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濕地誌》作者自序:是台灣濕地的故事 更是人類的故事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台灣濕地誌》作者自序:是台灣濕地的故事 更是人類的故事

君問台灣,滄溟欲浮

2025年01月03日
摘錄自野人文化;文:陸曉筠(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

台灣,是你我成長的地方,她的母親,就是遼闊的蔚藍海洋。

約莫8000萬年以前,這裡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地殼變動,產生了陸地,但是又被海水淹沒了。約600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推擠過來,使這個小島再次隆出水面,此即鼎鼎大名的「蓬萊造山」運動。台灣四面環海,台灣海峽有黑水溝,《渡台詩》即是證明。

君問台灣路,滄溟地欲浮。十更約千里,八宇只孤舟。

旁瞷金門島,橫衝黑水溝。相傳舊疆域,隋號小琉球。

台灣歷經漫長的演變,在海洋與陸地之間浮沉。明朝時,台南的安平到安南還是一片海灣,當時被稱為「大灣」,又叫做台江。如今大灣消失了,形成一片陸地;但是「台灣」這個地名卻留了下來,用閩南語讀為「大灣」、「大員」,即為台灣。歷史學者李筱峰指出,「台灣」有一說,是發音的原意為「外來者」(Tayan,亦即漢人之意)。也有可能是西拉雅族人或是大武壠人,對於當時登陸的外地人的通稱。這個論點頗為有趣。


嘉義沿海的鰲鼓溼地。圖為資料照。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 4.0)

台灣由海洋孕育,卻擁有高山地形與豐富的生物種類。雖然幅員有限,然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全島山巒綿延,溪谷縱橫,從海平面到近4000公尺的高山,涵容了極其多樣的生態環境,也孕育出豐富的動、植物相。例如在雪霸國家公園有冰河時代就存在的櫻花鉤吻鮭;墾丁國家公園社頂公園、金門大坵島有溫馴的梅花鹿;台南曾文溪口有從韓國外海遠渡重洋,年年造訪的黑面琵鷺;澎湖望安、蘭嶼、小琉球,曾有綠蠵龜上岸產卵。這些動物,都比我們的祖先還早來到這塊陸地,因為這裡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適合動植物繁衍成長。

時至今日,一切有了巨大的變化。台灣人口超過2300萬,一眼望去,過去茂密的綠色森林變成了水泥叢林;綿延的海岸擠滿肉粽般的消波塊;綠意盎然的農田上蓋起了房子;潮起潮落的海岸,則填成陸地建蓋工廠。

21世紀,改變速度加劇。因為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沿海陸地可能又要被海洋收回。未來的台灣沿海,會是怎麼樣的光景呢?

濕地的類別和功能

濕地是什麼?哪裡有濕地?一個沒有濕地的地球,就是一個沒有水的世界。濕地在整個地球的涵蓋面積雖不高,對於自然物種與人類生存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生態系統。濕地不僅是乾淨水源、能保護水岸,同時也是地球最大的自然碳儲庫,對於農業及漁業來說,有關鍵影響。

濕地是陸與水的交接地帶,孕育著地球萬物。濕地、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蘊含豐富的動植物基因庫,提供生物重要的庇護、覓食及生育環境。數以萬計的生物必須仰賴濕地生態的保存才得以存活,濕地具有維護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濕地位於水生生態系統及陸地生態系統之過渡地帶,除了飽含水分的土壤以外,還有植被,這些植被以帶狀分布,貫穿整個生物區。此外,濕地內的生物相相當多變,不同的濕地類型可能包含不同的生物相。濕地包含七種基本類型:

