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的場外新生命 「二次運球」讓廢棄籃球重生為手機殼、盆栽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籃球的場外新生命 「二次運球」讓廢棄籃球重生為手機殼、盆栽

2024年01月30日
轉載自《倡議家》;文:劉潔謙

「Double Dribble二次運球」利用廢棄球類製作包袋、盆栽等商品,重新賦予球類新生命。圖為二次運球創辦人之一林敬家。攝影:張皓婷

學校體育課使用的籃球、排球,一旦磨損、失去彈性後,接下來會被送往哪裡呢?事實上,它們的命運經常是直接進到垃圾場,無法回收。換言之,台灣每年球場只要汰換老舊球類,就會產生大量廢棄物,但熱愛籃球運動的「Double Dribble二次運球」(簡稱二次運球)團隊,透過設計專業,賦予這些退役球類新生命。

「二次運球」是籃球規則中的一種犯規動作,持球者運球時,在敵隊隊員觸碰到球以前,將球用雙手抓住後,再進行第二次運球。原本球場上的違例禁忌,搖身一變成了品牌名稱,彷彿也象徵品牌運用創意,讓廢棄球類有第二次機會重回世人眼前。

「綠色設計」是什麼? 他們為球類建立一套回收系統

廢棄物再利用的品牌百花齊放,但二次運球是台灣罕見運用淘汰球類作為產品主要原料的品牌,他們將球與包袋、手機殼、盆栽、燈具等結合,開創一條有別於其他新創團隊的永續道路。品牌創辦人之一的林敬家坦言,會挑選如此特殊的材料,單純是因為團隊三位創辦人在學生時期都熱愛打籃球。

而三人除了有籃球這項共同興趣,也同樣來自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林敬家回憶,第一次接觸到永續與產品結合的概念,是在學校課程學習到「綠色設計」後,因而開始思考,在一般工廠大量生產的商品之外,產品設計還有哪些不同的可能性。

所謂綠色設計,指的是在環境友善的前提下,設計師必須在產品設計階段,將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對生態的影響考慮其中,有系統地打造永續產品,某種程度而言,也是傳統工業設計重視「量產」下的反思。林敬家補充,只要與環境永續有關、實質上能降低碳排放,或讓大眾正視環境問題,其實都算是廣義的綠色設計。

林敬家也點出二次運球的特別之處,「我們現在做的東西不只是檯面上呈現的再製品項,其實後面還有一個球類的回收系統。」從收集、處理、球體解構、商品設計、上架流通,再到社會回饋,二次運球發展出一套新型態的球類回收運作模式。2018年至今,他們已回收了4000、5000顆從球場上淘汰的球,其中又以籃球為大宗。


林敬家分享,團隊不只將球類再製成商品,同時也建立一套球類回收系統。攝影:張皓婷

瞄準愛運動的消費者,卻不刻意宣導環保觀念

不過永續與商業之間要取得平衡並不容易,林敬家坦言,品牌創立初期,的確是瞄準綠色設計出發,「但我們希望永續跟環保的呈現,不要感覺那麼嚴肅。」希望產品保有環保的核心思想,卻不想讓品牌定位過於死板,因此將最喜歡的「運動」融入其中。

有別於其他倡議環保或環境議題的團隊,他們的消費者本身擁有較高的環保意識,二次運球則是鎖定「運動人」為客群,透過街頭運動風、舊球散發的回憶感,吸引對運動有興趣的人關注,從而讓永續概念也進入運動圈的同溫層。

林敬家也直言,「我們一直都不是跟大家強調永續,而是講運動和回憶,只不過剛好這個再利用材料做的東西是環境友善的。」

產品原料幾乎不用錢? 廢棄球類都從哪裡來?

