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溪流與土地細語 共煮一壺樹梅坑溪生態茶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聽見溪流與土地細語 共煮一壺樹梅坑溪生態茶

2023年06月12日
文:蔡旻瑩

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你曾經留意溪流與土地所傳遞的訊息嗎?台灣地狹人稠,自然環境受到現代各種產業與住宅開發的影響,腹地已逐漸減縮、消失。與此同時,許多藝術家開始採取行動,希望為眾人提供與當地環境相處的新想像,因而踏上、走訪自然。認識周圍的土地與溪流,正是一切改變的開端與契機。

那日,隨著新北市美術館「2023穿越新北-複調城市」的步伐,參與者們在藝術家吳瑪悧與「雜草稍慢」(Weed Day)帶領下,於週末展開一場輕鬆的竹圍踏旅,沿著樹梅坑溪走過一小座山頭,偶有細雨飄在眾人頭上,濕溽的空氣中大家微微地流著汗,眼裡、耳裡、口裡、心裡都是一片綠意,體會都市塵囂之外的自然與靜謐。


新北市美術館「2023穿越新北─複調城市」,帶領參與者走入樹梅坑溪。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軒朗 

橋墩的兩面:走過樹梅坑溪

2010年,吳瑪悧駐村創作的竹圍工作室,正巧地處淡水的樹梅坑溪下游。溪流時常傳來的刺鼻臭味,觸發她開始思索、探尋:河流的上游出了什麼狀況,導致當前的污染?她發覺當代的人們其實不太熟悉自己身處的周遭環境,因而與竹圍工作室、在地社區團體共同發起「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樹梅坑溪周邊遲至2000年才建設自來水系統;此前,在地居民皆靠樹梅坑溪維生。地名「坑」暗示了這裡有水,天氣好時,可以看見山溪後的大屯山勢。竹圍有山有水,相較鄰近的淡水、關渡,開發顯得較緩慢。

沿著樹梅坑溪走,大夥一行人站在一條小小橫跨溪流的橋上,橋的兩側呈現截然不同的地貌。右側河床被吳瑪悧形容為以「粗暴」的水泥工法,大幅改造原始河川的樣態,原始河床與人類站立的位置同高,現在卻因向下鑿挖,形成一公尺多的高度差距,並以大面積的水泥包覆河床,以利溪水快速流向下游,卻也大幅阻斷了水流入河床地層中的機會,該河床區段已然失去了有機生長的空間;相形之下,另一端則以較爲溫和的工法整治,保留較多原始河床的面貌。


藝術家吳瑪悧沿途解說樹梅坑溪的變化史。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軒朗 

吳瑪悧緩緩說道,樹梅坑溪的變化歷史是一個「人與河川爭地」的故事。竹圍以前多是電子加工廠,一兩百戶共上千人住於此,卻沒有任何公共空間。2010年以前,溪流上流都是農舍,因當地人口數不斷攀升、膨脹,為了容納更多的人而開始建造高樓,因此建築物需要更深的地基,以防止水患,因此河川整治工程開始占領溪流的河床空間。

樹梅坑溪這一區段河貌改變映射出居住者和溪流的互動關係,同時也讓眾人思考現代開發與環境保育共存,其實蘊藏多元、共融形式,人類其實可以打造出不同的社區環境地景。


當代藝術團體「雜草稍慢」以台灣青草文化為主題,帶領大眾認識雜草的價值。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軒朗 

相較於深耕樹梅坑溪的吳瑪悧,當天另一組帶領雜草採集的當代藝術團體「雜草稍慢」的林芝宇與賴瑋婷,則與地上的野草結下不解之緣。她們以台灣青草文化為主題,結合生態議題以及藝術創作,希望藉由引領大眾認識雜草的「環境先驅性」與其草藥價值,喚醒對於自然環境的關注。

雜草稍慢「認養社區綠地」的藝術計畫,透過號召大眾認養都市中的土地,任其成長,在雜草先鋒開疆拓土後,近一步吸引昆蟲前來採集,在都市中自然地形成微型但豐富的生態系,接著透過「當代城市採集」,將當地野草製成多款具在地生活基調的野草茶飲。