一、沼澤:包括紅樹林沼澤氾濫平原,以及低窪森林。

二、草澤:例如美國五大湖邊的香蒲草澤,或是波羅的海海岸的蘆葦草澤。

三、泥沼:例如北歐溫帶地區的沼澤,或是北極區覆蓋湖岸的漂流沼澤地帶。

四、泥炭:例如加拿大和俄羅斯北部的泥炭地。

五、濕草地沼澤:氾濫平原的濕草原,或是大湖區沿岸的草本植物地帶。

六、淺水沼澤湖邊沿岸地區,或是河灣地帶。

七、垂直濕地:岩壁的滲水,沿著岩石表面穿越厚厚的泥炭和植被而流動的薄層水流。

不同類型的濕地,包含特殊的植物群落及生態系統,並且經由多樣化的環境因素交互作用而產生。例如,濕地上常發現碎石沙洲、侵蝕河岸、沙灘、牛軛湖和三角洲,其形成因素包括氾濫、侵蝕和沉積作用。基於以上原則,濕地與環境之間,具備多重機制,包括肥沃土壤的有機質和控制植物多樣性的物理、化學、生物性因子。此外,透過不同程度的沉積腐植質,也會影響無脊椎動物分布狀態。這些不同因素會隨著時間,持續造成生物群落或生態體系改變。

目前,全世界濕地面積為660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不到百分之五。根據人口資料統計,自18世紀以來,全世界人口不斷膨脹,目前超過80億。2050年,聯合國估計世界人口將增加到96億。人口越來越多,象徵「人與地爭」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課程總監侯智恆認為,人口增加將造成全世界飢荒以及經濟發展等問題,土地、能源及自然資源將受到威脅。他指出,在自然資源中,濕地環境最容易受到人為衝擊的影響。

在台灣,濕地面積的計算一直缺乏科學性的說法。全台灣濕地面積究竟有多少?根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的估計,海岸濕地和內陸濕地占了台灣總面積的千分之三。內陸濕地面積約5.4平方公里,海岸濕地面積約為113.56平方公里,合計這些天然濕地約118.9平方公里。

台灣濕地的危機

以科學論述來說,濕地除了擁有生物多樣性以外,亦具備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提供豐富的漁業資源、防洪、營養鹽生產循環及貯存、廢水過濾及吸附、碳匯貯存,以及保護海岸等作用。此外,濕地還提供環境美學、遊憩和教育功用。

然而,當今的台灣濕地面臨到棲地變遷、碎裂化、污染、水文改變、外來物種入侵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問題。

我在哈佛大學讀書時的教授理查.佛爾曼(Richard Forman)曾經以生態環境棲地空間變化的過程,說明除了人為活動造成濕地消失,其演替過程還包括穿孔、切割、碎裂、縮小。當然,隨著濕地品質越來越差,最後會面臨消失的命運。這些過程受到伐木、鋪路、農地重劃及都市開發的影響,造成濕地本身及周圍環境遭到破壞。上述的人為干擾活動,形成對鳥類棲地的威脅;尤其台灣有許多鳥類屬於遷徙性物種,一旦台灣棲地受到破壞,造成這些物種的生存壓力,恐將造成國際輿論關注。

台灣本島經歷自然和人文變遷,即使雨量充沛,濕地依然逐漸減少和劣化。濕地消失的自然因素包括全球氣候暖化、降雨量不均衡,以及台灣南部濕地因為缺水而陸化。而受到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台灣原本四季分明的氣候,逐漸形成炎熱型的熱帶氣候。

目前台灣下雨的頻率和幅度,都受到溫度上升的影響。由於台灣是高度都市化的地區,城市氣溫比周遭環境溫度高,較易形成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也就是說,溫度越高,下雨幅度越大,較容易在城市產生午後雷陣雨。然而,由於台灣南部下雨頻率不夠,導致濕地在春天及冬天乾季缺水,經常是等不到一滴雨,南部濕地因此陸化。

台灣地狹人稠,經常選擇利用價值較低的濕地進行重大工程。例如,興建高速鐵路經過台灣水雉原生棲地葫蘆埤;興建西部濱海快速道路,經過桃園觀音、新竹南寮、彰化彰濱、漢寶、雲林麥寮、嘉義東石、台南北門等海岸地區,穿越過的重要濕地包括新竹港南濕地、彰化漢寶濕地、嘉義好美寮濕地、台南四草濕地、台南北門濕地等。

