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們的生活命脈──內垵人工溼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先民們的生活命脈──內垵人工溼地

2006年01月31日
文字/攝影:薛文理(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理事、漁翁島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澎湖觀察員)

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為日本南洋軍的前進指揮所而聲名大噪的「牛心灣」,在日據時代被規劃為軍港,卻因禍得福而有了當年全澎湖最有規模的兩處人工濕地之一。內垵人工溼地曾經是先民們的生活命脈,除冬天略為枯竭外幾乎整年流水不斷,現在卻變成混凝土的大馬路,濕地變成了荒廢的旱地。當腦海中浮現出孩提時社區的生態美景,便有了濕地復建的夢想,號召國小同學共建「內垵國小第16屆紀念公園」的願景……

◎得天獨厚的內垵社區

被水泥覆蓋的土地已嗅不到芳香、看不到純樸,更重要的是被腐蝕的居民心靈。內垵社區位於馬公本島西側的漁翁島,像一隻變形的長筒馬靴,直挺挺地橫置在馬公週邊,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不但護衛著整個澎湖群島,早年更因為有「外塹及內塹兩座輔助港」而成就「媽宮港」的繁盛地位。南邊的外塹及內塹註1也因港灣結構較完整且開發較早,佔有漁翁島65%的人口而成為最大的兩個社區。

內垵社區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北側山巒以半月型的方向往東南延展至「羊山」,將整個社區環抱著,而三面環海更成就著社區的漁撈生計。現有的南、北兩座漁港各擁有一百餘艘的大小漁船,北漁港在社區西側是「後灣」的精華地點、南漁港位於「內灣」(俗稱「下寮」)是全澎湖天然環境最佳的漁港。而社區東面因牛心山而得名的「牛心灣」,則在日據時代被規劃為軍港,且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為日本南洋軍的前進指揮所而聲名大噪;因為有軍港的設立,卻因禍得福而有了當年全澎湖最有規模的兩處人工濕地之一註2

◎50年前內垵的人工濕地

學校前的整片濕地後來成為社區公墓,白色水泥牆就是排入大海的排水溝當年,在山巒邊緣一共有5處頗具功能的集水區,將雨水匯集,再分疏於東西向及南北向兩條貫穿社區的大排水溝註3,這兩條大排水溝在社區南面的大馬路交會,而馬路兩側各建有一座寬3米、長達200餘米的蓄水池,再由馬路底下的涵洞流向海邊的整片濕地註4。當時蓄水池附近碧草如茵、生態盎然,幾乎擁有能在澎湖地區存在的所有生物,涵洞中不但有淡水魚,在東西向的排水溝裏更有淡水鰻存在,這對現代人來說幾乎是不可思議。但是,排水溝現在變成混凝土的大馬路,2米寬的排水溝變成50公分的覆蓋溝渠。以前雨水在社區是大概超過8個月的「細水長流」,現在卻是停留時間絕不超過4小時便匆匆入海。濕地早已「屍骨無存」變成荒廢的旱地。

◎願景.濕地的復建

不用懷疑這是下寮漁港的美景,主角則是娶自台北,我老爸的孫媳婦筆者16歲被趕離家園,40年後幡然告老還鄉,在浪跡天涯的歲月中始終惦念著我的出生地,除了辛勤的雙親、憨厚純樸的兒時玩伴、更重要的是在大自然培育中所留存的歡樂(兒時生活相當困若,幾乎生活在煎熬中,但在生命的過程中卻最美好的階段)。當腦海中浮現出孩提時社區的生態美景,心想:我能為生命留下什麼?我能為我的出生地做些什麼?終於就有了濕地的夢想。

社區現有居民1500餘人,每天20餘噸的家庭廢水就這麼大剌剌地流向大海,(大有為政府只會喊澎湖缺水,卻看不到怎麼樣在浪費水,更從不想怎麼樣來重覆使用水,噯!)將家庭廢水經人工濕地的系統來循環使用,成為社區公園的用水來源,不論對社區發展及生態永續絕對是必要的。