她們的藝術計畫在台灣遍地開花,包含中山基地、空總空地等;土地認養亦從一開始規劃的三個月擴延至半年,土地恢復的狀況、草相生態系也隨著時間增長而更豐沛繁盛。

雜草稍慢在樹梅坑溪的採集工作坊上,某種程度回應了13年前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藝術家帶領參與者前往當地居民以自然農法經營、維護的「快樂農場」,藉由採集雜草、食用飲用雜草,體認雜草的價值,同時體認自然環境與都市生活除了競爭、排擠之外的和平共處之道。

如果說「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透過樹梅坑溪的地景變化,折射出城市的變遷議題;「當代城市採集」便是呼應了這樣的關懷,揭示自然與都市共存的可能性。


執行超過十年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以竹圍社區為基地,重新認識這條與生活相依的溪流。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軒朗 

吃進土地的訊息:長期在地飲食藝術計畫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距今已經超過十年,吳瑪悧以竹圍社區為基地,號召社區大眾共同重新認識這條與生活相依的溪流,同時透過想像、提案不同的溪流治理方式,改善都市生活的環境。

樹梅坑溪綿延數里,不同的溪水區段擁有不同的地景:自然林相、農業、工業、住宅景觀等,竹圍前景既有發達的台北都會生活 但後景同時坐懷農業景觀,吳瑪悧發起樹梅坑溪早餐會,將一年四季不同的在地蔬果,製作成特色飲食,連結當地的自然環境與居民的飲食生活場景。


雜草稍慢將在地生態循環結合人類的採集及食療。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軒朗 

同樣嘗試重建人類與植物、自然、溪流的居住、飲食關係,雜草稍慢則是將在地生態循環結合人類的採集及食療。林芝宇分享道:「雜草指的是非種植的植物,一片土地的先驅者多是這些微小卻強韌的存在。」雜草的出現訴說了許多土地訊息,人們普遍認為野草有害,干擾作物生長,然而如果用不同的方式認識雜草,便會發現他們為整體植物生態系帶來正面的影響。包含抓鬆土壤、吸引昆蟲授粉等,這些雜草自身也具備不同的植物特性,可以提供食用、舒緩保健等功能。

由於活動現場快樂農場不施農藥,因此雜草草相豐富,不僅淨化空氣,亦可吸引不同的昆蟲、蝴蝶聚集授粉,彼此分工協力為整個生態系服務,呈現多樣正向的生態循環。


「溫柔採集」是「野草稍慢」提出的概念。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軒朗 

賴瑋婷表示「溫柔採集」是「雜草稍慢」提出的概念——有限度的採集,以生態多樣永續為原則。她向參與者悉心說明外來種與入侵種的差異,外來種並非負面意涵,許多外來植物可以跟本地植物和諧共處;而入侵種則是強勢的外來種,生長速度快且數量龐大,因過度強勢而侵害其他植物的生存,例如銀合歡、小花蔓澤蘭等。而溫柔採集也包含在特定範圍內採集強勢植物,而非弱勢的原生種,以維持生態平衡。

在藝術家引導下,我們採集土地中較強勢、開著紫花的外來種車前草、大花咸豐草,直接品嚐酸酸甜甜的清香氣味,如果做成雜草茶,則有舒緩解熱的效果。過程中,參與者認識了十數種「雜草」,每種雜草各具其名、風味、草性與藥性。

認識雜草前,它們在多數人眼中或許沒有經濟效益與價值;但知其名後,眼前的雜草便搖身一變,成為提供日常需求與療癒的生活良品。


食用當地蔬果、採集當地強勢植物、製成飲品享用。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軒朗 

「重新體驗、重新認識」是這兩項長期藝術計畫的核心——既是提出都市與自然共處的新想像,也是藉由各種方式讓當代人親近周遭的環境。食用當地蔬果、採集當地強勢植物、製成飲品享用,在各時節、各地方享用大自然提供的豐盛產出,這些藝術實踐充分展現了自然生態與都現代都市保持和諧關係的可能性。

我們或許難以想像,距離喧囂的捷運站不過幾分鐘車程的地域,竟得以提供從農場到餐桌的獨特體驗。竹圍作為都市的邊陲、郊區,罕見的保留下都市生活與農業生態環境共存的特殊景觀,隨著藝術家們發起、投注的長期環境藝術計畫,吸引越來越多的大眾參與,竹圍成為都會結合自然水土環境新想像的實驗與實踐之地。

在都市山林的踏旅與採集之間,我們開始聽見土地與溪流傳遞而來的訊息。


「2023穿越新北─複調城市」活動當日。圖片來源: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軒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