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迎來全台首隻小燕鷗雛鳥誕生、全球首艘淨零船高雄下水、研究指小丑魚會在熱浪期間縮小體型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澎湖迎來全台首隻小燕鷗雛鳥誕生、全球首艘淨零船高雄下水、研究指小丑魚會在熱浪期間縮小體型

2025年05月23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5月22日

澎湖迎來全台首隻小燕鷗雛鳥誕生 海保署籲保育

海委會海保署22日公布,澎湖5月迎來全台今年第一隻保育類小燕鷗雛鳥誕生,另對小琉球今年首隻上岸產卵綠蠵龜裝設發報器,展開母龜洄游追蹤研究,同時呼籲民眾共同守護海岸訪客。 (中央社報導

魚塭地開發產專區 地方憂毀生態

位於中西區、安平區交界的卅公頃魚塭學產地,台南市府與教育部合作開發產業專區,由於當地是陸蟹─兇狠圓軸蟹重要棲地,今(2025)年也有大量黑面琵鷺現蹤。南市議員周嘉韋昨質詢表示,當地現況是天然滯洪池,未來如果高度開發,恐是在地居民的夢魘,也是生態一大浩劫。農業局說明,該區並非黑琵主要棲息地,惟有零星族群(約50至60隻)於該地覓食。(自由時報報導

全球首艘淨零船「保利馬1號」高雄下水 陳其邁:展現台灣綠色科技實力

全球首艘淨零碳排船舶「保利馬1號」(Porrima P111)22日舉辦下水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說,這艘船展現台灣在永續與綠色科技領域的領先實力。保利馬公司說明,台灣正在推動榮邦計畫,在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居間協助下,保利馬也將參與在帛琉啟動的榮邦計畫,未來將聚焦零碳排船與新能源領域合作,並進一步在帛琉推動高端永續旅遊。(中央社報導

台積電續擴廠 P4、P5廠8月動工

因應先進製程需求,台積電高雄廠持續擴廠,P4、P5廠昨舉辦環境影響說明書施工前公開說明會,預計今年八月動工;議員要求非技術性工作機會例如清潔工等,應釋出給在地的後勁居民。後勁居民蔡朝鵬質疑,占地七公頃的高煉廠污水處理場舊址,將規畫為楠梓水資源中心,以供應台積電再生水,卻採曝曬方式,氣味將影響後勁地區;對此,台積電聲稱是採密閉式曝曬,不會有異味。(自由時報報導

新北預計2030全面汰換燃油市區公車 議員質疑土地等配套未做好

新北市預計將在2030年將約1500輛市區公車全數汰換為電動或零碳燃料車,並有相關法規列入「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草案,現正於新北市議會二讀。議員蘇泓欽要求立法應留意「中國零件、台灣組合」的假台灣製電動車;市議員黃淑君說,電動車需更大停車位、供電場域,批評市府土地配套並未做好。(自由時報報導)


黑道火併治安惡化 墨西哥動保園區被迫搬家

大象被裝進貨櫃裡,從透氣孔裡伸出鼻子,一旁的卡車上則載著獅子和老虎。這裡是墨西哥一處動物保護園區。園方正在準備幫這裡的700隻動物搬家,原因是園區的所在地已經不再安全。園方表示,曾經收到當地犯罪集團的恐嚇,接著車輛又被偷走,為動物運送飼料的道路也經常被封住。園方迫於無奈,只好先安排將動物移走。(公視新聞網報導

一隻鳥吃下778片塑膠…壓肚子竟傳出摩擦聲 澳洲「最乾淨小島」也難逃汙染

澳洲東岸的豪勳爵島(Lord Howe Island)擁有「地球最乾淨小島」的稱號。當地人口只有約500人,遊客人數也被嚴格控管,但近期當地卻傳出也遭到塑膠污染,在海鳥腹中發現大量塑膠垃圾。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澳洲人每年人均製造512公斤垃圾,其中有50公斤是塑膠。不過塑膠回收率始終非常的低,實際會回收再利用的塑膠只有12.5%。(公視新聞網報導

英國海域溫度飆升4°C,生態鏈恐受衝擊

英國及愛爾蘭周圍海域的海水溫度在過去一週內急劇上升,部分地區的溫度比正常水平高出 4°C ,這一現象可能對海洋生物及游泳者造成影響。根據國家海洋學中心和英國氣象局科學家們的觀察,這場熱浪在愛爾蘭西海岸及康沃爾和德文部分海域最為明顯。今年4月和5月上半月的海水溫度創下了45年來的最高紀錄。(科技新報報導

捷克搶攻烏克蘭戰後重建市場 能源農業建設成投資熱點

俄烏戰爭使得烏克蘭對外資需求迫切,能源、農業加工與建設成三大熱門投資領域。過去2年,捷克對烏克蘭的出口成長3成,捷克政府烏克蘭重建事務特使科佩奇尼指出,烏克蘭勞力高素質且低廉,現正是進入烏克蘭市場的黃金時機。由於烏克蘭有全國性的重建需求,「能源」領域最具吸引力,預計將成長約3倍。(中央社報導

研究:小丑魚會在熱浪期間縮小體型 疑為提升氣候變遷存活率

期刊《Science Advances》21日刊載的一份最新研究發現,在2023年巴布亞紐幾內亞外海發生熱浪期間,當地海域的小丑魚約有75%曾出現體型縮小的狀況。科學家推測,由於體型較小的魚所需食物較少,小丑魚改變體型可能就是為了適應海水暖化,在高溫下節省能量消耗、增加存活率。(中央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