◎濕地復建的策略──內垵國小第16屆紀念公園

話說到內垵國小第16屆同學會,,在社區中人才濟濟,43位同學留在社區的比例最高,現任及上幾任共出了三位村長、兩屆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以及內塹宮的執法總管,班長與班長娘(唯二的班對)是領導中心,而一、二年級的級任──陳美玉老師,在20幾年來未曾間斷過的同學會更從未缺席。同學們已是社區中的重要主導者,所以,嘿嘿嘿!當然先把同學拖下水。

之所以能夠長時間維繫著,除了因社區結構完整、同學均出身貧寒、感情無比深厚外,主要的凝聚力來自美玉老師,在本班三位導師中,不只因為她是漁翁島人,而從學校畢業後就擔任我們的級任老師,幾乎費盡了心力在我們這一班,再加上三、四年級時接續上任的另一位行伍出身、鄉音又重的陳老師,兩年的折騰後我們對美玉老師的作為就更為景仰了。到現在都已是阿公級的老朽了,但任何人見到老師絕對都規規矩矩又乖乖巧巧,尤其我們這幾個調皮搗蛋鬼,當年被修理得慘慘的,見到老師一個比一個熱絡,還不時會向老師撒嬌呢!

內垵國小第16屆紀念公園的示意圖 內垵國小第16屆紀念公園的示意圖

◎我們這一班

當人工濕地的構想成熟後,深切地體會到少數幾個人絕不足以成事,我給同學遊說的理由有兩個:我的子孫可能無法再回到社區,但大多數人仍會留下來,既然我都願意做,你為什麼不做?另一個理由是我常常問同學們的:我們的阿公為我們留下什麼?(幾乎都很模糊而未有具體答案)所以,如果在社區公園由全體同學各種一棵樹(樹種為黃槿或海茄苳),四週用鵝卵石砌成座椅,每個座椅上再用玄武岩石刻上學號、姓名、出生年月日(預留空間來讓生命結束後刻上日期,已作古的2位同學就由其子女代勞);50年後當我們已屍骨無存,但樹絕對仍存活著,我們更深信我們的子孫也會因為我們的作為而讓公園更繁盛吧!而在公園的中央,將種植三棵榕樹,由三位級任老師來親植,也可表現對老師們的感謝,不是嗎?!

為了讓更多人來共襄盛舉,整個公園將區分為8塊,由社區的8甲分別認養(社區的運作區分為8甲,是先民們融入生態的睿智傑作,也是社區後代值得緬懷的優秀作為──另一個故事,有機會再說吧!)。讓大家自己設計標幟、選擇樹種(當然原生種優先),再辦個比賽,看看誰的花圃最美,就必定會掀起熱潮吧!

◎傳承

濕地是生態的重要一環,如果隨意忽略都是在壓縮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而吾輩似乎淡忘了它的重要性。100年後當我們成為地球的灰燼,相信當我們手植的小樹必然仍堅挺地活著,而我們的土地仍將流傳著芬芳。

後記:過完春節重頭戲即將登場:說服政府准我們做、拜託公部門撥點經費讓我們做,如果,如果都沒有著落,下場是──咬緊牙自己想辦法做。

註1:外塹及內塹,即現稱外垵、內垵,因外來統治者嫌「塹」音不雅而強迫改名。

註2:另一處在馬公的「菜園」,是最大、最完善的濕地。

註3:這兩條排水溝曾經是先民們的生活命脈,除冬天略為枯竭外幾乎整年流水不斷。

註4:現在內垵國小東側的整個範圍。

抽獎‧明信片傳情】

讀後心得分享──將鼓勵與意見回饋給這四個社區,寫下您的話以明信片寄到環境資訊協會(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請註明給哪一個社區,前五十名還贈送原生種的台灣百合種子一包,並可參加抽獎,二月底截止(郵戳為憑)。獎項有:「觀霧之美」明信片,共三組;「雪霸高山景觀」明信片,共三組;「台灣百合」明信片,共六組;解說叢書《海濱動物》一書,共二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