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宇原本在中研院從事環境政策研究,離職後開啟人生追尋,先後在國內外從事不同工作,直到減塑政策開始,讓他看見新契機。他思考環保吸管具有市場性,前往中國考察後,引進蘆葦吸管來銷售。但是遇上疫情,百業蕭條,蘆葦吸管生意大受影響,同時因為運輸受限,進口也變得困難,於是他思考尋找台灣的蘆葦生產地。
花蓮玉里秀姑巒溪畔,生長大面積野生蘆葦,有助鞏固河岸、抑制揚塵。張震宇以蘆葦保護生態為名,申請復育專案,獲得河川局同意,在河川高灘地種植蘆葦。種植一年多後,玉里舉辦玉水圳藝術祭,他希望讓蘆葦創作,成為玉里的藝術主題。
文儷珺曾是科技大廠主管,離職後選擇回到部落,從事友善耕作,看見部落現況,思考能做些什麼。他和先生成立書屋,邀請社區青少年一起來學習,希望透過團體生活方式,推動社區照顧工作。為了讓孩子們展現才能,他舉辦玉水圳洄瀾藝術祭,同時希望幫玉里觀光找到出路。
藝術祭邀請多位藝術家,製作蘆葦作品,張育笠創作鳥巢,展現蘆葦的柔性。高寮部落藝術家莊永欽,主要工作是農夫,常常從事藝術創作,他製作大型蘆葦水雉,成為藝術祭入口意象。張震宇利用蘆葦製作過簾子和隔熱磚等產品,這次在家人協助下,製作支架模具,組合出美麗的燈具,陳列在活動現場。
8月26日,在玉里玉水圳濕地旁,部落青少年幫忙布置,把創意的蘆葦燈具掛在樹上,沒有太多經費補助,一切都是自立團結。藝術祭開始,部落族人上台表演,素人的演出,是鼓勵他們自信的場合。
會場旁,舉辦濕地走讀,看看環境,看看外來種的入侵問題。張震宇帶著遊客到秀姑巒溪畔,看看蘆葦。秀姑巒溪在冬季有揚塵問題,張震宇認為,利用蘆葦的抓地力,能有助抑制揚塵。
在玉里的河邊國有地,出租做為漁業養殖區,有些廢棄魚塭已經長滿蘆葦,蘆葦品質相對優良。張震宇覺得這裡可以推動復育蘆葦,形成可以管理的蘆葦田區。蘆葦不只有生態與生態功能,在國外甚至成為蘆葦水鄉,發展觀光。
文儷珺期待明年的藝術祭能走出濕地,發散到各部落,讓更多人認識玉里。一個地方藝術祭,放入每個人不同的心願,然後相互團結,一起把夢想實現,形成美麗又溫馨的行動。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玉里蘆葦盛開時|用藝術祭開啟觀光新亮點】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