此外,鋼鐵及石化重工業區的開發,皆以濱海海埔地做為興建基地,幾乎占據台灣西部從北到南的海岸,且預計要填埋的土地面積仍持續增加。

台灣的濕地與全世界的濕地面積比較起來,固然微少,但是台灣野生動物已記錄者包括哺乳類超過80種、兩棲類30多種、淡水魚類超過260種、鳥類超過670種。因為受到濫捕及棲地環境遭受破壞等影響,稀有及瀕臨絕種的濕地物種,越來越多。例如哺乳類中,歐亞水獺、水鼩、台灣水鹿從極度瀕危到受脅;保育類鳥類超過130種;淡水魚中超過十種屬國家極危與瀕危,包括櫻花鉤吻鮭;兩棲類中,南湖山椒魚、豎琴蛙、台灣山椒魚、觀霧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諸羅樹蛙、橙腹樹蛙以及台北赤蛙等,皆屬極危與瀕危。此外,面對外來物種的凌厲威脅時,例如福壽螺、布袋蓮、小花蔓澤蘭與多線南蜥等,台灣原生物種更需要保護。

根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調查,外來入侵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僅次於棲息地的喪失。在台灣,許多原生物種,例如台灣萍蓬草的棲地,在旱季時常被粉綠狐尾藻、翼莖闊苞菊、卡羅萊納過長沙所占據。在引水灌溉農田的埤塘環境,常看見人厭槐葉蘋、大王蓮、大萍(水芙蓉)等外來種水生植物在池面漂浮。

台灣濕地面臨的環境威脅,不亞於濕地物種所面臨的威脅。棲地保護和物種保育是一體兩面。綜上所述,台灣濕地所面臨的威脅為:一、濕地物種棲息環境遭受破壞或污染;二、不當使用農藥及殺草劑;三、民眾缺乏保育觀念,喜好圈養、食補及隨意放生;四、外來種的危害,如福壽螺等。

濕地台灣的重要

台灣的濕地,在城鄉、在高山、在海邊,在你我的周遭。本書的濕地觀點以及章節鋪陳,第一部先從大航海時期荷蘭人、漢人進到台窩灣——濕地台灣起始,談台灣進入全世界濕地的視角。接著,第二部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談台灣以及東亞各國的族群遷徙與濕地相互依存的觀點。第三部到第六部從地理視角,分述台灣本島北部、中部、西南部、東部以及離島的濕地。第七部談濕地法規的沿革與保護政策,並從在地與民間社團的角度,談濕地環境運動、濕地教育的傳播發展,以及人工濕地復育工程等。最後一部回溯《拉姆薩國際濕地公約》、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等國際組織,論述最新的濕地藍碳、青碳,全球氣候變遷,以及台灣參與國際公共事務的回顧,展望未來濕地發展的構想。

台灣在東亞海域是重要的存在。以地質構造來說,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隆起之處,是一座從海洋上升的新興島嶼,因此,濕地環境具有年輕、多變以及生態薈萃的特性。本書介紹百萬年前台灣島從海中隆升,到千年之前朝代更迭,及至近代台灣的風風雨雨。

以人文生態觀點來看,台灣的濕地生態,具有大陸及海洋系統交會的特徵。台灣位於環西太平洋島鏈的關鍵處,是冬季候鳥在花綵列島島鏈「踏石」中的「跳島」度冬之所,具有鳥類生態學的國際傳遞意義;此外,在人文考古學方面,遠古台灣人類具有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人種的特徵,例如在血緣及語言上,紐西蘭毛利人與台灣原住民竟有相似之處。歷史的悠久長河之中,閩南和粵東漢人住在台灣島的時間只有400年,相當短暫,可說是「暫住民」。超過上千年的考古遺跡、化石,待我們不斷追尋。

連橫《台灣通史》序中提到:「斷簡殘編、蒐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身為科學家,我在思考書寫足可於市場傳播的科普書時,一方面需要扎實嚴謹的旁徵博引,一方面要詼諧易讀,才能讓讀者感到興味。因此,著作期間,閱讀了很多國際科學期刊文獻,以及許多明清時代的作品,甚至深入荷蘭海牙調查、閱讀揆一和鄭成功的紀錄,進行諸多考證。此外,更深入探訪台灣山川大地與民間風土,過程中亦去到韓國、中國大陸、沖繩、菲律賓、越南、泰國,尋找原住民的遺跡。穿梭時空,考證歷史。

