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油站數量減少 「電進油退」時代來臨?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中國加油站數量減少 「電進油退」時代來臨?

2024年03月04日
轉載自中外對話;文:劉立燦(中外對話中國顧問編輯)

中國加油站的數量終於開始下降。 隨著電動汽車開始大範圍流行,這可能標誌著中國油車時代開始落幕。 圖片來源:Alamy

歷史往往在細節中展開。

2022年,中國的汽車保有量為3.19億輛,比2021年增加了1752萬輛,同比增長5.81%。 同年,中國的公路里程約為535萬公里,比上一年增長7萬多公里。

在汽車數量和公路里程都增加的同時,中國的加油站數量卻減少了。2023年發表的《中國石油流通行業發展藍皮書(2022-2023)》(簡稱《藍皮書》)顯示,2022年全國約有10.76萬座加油站,比2021年的10.77萬座減少了0.11%,比例看似微不足道,但多年來持續增長的加油站數量開始下降,也映射著汽車行業,交通領域乃至更上游的油氣行業的歷史大勢。

《藍皮書》認為,疫情和高企的油價抑制消費需求,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油車等,都對加油站的生存帶來衝擊,加油站需要轉型為綜合交通能源服務站。 而將這個現象置入更大的「雙碳」背景下,作為油氣銷售終端的加油站數量開始下滑,反映的正是能源和交通的時代變遷。

加油站的興衰

2024年正好是中國建設加油站的100周年。1924年,上海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商業加油站。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逐步放開了對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及部分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價格的控制。加油站賺取成品油批發和零售的差價,成為利潤豐厚的生意。

改革開放之初的1980年,中國加油站數量約為610座。伴隨著中國油氣和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2000年有9萬多座,超過當時汽車保有量的需要。近20年來,加油站總數變化不大,市場競爭激烈,呈現飽和狀態,但是整體上保持了逐年小幅增長的趨勢。

目前,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集團的加油站數量佔總數的一半左右,民營加油站約佔46%,剩餘的5%屬於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等國資油站以及外資油站。

從先發市場的經驗看,加油站數量都會在抵達峰值后回落。大約20年前,美國的加油站數量就開始緩慢減少。日本的加油站在1994年達到峰值,約6萬家,然後逐年減少,到了2023年上半年,剩下2.7萬家。

《藍皮書》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石油的加油站比2021年減少約160座;中國石化旗下的加油站數量則有0.1%的增長。這說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營的好壞或者公司的決策會影響個體加油站的生存。但是,就整體而言,《藍皮書》以及相關專家都認為,新能源汽車增加迅猛,是加油站數量開始下降的一個因素。

智庫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的清潔交通專案主管王雯雯告訴中外對話:「電動汽車擠佔油車市場,進而影響加油站數量,這是一個未來的趨勢。 」


2022年3月,一輛電動汽車在中國柳州的綜合能源服務站充電。過去幾年,中國電動汽車的大幅增長正在影響石油需求。 圖片來源:Alamy

「電進油退」

汽車消費領域「電進油退」的勢頭,近幾年尤其明朗。

2022年,中國的新能源車銷售688.7萬輛,同比增長93%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純電動車(約77%)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約22%)。

《藍皮書》統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為131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1%。 從保有量看,新能源車似乎對汽車市場衝擊不大,不足以左右加油站數量,但迅速提升的銷售佔比顯示,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車對燃油車的替代已經成為交通行業的趨勢。

定期發佈汽車行業數據的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簡稱乘聯會)預計,2023年中國的新能源車銷量將達到850萬輛,市場滲透率(某一時間段內新能源車在全部汽車銷量中的佔比)為36%。 按照現在的增幅,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在汽車總量的保有量佔比會突破10%。

如同燃油車的普及催生了加油站擴張一樣,新能源汽車銷售爆發式增長,已經帶動了充換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到2022年,中國的充電樁數量增加到521萬台,其中公共充電站的充電樁為219.7萬台。相對於131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車樁比為2.7:1。除此之外,到2022年,累計建成加氫站已有310座。

王雯雯說,中國近年不停出台推進新能源車發展的政策,包括構建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方面。2023年6月份的最新要求,中國將推進居住區充電技術設施建設,「確保固定車位按規定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同時「大力推動公共區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數據,截至2023年9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764.2萬台,與新能源車同步發展,同時也替代了部分加油站需求

石油需求即將提早達峰

勢頭兇猛的新能源汽車,除了讓本已經飽和的加油站市場更顯得過剩之外,已經對汽油需求產生替代衝擊,進而影響成品油的整體需求。

《藍皮書》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意為,產量+進口量-出口量)3.33億噸,同比增長5.1%,但是佔據成品油消費約4成的汽油消費量約1.33億噸,同比下降4.5%。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簡稱IEA)預測,全球對於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需求將在2030年以前達到頂峰。這一預測還有爭論,但是數家分析機構卻有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中國的石油需求很可能在2024年達到峰值。


2023年11月,淮安市附近的一個油田。2022年,中國成品油消費量為3.33億噸,比上年增長5%。圖片來源:Alamy

而中國石化2023年8月更是發表令外界意外的聲明,說中國汽油需求應該在2023年可以達峰,比業內預估的2025年提前兩年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說,汽油需求達到峰值就是說國內乘用車已經碳達峰了,隨著柴油車需求回落以及被新能源卡車替代,整個汽車交通領域的碳達峰「勝利在望」。

有分析認為,如果電動車保有量達到2000萬輛(2023年應該可以達到),全年將減少汽油消耗約3000萬噸,汽油替代率將達到20%,對石油消費市場帶來嚴重衝擊。有業內人士對媒體表示,中國的汽油需求量達峰後會加速萎縮,到2045年可能降到目前水準的一半以下。

北京清潔燃料行業協會副會長尹強認為,電動汽車崛起,成品油過剩,加油站的數量還會快速減少。而石油行業內部的研究人員也給出了相當具體的預測,2035年、2040年、2050年,中國需要的加油站數量將分別下降到10.4萬座、8.1萬座、3.7萬座。

下一站:交通能源服務站?

