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生物化石的考究研判,現代的鳥類很可能是從恐龍演化而來,與恐龍有共同的祖先。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無真實存在的生物,為迎接龍年到來,不妨讓我們探詢恐龍的後代——鳥類吧!
台灣的地理環境特殊,不僅位處東亞澳候鳥遷徙線上,每年有數百種候鳥過境或到此度冬,豐富多樣的自然環境,提供過境水鳥、岸鳥或陸生候鳥、猛禽等中繼休憩或棲息。此外,豐沛的雨量、溫暖的氣候,以及高山森林、溪流埤塘、農田等多樣的生態系,也讓台灣成為許多留鳥繁殖的家園。根據中華鳥會2023年公布的資料,台灣的鳥種數有686種,其中有32種為台灣特有種。鳥類多樣性豐富,卻也面臨著各種環境變遷和生存風險。
特有種是因地理、生態或生殖隔離等因素,在長時間演化下僅分布在某個地區的物種。而台灣的特有種鳥類,大部分是由19世紀來台的國際採集者、蒐藏家所發現及命名,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斯文豪(Robert Swinhoe)、古費洛(Walter Goodfellow)、霍斯特(A. P. Holst)等博物學家。他們走入台灣山林,登上高山,進入原住民部落,挖掘出寶島上珍貴的生態資源,為鳥種冠上台灣與福爾摩沙之名,也開啟了往後台灣鳥類調查的豐碩紀錄。
今天賞鳥可說是幾乎沒有門檻的活動,在中華鳥會和各地鳥會的推廣下,常態性的賞鳥活動在自然濕地或都會公園中舉辦,民眾透過望遠鏡觀看美麗的野鳥,經由鳥會人員的解說,更加了解這些飛翔的野生動物生態與其生存環境。
不只是休閒賞鳥,許多民眾也參與了農業部生多所、中華鳥會、台灣大學等研究機構所發起的公民科學家活動,協助調查過境候鳥和繁殖留鳥,例如新年數鳥嘉年華、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賞鳥大賽等。調查結果所得到的大數據資料,讓我們對整體鳥類生態有了更為清晰的輪廓,成為保育研究單位及政府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相關資料也公開並上傳至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供民眾查閱,藉此促進生物多樣性主流化。
今年你賞鳥了嗎?龍年開始,跟著探險家挖掘六個台灣特有種鳥類的魅力,這些鳥類五彩繽紛,有的珍稀、有些常見,卻也可能面臨不同的生存和環境課題。
烏頭翁
又稱台灣鵯,台語稱烏頭殼仔。1893年由英國茶商及博物學者史坦因(Frederick Styan)所蒐藏和命名。外型和平地常見的白頭翁相似,但牠的頭頂至頭後部是全黑色,在嘴喙後方頰部有一撇八字鬍,上面有小紅點。
烏頭翁主要分布在蘇澳以南的東南岸及台灣南端,與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和北部的白頭翁有顯著的地理區隔。雖然兩者的頭羽色彩有明顯的差別,但烏頭翁的基因與白頭翁幾乎相似。受到民眾大量放生行為影響,在墾丁地區的烏頭翁與白頭翁開始出現雜交,原有的地理和生殖隔離界線變得模糊,使烏頭翁族群數量漸少。學者擔憂恐造成台灣烏頭翁特有的基因減少或消失。
台灣朱雀
又稱酒紅朱雀,台語稱紅鳥仔,為1906年英國鳥類學家古費洛登上玉山採集的特有種鳥類之一。公鳥身穿艷麗酒紅色外套,頭上有二道淡淡白色的眉毛,翅膀和尾羽為黑褐色,母鳥則是全身深褐色。
