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為提升水資源安全,測試以人工增雨及AI技術增加降雨量,盼降低海水淡化成本。但需考量集水、排水設施及環境影響,避免如杜拜淹水事件重演。

Roger Price(CC BY-NC-SA 2.0)
近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提升水資源安全,計劃以人工增雨(cloud seeding)及導入AI的方式增加降雨量,減少仰賴海水淡化的程度。目前相關技術仍在測試階段,未來如果進行順利,有望大幅減少該國用水成本。
不過,在減少成本及順利促成天降甘霖的同時,阿聯政府也必須做好集水及排水措施,避免土地因人工降雨而受到危害。
海水淡化成本高,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用水將改用「人工增雨」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土多位於沙漠地區。與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卡達周邊鄰近國家相同,氣候炎熱乾燥且降雨量稀少,主要透過海水淡化來滿足國內用水需求。
根據《彭博》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家氣象中心(NCM)主任阿曼杜斯(Abdulla Al Mandous)表示,海水淡化雖然是最常被使用的方法,但相關作業流程所需的成本與人工增雨相比,多了25倍。相比之下,使用人工增雨的「CP值」可能更高。
在阿聯,現階段人工增雨多半是利用飛機投放焰彈(salt flares)增加降雨機率,若能順利導入奈米技術,有望能將目前人工增雨的效率提升三倍。除了奈米技術外,如果能成功使用電脈衝技術,則更可將增雨效率提升達九倍。「如果實驗成功,這些技術就可以實際派上用場。」阿曼杜斯說。
人工增雨效率有待加強,官員盼AI助降雨一臂之力
不過,現階段阿聯雖投入了數百萬美元希望增加降雨,但成效仍有限。科學新聞網站《Phys.org》報導指出,針對降雨效率不彰的情況,今年1月國際增雨論壇(IREF)上就有政府官員提出,希望用AI來幫助降雨。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大氣科學家德摩納什(Luca Delle Monache)因人工增雨原理,是透過增加雲層中水滴體積,讓其順利凝結後變成雨水,估計可以增加10%至15%的降雨量。然而,人工增雨要能成功,必須鎖定特定蓬鬆的積雲才有效,否則不僅無法順利增加降雨量,反而還有可能抑制降雨。
由於光靠人來判斷衛星雲圖的準確度有待加強,因此阿聯希望能導入AI協助人工增雨。「因為必須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進行才有效,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需要AI。」德摩納什補充。透過輸入衛星、雷達及氣象相關資料,經演算法計算,預測出未來6小時內會生成適合人工增雨雲層的地區。

杜拜淹水事件歷歷在目,阿聯想順利「增雨留水」還得改善基礎水利設施
不過,在一味希望增加降雨的同時,也要能「有進有出」。否則去(2024)年4月杜拜暴雨導致淹水,嚴重癱瘓機場等交通設施的事件還可能重演。雖然杜拜淹大水並非人工增雨惹的禍,但該次淹水,確實也凸顯出阿聯排水與集水設施其實不夠完善。
因此想要成功收集人工增雨後的雨水,阿聯必須從改善基礎水利設施開始。例如:改良並加強現有的水壩及排水設施,又或是新建更多水壩等。另外,針對用於增雨的鹽顆粒,以及焰彈可能對環境造成的隱憂,阿曼杜斯則表示,國家氣象中心將定期對阿聯各地土壤進行鹽分測試,確保人工增雨措施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關鍵評論網》,原文標題〈海水淡化成本高,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導入AI助「人工增雨」一臂之力〉。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
參考資料
- Bloomberg(2025年1月28日),UAE Is Testing Technologies To Increase Rain From Cloud Seeding
- Phys.org(2025年2月25日),Stuck in eternal drought, UAE turns to AI to make it rain
- WIRED(2024年4月17日),No, Dubai’s Floods Weren’t Caused by Cloud Seeding
- France 24(2025年2月25日),Stuck in eternal drought, UAE turns to AI to make it 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