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批認證藍氨上市、逾百居民抗議澎湖風櫃里風機規畫、馬來西亞天然氣管線爆炸逾百人傷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國內首批認證藍氨上市、逾百居民抗議澎湖風櫃里風機規畫、馬來西亞天然氣管線爆炸逾百人傷

2025年04月02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4月1日

國內首批認證藍氨上市 台肥:第3季擴大供給、助半導體業減碳競爭力

台肥繼去年宣示跨入台肥綠能元年後,台肥董事長李孫榮表示,今年第一季台肥供應國內首批認證藍氨予半導體業者,乾淨能源的藍氨比灰氨減少約六至七成的碳排製程,台肥首批6000噸的認證藍氨,是半導體、電子、化工、運輸交通等產業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競爭力要素。李孫榮進一步表示,預估在第3季將有數萬噸的藍氨供應,優先供應台灣半導體、電子、運輸等產業加速減碳目標(經濟日報報導)

風電公司環境影響說明會 澎湖民代與里民同聲反對

國內一家風電公司預計在湖西與風櫃等地區設置單機裝置容量3至4.26MW的9到16部風力機組,並以電纜串接併入尖山電廠。1日舉辦風電環境影響說明會。馬公澎南區與風櫃里逾百位里民,在里長洪雅紋率領下,頭綁反對頭巾、拉布條,在會場外集結抗議風電環境說明會,聲嘶力竭表達反對風電的設置。(中央社報導)

恆春南灣2隻大翅鯨現蹤 遭鯨豚群包圍

屏東恆春的南灣海域3月31日出現兩隻大翅鯨,大翅鯨已經許久沒出現在恆春附近海域,讓遊客又驚又喜。由於前兩天附近海域已陸續有約50多隻鯨豚,兩隻大翅鯨也遭鯨豚包圍。學者研究相關影片初判,鯨豚群應該是偽虎鯨,包圍行為推測是想圍捕這兩隻疑似落單且體力不支的大翅鯨。(公視新聞報導)

綠島公墓燒紙錢失火 強風燎原連燒3小時

清明掃墓注意防範火警,尤其是離島缺乏水源,救火不容易,3月31日綠島公墓發生燒紙錢引起雜草火警,在強風助長下火勢延燒了3個小時才撲滅。台東縣消防局和台東林保分署呼籲,民眾清明節燒墓盡量避免燃燒紙錢,若需要燒紙錢,也要等燃燒完全並掩埋後再離開。(公視新聞報導)

兩隻台灣黑熊受困台東山區套索 巡守隊救援後野放

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3月31日下午2時許,接獲台東縣延平鄉桃源部落巡守隊員余俊雄等五人通報,在海拔725公尺的原住民保留地與國有林交界處,發現兩隻台灣黑熊受困套索。台東分署獲報後,除了桃源族人外,也立刻邀集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與隔壁的永康部落巡守隊共同救援,經獸醫師檢視兩熊前肢雖略有外傷,但功能無礙,即讓兩熊在麻醉甦醒後自行離去。(自由時報報導)


南非無人島鼠患釀19鳥類瀕臨滅絕 官方下月起灑毒餌滅鼠

南非無人島「馬里恩」島上棲息著全球37%的極度瀕危物種,也是多種信天翁的主要繁殖地。然而在19世紀初老鼠隨著人類船隻「登陸」後,缺乏天敵的老鼠以鳥類為食,導致島上近20種鳥類因而瀕臨滅絕。為此南非政府決定,自下個月起在島上灑毒餌滅鼠,並預計在2028年冬季展開全面行動。滅鼠計畫團隊表示,任由老鼠破壞島嶼生態並非道德中立,「這是彌補人類錯誤的必要行動。」(公視報導)

馬來西亞天然氣管線爆炸 已知至少112人受傷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營運的天然氣管道,1日在首都吉隆坡郊區發生爆裂,引發大規模火災,造成至少112人受傷。當地災害管理單位指出,由於火勢蔓延至鄰近村莊,造成多人燒傷與受困,目前消防人員尚在救援與撲滅火勢,已先將附近住戶緊急撤離。(公視新聞報導)

疑未經許可持有998隻陸寄居蟹 2台男在日本被捕

兩名台灣男子疑似未經許可持有998隻被日本列為「國家天然紀念物」的陸寄居蟹,3月30日被日本沖繩縣宮古島警察署依涉嫌違反「文化財保護法」逮捕。(中央社報導)

孟加拉充斥非法電池回收廠 6成兒童面臨鉛中毒風險

孟加拉有多達3500萬名兒童面臨鉛中毒風險,約占全國兒童總數的60%。鉛中毒在孟加拉相當普遍,可能的原因還包括許多廠商無視政府禁令,持續在油漆中使用重金屬;還有不肖廠商會將鉛摻入薑黃粉,以讓香料的色澤更吸引人。還有許多案例被歸咎於非法電池回收工廠。由於市場需求增加,這類工廠在全國各地數量激增。(中央社報導)

紐約市廚餘回收新規4月1日上路 違規至少罰25美元

紐約市將於1日起強制實行廚餘及園藝廢棄物回收規定,並對違規業主處以至少25美元的罰款;為免責罰,市民必須把所有食物殘渣、受污染的紙類與庭院廢棄物,與一般垃圾分開,放置在指定的市清潔局(DSNY)棕色垃圾桶內。這一堆肥計畫旨在有效利用可再生的有機廢棄物,為環保作出貢獻;雖計畫在去年10月已普及至全市,但此前均為寬限期,即日起才開始對違規者罰款。(聯合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