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日
首梯原民自製獵槍安全使用訓練登場 原民會:歷史性一刻
原住民族委員會於2、3兩日在桃園市及新北市舉辦第一梯次「原住民自製獵槍安全使用訓練課程及測驗」,共有50名學員參訓,原民會副主委谷縱.喀勒芳安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完成訓練通過測驗的學員將發給合格證書,作為未來申請製造、運輸與持有自製獵槍依據。(自由時報報導)
全國搶頭香城市 高市議會通過碳預算盼加速推動淨零
高雄市議會2日審議通過高雄市政府訂定「高雄市碳預算(2025年至2026年)」及相關附帶決議,成為全國首個制定並通過碳預算城市;議長康裕成表示,期盼市府加速朝推動淨零碳排目標邁進。(中央社報導)
土地出租遭亂倒廢棄物 台南地主花數百萬清1年
台南市西港區一處私人土地遭承租人非法堆置大量廢裝潢木板等廢棄物,被查獲後承租人拒絕清理,環保局將土地列管要求復原,地主花費新台幣數百萬元,耗時約一年才清完。環保局強調,為避免因疏忽而背負清除責任,建議土地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應設置圍籬、監視器等防護設施。(中央社報導)
2028無煤中火立法院6/3表決 環團籲朝野齊支持
國民黨立委羅廷瑋、民眾黨立委張啓楷等人日前提案,希望院會作成決議,在2028年完成無煤中火的國家減碳目標,預計3日於院會中表決。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及彰化縣醫療界聯盟2日等團體於立法院群賢樓前,表達支持此一訴求。(中央社報導)
廢棄物再利用 台科大讓咖啡渣變身環保隔音建材
台科大團隊投入「廢棄咖啡渣環保隔音建材」的研究,將咖啡渣變成兼具隔音、除臭與環保特性的創新材料,展現廢棄物升級再利用的潛力,同時有助於發展綠建材產業。台灣科技大學2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咖啡是全球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交易商品,每年產生的咖啡渣高達763萬公噸,但多數作為堆肥,對環境造成負擔。(中央社報導)
飛機上有蛇 印度客走私數十條毒蛇闖關
一名從泰國飛抵商業重鎮孟買的印度籍乘客,在走私數十條毒蛇闖關時遭查獲。孟買海關今天晚間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蛇「藏匿在托運行李中」,其中包括44條印尼蝮蛇。這名乘客的詳細資料未被公布,他另外還攜帶三條蛛尾擬角蝰,這是一種通常只捕食鳥類等小型獵物的毒蛇,還有五隻亞洲葉龜。(中央社報導)
IATA:氣候懷疑論政策 恐危及航空業2050淨零目標
航空業因對氣候變遷影響巨大,而經常受到批評。聯合國轄下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成員已將2050年訂為目標,要實現航空旅行淨零碳排。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今天表示,航空業先前承諾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但像美國總統川普這類支持化石燃料的領導人出現,以及近期的監管放鬆,「顯然是一大挫折…確實危及2050年目標的實現」。(中央社報導)
無懼酷熱高溫 逾百萬人齊聚麥加參與朝覲
全球最大年度宗教活動之一將於4日正式登場,而本週氣溫預計將突破攝氏40度。超過100萬名穆斯林朝聖者湧入聖城麥加(Mecca),準備參加一年一度的朝覲(Hajj)儀式。沙國當局今年動員40多個政府機構和25萬名工作人員,以應對高溫相關風險,並竭力避免2024年致命熱浪導致1000多人喪命的悲劇重演。(中央社報導)
食用紅豆起源於日本 台大攜手日方解密登國際期刊
口感綿密的紅豆餡,是很多人吃車輪餅和剉冰時的最愛,但紅豆在何時何地由野生植物開始轉變為人們食用的形態?國立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承叡組成的跨國團隊,由遺傳學角度切入,成功確認食用紅豆起源於日本,並發現日本初始農業比過去的認知早了數千年,解答日本最初農業的起源等考古學議題,此研究結果近日成功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科學)」。(自由時報報導)
研究:AI耗電量2025年底或超比特幣挖礦,占全球資料中心用電近半
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環境研究所博士生Alex de Vries-Gao發表最新研究指出,人工智慧的電力消耗可能在2025年底前超越比特幣挖礦,並占全球資料中心總耗電量近一半。這項發表於《Joule》期刊的分析透過追蹤AI專用晶片供應鏈,估算AI硬體的能源需求正以驚人速度增長。研究顯示,僅NVIDIA和AMD在2023年至2024年生產的AI加速器模組,累計熱設計功耗已達3.8吉瓦,相當於愛爾蘭全國的年度電力消耗。(科技新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