二次運球的原物料多半來自全台校園每年淘汰的運動器材,林敬家透露,學校每年在學期初或學期末,都會大批淘汰體育器材,也因此可以取得穩定大量的球,而第一間向他們遞出橄欖枝的學校,正是他們的母校東海大學。

林敬家推測,或許是決定創業前期,團隊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U-start)的補助,這個身分讓校方對他們的信任度大增,因此後續向其他學校提出收廢棄球類的企劃,更容易說服校方無償提供。

除了校園,球類工廠與運動用品店內的展示品,也是二次運球的原物料供應商,而開設實體門市後,也有更多民眾會將家中用不到的球類帶到店面回收。


二次運球的商品具有強烈的街頭運動風格,吸引不少運動愛好者的目光。攝影:張皓婷

人工處理、工廠生產成本高 全因回收材料一缺點

雖然二次運球看似無本生意,但林敬家說,人工處理的過程才是耗費許多成本的環節。

首先,要先收集球類,接著將每顆球確實清潔與分類,再根據球況決定要裁切或整顆充飽氣儲存。她進一步解釋,整顆球可以製作成盆栽,而裁切後的皮革則可以運用在鑰匙圈、包袋或手機殼等產品上。

除了人力成本,生產成本也是一大難題。二次運球草創時期的第一批商品,全部都是團隊成員手工製作,隨著商品數量增加,他們轉而尋求跟在地工廠合作,但令他們困擾的是,如何找到合適的工廠量產商品,以壓低成本。

由於回收材料的厚薄度、彈性不一,品質不穩定,還需要配合手工處理,無法全交由機器生產,對工廠而言是個麻煩的材料,因此即便他們透過朋友牽線,聯繫上處理皮革或縫製包袋的工廠,仍花了很多時間一一測試不同機台的良率,才找到最適合的生產線,回憶起這段過程,林敬家也說,「現在講起來都覺得很順利、很幸運,但那時候覺得好痛苦喔!」

至於為何工廠最後願意與二次運球配合,林敬家笑說,他們確實花了很多力氣與廠商來回溝通,而工廠老闆可能也不確定這群毛頭小子究竟在做什麼,「其實老闆們人都很好,會想要幫小朋友的忙,他們可能覺得很麻煩,但或許也是一個新的嘗試吧!」


廢棄球類的品質不一,不如全新材料容易製成商品,因此二次運球初期花費許多心力尋找合作工廠。攝影:張皓婷

將再製觸角伸進衣服、鞋類品牌,更計畫前進海外

二次運球創立已滿五年,2021年更大膽進駐松山文創園區,開設第一間實體店,突破以往只在線上販賣和店家寄售的經營模式,雖然林敬家苦笑說疫情期間的營收真的很慘,但開一間實體店面一直都是團隊的計畫之一。

她分享,品牌成立第二年,二次運球到高雄駁二開設為期三個月左右的快閃店,發現讓消費者實際看見產品,有助帶動銷售成績,這為他們的開店夢打了一劑強心針。她也強調,政府給的資源不只金錢補助,像駁二這種提供給新創團隊的空間出租計畫,也有很大的幫助。

二次運球現在不只有穩定的原物料來源、合作工廠,還有足以支撐品牌運作的資金,也獲得很多商業合作機會,像是賽季期間與HBL、UBA球隊合作,將球隊提供的廢棄籃球再製成聯名周邊商品或紀念品,或是與來自法國的運動用品店迪卡儂攜手,推出回收再製球袋,近期更與Patagonia、Palladium等品牌合作,將廢棄物再利用的經驗,運用在雨衣與鞋子上。

雖然品牌名稱是二次運球,打造的是具備台灣在地運動文化的產品,不過林敬家表示,團隊很希望可以延伸再製品項的種類,多做嘗試,而不要只侷限於球類,同時也期待有機會將觸角伸進香港、美國等對籃球文化充滿熱忱的地方,不過林敬家認為,在此之前,他們還需要設計出更大型、更多元的商品才行。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倡議家》原文標題〈壞掉的籃球別再丟垃圾車!「二次運球」用綠色設計賦予球類新生命〉。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