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中國海的東沙島,是台灣的島嶼領土之一,陸地面積大約有1.74平方公里左右。依地理位置來看,東沙位於高雄南方,距離約240海哩(450公里)。2003年,在海洋學者的建議之下,內政部計畫在東沙成立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另外,高雄市政府為了爭取時效,於2004年底,率先在東沙成立國際海洋研究站,正式推動了東沙的保育進程。
但是台灣自解嚴之後,中國與香港漁船,就大量進入東沙海域捕魚,據當地駐軍在1996年間的統計,違法進入環礁的中國漁船,就有一千多艘,反而台灣的漁船,卻只有17艘。據現場了解,目前越南的漁船,也經常入侵台灣的海域。近年來,海巡署取締違法入侵捕魚的次數,每年就超過二千多次。其中,2004年12月初,一千多名中國漁民,類式大舉包圍東沙島,挑釁台灣的防衛能力,最為誇張。
除了外國漁船違法進入環礁內作業以外,還使用很糟糕的毒、電、炸捕魚方法。根據生態學者的推估,以船隻數量加上漁民的作業習慣來看,當時東沙環礁內,平均一年要承受9噸的氰酸鉀,與將近一噸的黃色炸藥。依據氰酸鉀的毒性來看,只要幾個微克,就可以把人毒死,而9噸的氰酸鉀,幾乎可以把全台灣2,300萬的居民,毒死20遍。另外,如果再加上漁民隨手丟在珊瑚礁區的廢電池,估計每年大約有二到三噸,當電池腐蝕之後,水銀毒素也就慢慢累積在周邊的生態系裡面。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明修指出,東沙環礁在人為長期的破壞之下,雖然已焉焉一息,1998年又發生非常嚴重的聖嬰現象,這一波溫暖的水溫,猶如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造成東沙環礁內,70%以上的珊瑚白化、死亡。
台大海研所戴昌鳳教授,在2001年,再度回到東沙進行調查研究的時候,發現有些區域的珊瑚群聚覆蓋率,大概只有2%左右,到處都是死掉的珊瑚,顏色非常黯淡,東沙海域整個給人的感覺,就像進入一座大型珊瑚墳場,令人很傷心、很難過。
海洋生態學者經常質疑,東沙長期來面臨如此嚴峻的撈捕壓力,難道相關單位都拿不出對策嗎?其實,近年來,海巡單位已相當賣力的執行保育政策,但還是甚感無奈的表示,如果嚴厲驅趕大陸漁民的話,就怕會擦槍走火,造成不必要的爭端,加上以警察司法體系運作,難免會綁手綁腳。依照目前的巡守能力,只好加強近岸三海浬的管理,至於環礁領海內與周邊區域的違法行為,必須仰賴台灣派遣大型巡邏艦支援,或尋求國際社會的協助。
公共電視新聞部,近四年來,先後以不同方式登上東沙島,紀錄東沙的環境與人文樣貌,以及外國漁民侵犯台灣主權的實例。2005年3月31日星期四晚間10點,公視紀錄觀點節目,將首度播映「渡˙東沙」紀錄片,完整呈現東沙環礁近十年來的困境與環境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