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環境的海洋藝術家 他用垃圾說故事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守護環境的海洋藝術家 他用垃圾說故事

2024年08月22日
公視記者 郭志榮 葉鎮中

如何創作台灣的海洋藝術?如何透過藝術守護環境?一直是藝術家林純用探究的目標。透過各種類型的藝術形式,從個人創作走向集體參與,林純用著回收的材料,創造出一件件令人深思的藝術作品,開啟人們的環境視野。

高美館《黑湧》創作展 鯨魚骨架身後的海洋危機


藝術家林純用以廢棄材料,創造鯨魚骨架的藝術作品。

高雄美術館中,陳列著巨大鯨魚骨架,藝術家林純用介紹,2015年一頭抹香鯨,擱淺在八掌溪出海口,經過緊急搶救無效死亡,後來他就計畫嘗試用廢棄材料,創造鯨魚骨架的藝術作品。為了呈現真實,他搜尋參考文獻,找出鯨魚身體的正確弧度,希望藉此喚醒人們保育環境,理解海洋廢棄物造成的危害。

高雄美術館的《黑湧》藝術展,集結林純用近十年的作品,從版畫、雕塑到地景藝術,總結他對環境的關懷之心。

新港《浮海塑島》特展 明日餐桌上菜


嘉義新港居民每年在大甲媽祖遶境前,打掃街道。

在嘉義新港,地方居民每年在大甲媽祖遶境來臨前,展開打掃街道的工作。今年邀請林純用以收集到的垃圾、廢棄物,共同創作名為《明日餐桌》的藝術品。義工們仔細回收塑膠杯、寶特瓶、廢棄碳粉匣等垃圾,做為創作材料。

1987年,陳錦煌醫師成立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動守護地方環境,是台灣歷史悠久的社區營造組織。基金會打造二分之一有機農場,讓志工參與耕作,推動食農教育。新港國中學生到農場體驗割稻活動,並學習有機農業的意義,同時利用修復的新港農會老倉庫,做為守護環境的文化基地。


新港國中學生體驗割稻。

許多協助創作的志工,晚上到農會倉庫集合,林純用說明新港明日餐桌的意義。平日在家做菜的媽媽志工們,面對一桌廢料,對於如何創作菜餚,也是費盡思量。


媽媽志工們共同創作一起餐與「新港明日餐桌」創作,以廢料創作菜餚。

鼓樂聲中,《浮海塑島》藝術展正式展開,展出新港明日餐桌和各項環境藝術作品。林純用除了海廢垃圾,也關心海岸水泥化問題,多年來先後創作三代版本的消波塊台灣地形圖,呈現環境破壞問題,也用漂流木製作海洋生物骨骸,布置一個海神廟,讓人看見海洋生物的消失。


林純用創作消波塊台灣地形圖,呈現海岸環境破壞問題。

藝術的美感是什麼?林純用用海廢垃圾來創作。藝術的價值是什麼?林純用用生物危難來表達,自許為一位海洋藝術家,他以多元藝術,展示海島的命運。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守護環境的海洋藝術家|他用垃圾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