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
2800噸廢棄物埋馬頭山保育區 七嫌交保檢方抗告成功
高市三級保育動物水鹿、穿山甲重要棲地的馬頭山保育區,遭不法集團棄置2804噸廢棄物,深埋在四米水源保育區,橋頭地檢署聲押陳姓嫌犯等七人被交保,檢方不服抗告,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撤銷發回重裁。(自由時報報導)
玻璃帷幕加劇鳥類窗殺 桃園野鳥學會公布救傷地圖
桃園市野鳥學會公布去年救治2100隻野生動物,以鳥類為大宗,隨著越來越多建築使用玻璃帷幕,鳥類「窗殺」危機加劇。學會首度公開救傷地圖,透過統計各案例的分布熱點,能找出與地區環境相關的衝突因素,這些資訊將有助於相關單位制定保育對策,也能提醒民眾關注日常生活中可能對野生動物構成的威脅,減少不必要的傷亡。(中央社報導)
苗栗擬設氫能示範區 居民憂爆炸
苗栗縣政府規畫在銅鑼鄉開發氫能產業專區示範區,已評選出一家上市櫃綠能公司規畫可行性評估,10日辦新建營運移轉BOT公聽會。居民疑慮爆炸等衝擊地方,與會官員及專家、學者回應,「氫能源不是氫彈」,目前技術成熟,正常狀況不會爆炸。(聯合報報導)
台北動物園侏儒河馬Thabo營養不良、感染 來台僅3個多月離世
去(2024)年11月19日從新加坡動物園Mandai Wildlife Group來到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雄性侏儒河馬「Thabo」10日凌晨經獸醫確診判定死亡。園方指出,Thabo在2月被發現右腳側邊出現小傷口,但牠因為怕藥味拒吃藥,後續養分吸收不良,身體日漸虛弱,9日安排24小時緊急加護小組照養,但仍因營養不良加上循環障礙、感染,不幸離世。(自由時報報導)
水試所分析曼波魚食性 籲避表水層減少混獲
曼波魚又名翻車魚,其中一種易危,水試所發表文獻分析發現,曼波魚不只吃水母,但水母仍為主要食物來源,呼籲漁民避開水母聚集的表水層作業,避免混獲降低曼波魚數量。張景淳提到,捕撈漁獲發生的混獲情況,會影響翻車魚的族群數量,因此水試所已率國際之先,彙整全球翻車魚的翻車魨科共3屬5種的文獻資料,統整分析其食性。(中央社報導)
馬來西亞推動CCUS法案 力求成為碳捕集全球領導者
馬來西亞國會上週通過法案,為「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sation and Storage, CCUS)提供法律框架,CCUS技術可在排放源頭捕捉碳,並將碳永久儲存在各種地下環境中。馬來西亞政府表示,該技術預計在2050年底前成為關鍵經濟趨動力,還可提供數以10萬計的工作機會。然而,部分科學家和環保人士認為,CCUS技術形同讓企業繼續燃燒化石燃料的許可證。他們對其成本和技術複雜性提出質疑,也擔憂成效有限。(中央社報導)
日本柏崎刈羽核電廠儀表盤室一度冒煙 無人受傷
位在日本新潟縣的東京電力公司柏崎刈羽核能發電廠驚傳火警,六號機緊急柴油發電機的儀表盤室今天上午一度冒煙。東電展開相關滅火作業後,煙霧已消散,所幸未傳出傷亡,測量核電廠周邊放射線量的監測站數值未出現變化,無影響外部環境疑慮。(中央社報導)
捷克擬將鋰礦列戰略資源 年開採收益估45億
鋰被視為「未來金屬之王」,據估計,捷克擁有全球約3%的鋰儲量,其中絕大多數位於辛諾維茨(Cínovec)。貿工部擬將辛諾維茨、上斯拉夫科夫地區列為「戰略性礦藏開採區」,當地高品質的鋰礦能用在電池生產。據估計,這項鋰開採計畫,未來每年能為公共財政帶來約新台幣45億元收入。(中央社報導)
瓜地馬拉火峰火山噴發 近300戶家庭疏散
瓜地馬拉的火峰火山今天正在噴發,當局已疏散近300戶家庭,並警告區域內另外三萬人可能面臨危險。火峰與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市(Guatemala City)相距53公里。美聯社報導,火峰(Volcano of Fire)火山於夜間開始噴發,目前並未傳出傷亡消息。(自由時報報導)
丹麥綠氫廠 聲請重整
北歐綠能業者頻傳倒閉,繼瑞典電動車電池廠Northvolt殞落後,丹麥的綠氫系統公司(Green Hydrogen Systems,GHS)也因未能取得足夠資金維持營運,向法院聲請重整。在此之前,丹麥太陽能發電商Better Energy,旗下有兩個部門聲請破產,去年12月當地金融系統釀成風波。顯示出就算有知名金主相助,潔淨能源商仍然面臨困境。(經濟日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