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丘中有麥,彼留子國。彼留子國,將其來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丘陵地有麻田
麻田在丘陵地,劉子嗟先生在哪裡?
我的子嗟呀!他施施來遲。
麥田在丘陵地,劉子嗟先生在哪裡?
我的子嗟呀!他會與我共晚餐。
李子林在丘陵地,劉家有位俊男兒,
我的子嗟呀!他曾贈我佩玉璧。
Hemp grows in the hills.
Where is Liu Zi-jie?
My dear Zi-jie.
Over there; slowly he walks to me.
Wheat field in the hills.
Where is Liu Zi-jie?
My dear Zi-jie.
He comes to dine with me.
Plums grow in the hills.
A handsome lad in Liu’s family,
My dear Zi-jie.
He has given me a jade brooch.
李為落葉灌木至小喬木。葉橢圓形至橢圓狀倒卵形,長5-8公分,寬3-4公分;葉緣細鋸齒;葉柄長約1公分,葉柄近葉基處有腺點。花2-3朵簇生,先葉開放,花白色;雄蕊多數。果球形,徑4-6公分,上有一縱溝,有光澤並被有蠟粉。原產於中國大陸。李的栽培歷史悠久,且分布很廣,品種極多,有600個以上的品種紀錄,其中還不包括櫻桃李及雜交李。
李是栽培普遍的果樹,因花型美麗,又植於庭園中作為觀賞用。雖然古人常桃李並提,但桃花紅豔,與李花並置,常會奪去李花風采。不過《格物叢話》卻另有看法:「桃李二花同時並開,而李之淡泊、纖穠、香雅、潔密,兼可夜盼……」道出李花反勝一籌。
由於李樹相當普遍且與民生關係密切,因此衍生出許多成語及習俗,力如「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及〈大雅.抑〉「投桃報李」等已沿用數千年。
此外,古時又有「立夏日啖李」的習俗,說是「立夏含李,能令顏色美」,因此婦人在立夏當天喜歡三五好友集聚飲酒,稱為「李會」,「取李汁和酒飲之,謂之駐色酒」。
民間傳說夏日吃李,還可以避免夏天多病,即所謂的「令不疰夏」。古典小說中常有吃李和飲李酒的情節。
本篇描述妙齡少女在山坡中的李園下幽會。可見在周代,李和麻、麥一樣已成為栽培植物。(本段植物解說文字摘錄自林業試驗所潘富俊研究員著作《詩經植物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