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泰國東北的農村,被我們暱稱為 P'Jon 的 Jon Jandai 跟你我一樣,曾在大都市打滾,歷經上班下班,或是沒日沒夜工作,只為賺取生活費用的日子。
但如今,他卻成為知名的自然生活倡議者。
主講人
【 關於 Jon Jandai 】
P’Jon在泰國清邁創建 PunPun 生態村,這個地方同時也是永續教育與種子保存中心;每年總有絡繹不絕的全球學習者進駐,除了學習各種自然農法與建築技法,更為了瞭解如此自然快樂的富足生活是如何達成。
樸谷工坊在與 Jon 的交流中,更像是打開寶箱,窺見他對於「自由、氣候、經濟、社群」有著許多幸福解方!
因此我們邀請 Jon 於十一月來臺,11/1 (五) ~ 11/3 (日) 在各地展開四場系列演講,更邀集各區域永續生活與談人與 Jon 對談、共同獻上給臺灣社會的深情解方:
主題
【 去成長的豐盛 】
我們活在一個誤以為經濟成長就能帶來幸福的年代。
為了 GDP 成長,我們蓋了更多的電廠、開發了更多的土地,但從沒有想過,經濟成長的果實,究竟是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好,或只是拉大了貧富差距,使世界 99%的人力與自然資源轉變成 1%人的資產?
當整個社會、環境,為了少數企業的成長,付出代價的時候。我們真的有得到對等的回饋嗎?
曾經有一位把人視為人、而不是勞動資產的經濟學家:舒馬克。
他的經濟學重點不在數字,而在人類如何能更幸福。
在他的著作「小即是美」當中,主題不是無限制的成長,而是適量。適量的工作、適量的生產、適量的休息。
如此一來我們已能獲得生活所需的資源,同時從工作與金錢的追逐中解放,關注真正重要的議題,過上有品質的生活。
而我們珍貴的照護者--地球--也能維持在有時間恢復與再生的豐足狀態。
與談人
【 Jon x 唐敏 Tammy Turner 】
在臺灣致力於推廣樸門生活社區落地的 唐敏 老師。1986年,在人類學家和漢學家朋友的鼓勵下唐敏老師從美國來到台灣定居,迄今38年,已超過你我的大半人生,也如你我是一位臺灣人。
最初她與先生Philip Diller在臺創辦多國語言翻譯通訊機構精粹Pristine,提供政府部門、跨國企業及學術單位翻譯及資訊服務,因翻譯工作,接觸環保署有關地下水、土壤等管理法規的訂定,逐漸關注到環保議題。
迄今為止,她領導了數十個以社區為主的樸門計劃,這些計劃主要在臺灣北部和西部進行教育、培訓、參與式設計、和社區營造:包含臺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永和、南港社區大學,臺中市食農教育發展協會,以及藝文團體優人神鼓等。
2018 年,唐敏老師與新北市永和區的在地居民和社大學員,從零開始打造一塊位於秀朗路只有66坪大小的空間。僅花一年多的時間,這塊被稱為「得和香草園」的都市綠洲,已有高達70多種可食地景。
而在近年林務局推動林下經濟之前,林業試驗所曾在花蓮壽豐鄉的台糖造林地,嘗試應用樸門農法種植林下作物。唐敏老師便是林試所試驗的重要師資之一,是將樸門農林間作(agroforestry)的知識體系帶進公部門的先行人物。
同時做為主要講師在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和印度任教或共同教授過二十多個樸門設計認證(PDC)課程。亦在臺灣中部和香港,協助社區支持型農業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 的發展。
購票連結
https://pugutaiwan.oen.tw/
獻給臺灣的深情解方 系列巡迴講座活動
【臺中場】Jon Jandai x 陳孟凱 x 馮雅蕾
時間:11 月 1 日 19:00~21:00
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願景館2樓 國際演講廳(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高雄場】Jon Jandai x 陳吉仲 x 林祐色
時間:11 月 2 日 10:00~12:00
地點: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演講廳(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161號)
【花蓮場】Jon Jandai x 顏嘉成 x 林宜慧 x 梁淳禹
時間:11 月 2 日 19:00~21:00
地點:芥菜種會 花蓮習藝所 會議廳(花蓮縣新城鄉北埔路13之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