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遊客中心展出「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該展由挺挺網絡社會企業策展,以豐富圖文和研究資料呈現遊蕩犬貓對原生物種造成的危害議題,透過動保觀念的澄清和野生動物面臨的處境,傳達遊蕩犬貓管理及落實飼主責任的重要性。
而為推廣「適得其所」展覽主題及民眾教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自管處)串連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高雄市動保處及無尾香蕉動物學校,舉辦推廣課程,經由導覽解說和實際走入收容中心、民間動保教育機構,讓民眾體認當前動保和野保的衝突,學習動保法規及飼主責任,並推廣以認養代替購買,強調認養也可幫助野生動物。
犬攻擊 穿山甲斷尾、草鴞育雛巢位不保
國內多個保育單位的研究顯示,包括石虎、穿山甲、草鴞等珍稀野生動物,近年在野外遭受浪犬的攻擊大幅增加。高雄壽山地區棄養和放養家犬問題嚴重,使浪犬在2014至2021年間成長二倍,達到400多隻,然而山羌的數量卻顯著下降九成,幾近滅絕。此外,壽山的白鼻心和獼猴也成為浪犬的潛在受害者。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的統計數據顯示,野生動物救傷的原因中,犬貓攻擊占最大宗,且近年數量倍增。遭犬攻擊數量最多的是穿山甲、台灣山羌。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指出,在野外,穿山甲遇到敵人會全身捲縮成球狀防禦,但浪犬在攻擊時,會將其尾巴啃咬至斷裂,造成穿山甲尾巴缺失,不僅影響行動平衡和爬樹,更使穿山甲媽媽育幼失敗。
草鴞是唯一在地面繁殖的貓頭鷹,全台數量不到500隻。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在一處野外監測的草鴞巢位中,拍攝到浪犬入侵與育雛中的草鴞媽媽對峙的畫面,令人膽戰心驚。證據顯示,野外遊蕩犬已經成為草鴞族群生存的一大威脅。
自管處表示,許多原生野生動物和人類的生活環境重疊,犬、貓原本為人類的伴侶動物,當牠們未經妥善管理,離開人類家庭進入戶外,將成為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對野生動物造成巨大危害。民眾除了不應任意餵食遊蕩犬貓和戶外放養,推廣認養取代購買的觀念,也有助於減少遊蕩犬侵入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
收容中心爆滿 動保處宣導《動保法》強調飼主責任
位於壽山的動物保護教育園區,過去是動物收容檢疫中心,在動保政策改善下,強化流浪動物收容,並提升民眾認養的管道,同時涵括動物保護和動物檢疫等業務,現為環境教育場域,接受團體申請入園教育參訪。相較於多數收容所遠離市區,壽山園區提供民眾方便認養、可與動物互動的環境。
壽山收容中心的涵容量約250隻,園區解說人員表示,我國的動保政策為零撲殺,收容的動物除了傷重、嚴重疾病會採人道安樂處理外,不會大量撲殺犬貓。目前壽山的收容空間已爆滿,因此鼓勵民眾走進收容中心認養,園區將較親人的犬隻安排在互動區,這些犬隻已由志工訓練好基本能力,非常適合領養。
中心收容的流浪動物不乏柴犬、柯基、貴賓等品種犬,主要是因棄養、走失,被通報捕抓入園。動保處因此積極宣導《動保法》,包括寵物登記、絕育和定期注射狂犬病疫苗,強調善盡飼主責任,寵物才不會有走失風險,而飼主若未依規定辦理,則有相當罰則。
動物學校 與犬貓助教共同學習
走入收容中心可發現,大狗舍裡不僅收容爆滿,這些未受過訓練的犬隻實際上很難被認養。位於駁二藝術特區的無尾香蕉動物學校,就透過推廣動物教育來提升認養率。無尾香蕉動物學校外觀是咖啡文創商店,潛在的領養人可與店內貓、狗共同學習,了解如何正確與犬貓相處,以及飼主應具備的能力與責任。
動物學校與高雄市動保處合作,從收容中心領養犬貓,培訓後再協助送養,透過動物學校的教育推廣,成功送養許多收容犬貓成為民眾的陪伴動物。
「適得其所」策展人劉偉蘋在展覽中強調,犬貓不是野生動物,人類應該對牠們負起完全的責任。透過展覽,希望民眾了解放任犬貓遊蕩將造成動保和野保的雙輸,因此呼籲民眾以認養代替購買,且照顧好這些伴侶動物的基本福利,讓生存飽受威脅的野生動物減少遊蕩犬貓的侵擾和危害。「適得其所」即日起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遊客中心展出至11月17日。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