人類可以消失,但歷史不會。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曾經在台灣島居住以及往復遷徙的所有人群,見證了廣袤的濕地,從海草青苔,到林澤猛獸——《台灣濕地誌》這本書,企圖還原人類與濕地共存的原貌,是「濕地的故事」,更是「人類的故事」。


台灣濕地誌:從東亞文明到台灣與周遭島嶼的濕地變遷、人群流動與物種演替史卷


圖片來源:野人文化提供

作者:方偉達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10月30日
ISBN:9786267555231

濕地是陸與水的交接地帶,孕育著地球萬物。在整個地球的涵蓋面積雖然不高,卻是自然物種與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生態系統,是地球的自然碳儲庫,能為大地分解毒素,更蘊含豐富的動植物基因庫,使得數以萬計的生物得以存活。此外,濕地還提供豐富的漁業資源、防洪、環境美學、遊憩和教育功用。

近年來,尤其氣候變遷與能源問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濕地的重要性,濕地的管理和恢復成為全球環境研究的重點。本書是一部恢弘博大、史詩般的作品,從人類文明與濕地的關係開始,書寫整個東亞及台灣濕地環境與人類遷徙、物種演替的交織脈絡;並進入台灣區域地理各章之後,開展歷史人文與自然科學雙軸線,始成一部氣象萬千的全紀錄濕地史。

寫書過程中,作者曾遠赴韓國、沖繩、菲律賓、越南、泰國深入探訪,尋找當地原住民的文化遺跡;在台灣的探索從北、中、南、東到離島,從空中俯瞰到海洋潛出,曾經在靜謐空虛又恐怖的夤夜穿越海岸山脈;在冬季東北季風強力吹拂下體驗箭瑛大橋的湍急溪流;從大港口之役到海灣之湖(火神的故事)想到撒奇萊雅人巴立克跟卡娜蕭的故事而動容。

台灣在東亞海域上是重要的存在。以地質構造來說,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隆起之處,因此濕地環境具有年輕、多變的特性;以人文生態來看,具有大陸及海洋系統交會的特徵;在人文考古學方面,遠古台灣人類具有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人種的特徵,閩南和粵東漢人住在台灣島的時間僅約400年,這些長時間人類與濕地的故事,都在書中展開了未曾見過的史頁。

作者簡介

方偉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副院長、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所長。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生態系統科學與管理哲學博士、亞歷桑納州立大學環境規劃碩士、哈佛大學景觀建築設計碩士。曾獲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福特保育暨環保獎。

現任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亞洲主席、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理事長。曾任拉姆薩濕地公約科學技術審查委員會觀察員,主辦2024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台北年會。

著述中英文學術專書超過20部,發表期刊論文超過一百餘篇(SCI、SSCI)、專欄散文四百餘篇,曾以《生態瞬間》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

※ 本文引自《台灣濕地誌》新版自序。轉載請洽野人文化。

參考資料

  • 《渡台詩》,吳廷華(1682~1755)著作。吳廷華字中林,號東壁,浙江錢塘人。
  • 李筱峰,《以地名認識台灣》。台北:遠景出版社,2017年。
  • 翁義聰、鄧伯齡、馮雙、何一先著,方偉達序言,《2011國家重要濕地導覽手冊》。2011年,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城鄉發展分署。
  • 方偉達,〈濕地政策發展〉,《科學發展》497期,2014年,頁6至11。
  • Richard T. T. Forman, 1995.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陳瑤湖,〈水產養殖與環境保護〉。《海大漁推》第12期,1991年,頁1至4。
  • 方偉達,《聽濕地在唱歌》。台北:新自然主義,2006年。
  • 林文源、郭文華、王秀雲、楊谷洋,《科技社會人:跟著關鍵物去旅行》第四集,2020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 林秋綿,〈台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第2期,2001年,頁23至40。
  • 陳佳穗,〈〔龍潭〕地名沿革與傳說研究〉,《空大人文學報》第11期,2002年,頁141至160。
  • Steiner, F. R. 2016. Human Ecology: How Nature and Culture Shape Our World. Island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