台灣朱雀主要生活在高海拔二、三千公尺的山地,但每到冬季就會往較溫暖的低海拔遷移。牠們經常在草地上跳動啄食,並發出「啾、啾」的叫聲。由於生性大膽,隨著登山人口增加,會在有人的山屋附近尋找廚餘覓食,造成習性改變。2022年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報告指出,台灣朱雀因面臨人為獵捕的生存壓力,長期族群趨勢顯著下降。
帝雉
又稱黑長尾雉,台語稱帝雞或烏雉雞。英國人古費洛在前往玉山採集鳥類時,發現鄒族原住民的頭飾上有兩根從未見過的美麗羽毛,經鑑定為台灣特有種黑長尾雉,而後日本學者將之命名為帝雉。全身羽毛為深藍黑色,具有光澤,臉部戴著紅色眼罩,長尾羽有白色橫紋。
帝雉為台灣棲息在最高海拔的雉科鳥類,經常在晨昏迷霧中現身。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可見帝雉成群漫步在步道旁,但因人類餵食、不良的拍鳥文化和獵捕等,面臨生存壓力。台灣大學近年完成帝雉的基因解碼,發現其基因與一般的雞極為相近,未來可望在生物醫學上有助於疾病和疫情的研究發展與應用。
小彎嘴
小彎嘴畫眉,台語稱奸臣á鳥或竹腳花眉,由1858年來台的首任英國領事斯文豪所採集。熱愛鳥類的斯文豪在台期間採集或命名的鳥類高達227種,占台灣所有鳥種的三成。小彎嘴身體呈紅褐色,彎曲的嘴喙上黑下白,頭上有條明顯的白眉,且戴著黑色眼罩,就像個包頭巾的小盜賊。在平地和淺山地區常見。
過往鄉村種植防風防盜的刺竹林,小彎嘴最喜歡棲息其下。因不擅長飛行,會成群在樹叢底部跳躍移動,並發出「郭歸、郭歸」的叫聲。常見與台灣畫眉相伴,也會模仿別種鳥的叫聲。以昆蟲或漿果為食,最大的生存風險是人類為了放生行為而獵捕。一旦因大量獵捕而使區域中的族群下降,山林果園的蟲害可能無法控制,最終造成農民農業的損害。
黃山雀
台語稱師公鳥,為1893年瑞典探險家霍斯特在南部六龜山區採集。黃山雀背部呈灰綠和黑色,臉胸腹部為黃色,頂著三角形後翹的冠羽龐克頭,猶如頭戴道士帽的「師公」,曾經是國鳥候選鳥之一。出沒在中海拔森林樹冠,常在樹枝間跳躍,以昆蟲、果實種子為食,覓食時可見倒掛在細枝上。
黃山雀會發出響亮的叫聲,像在說「是誰、是誰」。繁殖期雄鳥婉轉悅耳的叫聲,有時能持續長達一分鐘。冬季會遷往中低海拔樹林。其獨特的外型和招搖的叫聲,使牠成為不肖商人獵捕販售的顯著目標。山鳥通常尋找樹洞築巢繁殖。近年保育研究單位在森林保護區中設置人工巢箱,協助山雀繁殖育雛,也有助於保育鳥類的監測和復育。
五色鳥
又稱台灣擬啄木,台語稱花仔和尚。由斯文豪採集後,1862年英國鳥類學家古爾德發表及命名。五色鳥身著翠綠的外衣,頭部和頸部有紅黃藍黑色塊,就像頭戴繽紛假髮的小丑,但是身處樹林中時,迷彩的外貌卻讓人難以辨識,往往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五色鳥以野果、水果及少量昆蟲為食,擁有粗大有力的嘴喙,能在枯木上挖洞築巢,和啄木鳥為了取食而啄木不同。4到6月為繁殖季,台灣的平地和中低海拔山間,經常可聽見「嘓、嘓、嘓……」清亮的求偶叫聲。學者研究發現都會公園的五色鳥繁殖率較陽明山山區為低,很可能是公園枯木常遭清除,以及環境用藥除蟲導致食源不足所致。
參考資料
- eBird
- 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
- 中華鳥會,2023年《台灣鳥類名錄》
- 《台灣學通訊》第84期(2014年11月14日),〈台灣鳥類調查〉
- 環境資訊中心,〈鳥類簡介〉
- 環境資訊中心(2020年12月23日),〈首份鳥類國家報告出爐 揭開台灣674野鳥族群趨勢〉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