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工程民間動起來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生態工程民間動起來

以南投縣魚池鄉蓮花池地區蛟龍溪整治為例

2007年07月20日
作者:謝弘俊(蓮花池護溪保育協會總幹事)

編按生態工程自2001年政府推動以來,從公部門進行的公共工程開始帶頭示範,民間對生態工程的概念也漸漸起來,並將這樣的作法實踐於社區發展規劃裡,以下南投縣魚池鄉蓮花池地區溪流整治的經驗,是一個民間自主決定並自行完成生態工程的成功案例,相信非常值得各地有心的社區參考。

南投縣蓮花池社區整治蛟龍溪採生態工程(圖片提供:謝弘俊)2004年初,位於南投縣魚池鄉五城村的蓮花池護溪保育協會剛成立滿兩年。前兩年協會的工作,多集中在對居民生態暨溪流保育觀念之教育與推廣,以及環境美化的執行。其間有兩度因對公部門溪流整治不符生態原則的失敗抗議,結果工程照做,因為部分居民覺得協會多事;這個經驗使得協會核心幹部暨理監事會,對於在蓮花池境內的溪流設置生態溪流整治的示範區,有了強烈的需求共識。

正在考量應向那一個行政單位爭取經費來達成目標時,恰巧文建會社區營造心點子計畫的執行案在本社區執行,協會之總幹事同時也是受委託執行單位之計畫主持人。在取得社區居民的多數認同下,由護溪保育協會負責執行生態溪流整治專案,執行經費預算48萬元,這筆經費只包括怪手、人工砌石暨監工之費用,所需石材則採就地取得,不編經費。

2大原則 5大目標

蓮花池護溪保育協會理監事會對溪流生態整治之執行,訂下2個原則和5個目標。一個原則是「可以不用做的地方就不要做」(這是最自然生態的),其次是「不破壞任何一顆大石頭」。既然要做,就有5個目標要達成:一.安全(溪岸居民的權益和保障);二.生態(考慮多元生態棲地的營造);三.景觀(具有社區環境美化的功能,成為社區之景點);四.教育(供溪流生態研究或生態導覽的可及性);五.示範(對其他溪流生態工法之推動,有示範或鼓舞的作用)。

依執行原則,選定了蛟龍溪沈先生和陳老師兩家田地所夾的河段;除符合執行生態工程之原則外,最重要的理由是,溪流兩岸的地主均同意為了配合本案的目標,必要時可退讓出2公尺的岸邊土地,作為親水步道,並可採集田地上裸露的石頭做為砌石之材;其中沈先生更表示其田地下5、6公尺深有不少大石,同意供做溪流整治之用。結果實際挖採的石頭超過200公頓!

蛟龍溪採用生態工程整治(圖片提供:謝弘俊)施工期從2月下旬至4月上旬共約45天,因天公作美,施工期間少有下雨,因此工程順利進行;所有執行之工作都由社區居民或協會之員工來承擔。協會總幹事扮演現場設計和施作目標控管之角色;協會理事長黃長聰由於對工程和砌石法有專業能力,因此負責執行監工。人工砌石則由社區砌石第一高手黃長財先生,親率社區青壯人才,一邊施作一邊傳授砌石技法。怪手砌石由協會會員,號稱大埔里地區怪手砌石第一高手曹先生操作。

最終溪流護岸以及河床之整治總計完成全長約260公尺的,同時完成了總長約280公尺長的溪岸步道,總共實際支出的經費為52萬元,而超出預算的部份,經社區會議通過由原綠美化植栽的經費,補其不足。

整治過後的成果

整治完成後,經過颱風大水的洗禮,溪流中多深潭和淺灘按計畫地出現。不到1年的時間,原溪流中的成羣馬口魚和石礗魚已隨處可見;20至30種各類昆蟲如蜻蜓、豆娘、蝴蝶等四處飛舞,兩岸砌石縫中長出各類植物,小白鷺和牛背鷺也會出現。透過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推薦前來參訪觀摩的團體,早已有數十個。東海大學的生命科學系自2005年起以本溪流段做為溪流生態(包括各種動植物)的重點研究區。師大地理系的師生也以本段溪流做為其生態研究的對象和學生實習區。

最高興的是兩岸私有地的地主,雖然讓出了許多田地,但土地並沒有失去,反而變成了家人和親朋最喜歡休憩散步的地方。本段流域也成了附近民宿業者向遊客推薦的生態體驗重要之路段,也讓蓮花池森林之生態導覽路線,除了森林步道步外,又多了一條水路的選擇。

到目前為止生態工程之溪流整治已經過了整整3年,水中生物的多樣性已趨完整。每次的大水,雖然都多少改變溪床的結構,但原來的深潭和橫在溪床供遊客或研究者跨步的石塊羣,和以超大石頭為基礎的護岸仍穩穩地站在該站的地方,守護著整段溪流。對協會和社區推動生態保育和教育的人士而言,原初設定的5大目標,都達到令人欣慰的程度。最少協會可以對境內要做溪流整治的單位或想爭取做護岸的居民說:「是不是可以考慮最少做得像蛟龍溪那一段一樣,你們去看看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