公升淡水排入海中,因此供水的阿哈胡耶拉湖和加頓湖(Gatun)非常重要。然而,因乾季缺乏降雨,阿哈胡耶拉湖水位已下降7公尺,超過10%,已迫使巴拿馬當局第5度限制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的航運量,供水危機恐威脅這條關鍵水道的未來。(中央社報導

電動車需求旺 國際能源總署:賣5輛有1輛是電動車

《法新社》報導,國際能源總署(IEA)26日發布報告表示,道路交通快速電力化,電動車銷售蓬勃成長,預計今年每賣出5輛車就有1輛是電動車,全球達到1400萬輛,市占率達18%,2020年僅有4%。而這發展也對能源業具也具重大意涵,意味到2030年前,將每天減少500萬桶的石油需求。(中央社報導

威懾美國? 專家:中國推動史上最大規模核武擴張

《法新社》報導,中國自1964年首次核試以來,一直維持相對適度的軍火庫,但專家表示,中國核子軍火庫正開始最大規模擴張,五角大廈去(2022)年底報告指出,中國核彈頭可能在2035年增至1500個。專家認為,中國增強核能力,部份可能考慮到未來與美國的任何衝突,因此要將原子威懾力現代化,確保美國無法消除其核威懾力。(央廣報導

星艦首飛爆炸污染範圍遠超預期 FAA將調查、暫停試射計畫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製造史上最大型火箭「星艦」(Starship)20日進行首度試射,可惜升空約4分鐘後空中爆炸,灰燼和較重的碎片飄散範圍遠超事情評估,落到10公里遠的伊莎貝爾港(Port Isabel)和沿海幾英里遠的南帕德雷島(South Padre Island)瀕危鳥類和海龜的動物棲息地上。伊莎貝爾港居民控訴,有窗戶被碎片砸裂,許多建築都覆蓋不明灰燼。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因此暫停了「星艦」接下來的發射計畫,直到事故調查完畢。(自由時報報導

最新氣候研究曝全球高溫「致命熱區」 台灣友邦也上榜

隨著全球暖化腳步加速,許多地方都出現破紀錄高溫。科學家透過分析1959至2021年間的溫度數據和氣候模型,來預測可能出現極端高溫的地區和機率,將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根據該研究指出,超過30%的地區都出現了罕見熱浪,包括阿富汗、巴布亞紐幾內亞,以及中美洲的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這些國家的人口快速成長,醫療和能源供給卻未能即時跟上,成為高溫危機下最脆弱的一群。報告也指出,中國部分地區,包括北京,以及歐洲國家如德國、比利時,也都面臨了熱浪風險。即便這些地方的政府具備較充足的資源來應對,仍然有數百萬民眾將飽受高溫所苦,生命及財產深陷威脅。(中國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