加油站的生意從來就不只是出售汽油,以便利店為代表的非油品業務,包括餐飲、洗車、修車、汽配、廣告、通訊等各種服務,是比汽油銷售利潤更高的「搖錢樹」。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10多年前也開始其旗下的加油站開設便利店,並且成為行業龍頭。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佈的2022便利店TOP100顯示,中國石化易捷便利店數量達2.82萬家,位居榜首;中國石油的崑崙好客位居第三位,達到2.02萬家。

不過,國內加油站的非油業務利潤佔比不到10%,與國外40-50%的佔比來說,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除了拓展非油業務的空間外,加入新能源的大趨勢,是加油站另一個更加重要的轉型目標。

《藍皮書》的主編之一,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孫仁金對媒體表示:「伴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進一步提升,『油氣電氫服』一體化綜合能源服務站建設將提速,進入規模化布局階段。 」


蔚來汽車在上海運營的換電站。汽車下方的自動機械將用完的電池取出,並換成地下保存的幾十塊充滿電的電池中的一塊。 圖片來源:Daniel Ren(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Alamy)

「油氣電氫服」綜合能源服務站,就是在原有加油的基礎上,增加加氣、充換電、加氫等設施,同時擴展非油業務的服務等。在國務院2020年提出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中,提到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開展油、氣、氫、電綜合供給服務;而2022年發佈的指導性檔中,明確提出「鼓勵傳統加油站、加氣站建設油氣電氫一體化綜合交通能源服務站」,把加油站轉型納入國家能源轉型的框架。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七、八年前,都開始在自有的加油站網路,探索增設充換電設施。 到2022年底,中國石油有416座充換電站,中國石化則多達2299座,後者更是計劃在2025年前,建設不少於5000座充換電站。

轉型不易

不過,這些探索依然困難重重。

加油站改建、擴建成綜合能源服務站,首要的難題就是土地。城市中的很多加油站面積並不大,如發展充換電和加氫業務,土地面積狹小的沒有空間,非油業務的綜合服務模式也無從談起。 土地面積如果加大,則需要支付更多的地租,增加成本。

一位從事新能源車換電業務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外對話:「中石油、中石化推綜合能源站,現在看還不是很成功。因為加油站分佈是基於油車的數量,不是有加油站就需要加充電樁。 第二因為加油站運營者把場地租給新能源運營商,最終涉及到租金核定,租金如果高那麼就很難盈利。」

另外,人們普遍關心的還有安全性問題。 根據2021年發佈的《汽車加油加氣加氫站技術標準》,油氣氫站中是可以設置充電設施的,不過要在輔助服務區內,也就加油加氣加氫工藝設備以外的區域,而且需要符合另外的技術規範,對於明火或者散發火花地點有嚴格的距離規定。

目前充電樁利用率低,充電電價上漲,換電品牌互不相容,充電站申請週期長,各種困難都影響著加油站擴建充電設施。從純粹生意的角度,加油站增加充電樁需要投入成本,電價上漲與否,回本和盈利週期是多長,還都是未知數。目前,國內公共充電站的運營商普遍是虧損的,這也增加了加油站改建充換電設施的疑慮。

加油站里加氫也是一個長遠的發展方向。中國石化2022年已發展加氫站74座,成為全球建設和運營加氫站最多的企業。但是,加氫還缺乏應用場景,投資巨大,能否盈利還取決於氫氣價格等諸多因素。


2023年7月,河北省張家口市新開業的加氫站。圖片來源:Alamy


上海的一輛公交車正在加氫。上海市計劃到2025年開放70個此類加氫站。圖片來源:Fang Zhe(Alamy)

轉型的不僅是加油站

截至2022年底,中國的交通碳排放超過碳排放總量的10%,是繼電力和工業之後的第三大排放源。其中,道路交通的碳排放占交通總排放的比重最大,約為85%。 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是擺脫石油依賴、達成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 從這個意義上,加油站數量的減少,正是汽車行業在「油電」兩個賽道切換、交通領域進行低碳轉型的歷史註腳。

除此之外,有能源整合服務商認為,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增高,衝擊的不僅僅是加油站,還有建立在燃油車基礎上的4S店、汽配城、零部件供應等周邊產業鏈條,以及更上游的傳統油企。

根據中國國務院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到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年以下,而中國煉油行業在2022年的產能是9.8億噸左右,未來增長空間非常有限。 與此同時,新能源車的發展帶來成品油需求減弱。《藍皮書》建議,煉化行業需要減少成品油的產品佔比,生產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和化學產品,從 「燃料型煉廠」向「化工型煉廠」轉型。

全產業鏈的轉型正在發生。 除了在零售端的加油站增加新能源業務之外,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以及中國中化已成立了超過40家新能源公司,在新能源產業鏈各個領域均有佈局,油企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正在發力。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中外對話〈中國加油站數量減少,說明了什麼?〉。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