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災害(二) 匿跡的水 | 環境資訊中心

水與災害(二) 匿跡的水

2004年04月08日
作者:白子易(朝陽科技大學環工系助理教授)

 

氣溫和降雨是決定生物分佈最重要的因素。乾、熱、高氣壓的環境,使得全球北緯及南緯30度之間的廣泛地區形成沙漠帶,包括美國西南、非洲北部及南部、中國及澳洲的沙漠。沙漠中植被生長十分緩慢,在人類擾動之後,可能需要百年才能復原。

沙漠的乾燥年復一年,降雨量無固定頻率且難以預測。由於吸收及貯存熱量的水分稀少,溫度震盪相當大,降雨量少於2.5 ㎝(1 inch)的沙漠幾乎無植被生長。年降雨量介於2.5 到 5 cm (1 inch到2 inch)之間的沙漠,僅有稀疏的植被。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下,植物演化特殊的構造貯存水分,且防止身體組織被捕食。葉片的季節性生長、貯存組織、厚表皮層皆可降低水分損失,針葉及刺可逼退捕食者。沙漠動物則藉由夜間進食以躲避熾烈的太陽,大部份由攝取的種子及植被中獲得水分。

乾、熱、高氣壓的環境,在沙漠綿延千萬年。對大多數的世人而言,沙漠,不過是生命中永遠碰不到的邊陲,或只是流浪意識的駝鈴聲。

然而,依據過去幾十年的記錄,世界氣溫圖上氣溫曲線上升急遽,宛如蒸乾的沙漠。氣溫升高將產生兩方面的影響:首先,水汽蒸發導致降雨量增多,進而衍生破壞力強大的暴雨;其次,在暴雨停歇期間,水汽持續蒸發使得土地被烘乾而導致旱災。氣溫變暖使得液態水、蒸汽和冰三者之間的平衡發生變化。

  • 2001年6月,巴拿馬中部省份乾旱嚴重,11條河川僅1條水位正常,其他皆處於低水位,1145頭牛渴死。
  • 2001年上半年,東起朝鮮半島、西經中國北部延伸至阿富汗的亞洲廣大地區,遭逢嚴重乾旱,農作物歉收,牲畜大量死亡。中亞的阿富汗與塔吉克兩國,500萬人面臨飢荒。中國久旱不雨,高達2300萬人無足夠飲水,乾涸荒蕪的農地面積相當於義大利,並衍生巨大沙塵暴。蒙古因為連續不雨,500萬頭牲畜暴斃。北韓的降雨量僅有平常的10分之1,導致數十萬公頃農地乾涸無法耕種。印度西北部亦嚴重缺水。
  • 2001年12月,高溫及乾旱助長火勢,使得澳洲新南威爾斯發生100多處森林大火。野火吞噬172棟房屋、數千公頃農田和森林,財物損失達3600萬美元。
  • 2002年7月,乾旱襲擊中國農業大省山東。比歷年同期高出攝氏1.4度的高溫及比歷年同期少85%的降雨致使農作物受害面積達1650萬畝,124萬人及82萬頭牲畜面臨缺水。
  • 2002年8月,柬埔寨遭受乾旱之苦,年度稻米收成量僅有歷年的25%,在某些省份更僅剩3%。
  • 2002年9月,美國遭遇嚴重的乾旱危機,對整體經濟所造成的損失超過400億美元。
  • 2002年下半年起,持續數月之久的乾旱導致澳洲62%的農地遭受嚴重災情,主要冬季作物年產量銳減50%。年度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由3.8%滑落至3.1%,下滑約0.7個百分點。經濟收入大幅減少21億美元。
  • 2003年7月起,熱浪席捲歐洲。羅馬尼亞的多瑙河出現150年來最低的水位;義大利最長的波河,水位亦創下90年來最低紀錄。瑞士6月平均溫度,創下自1864年開始觀測氣候以來當月最高紀錄,阿爾卑斯山冰河崩裂,導致山崩。倫敦南部氣溫高達攝氏33.5度,創英國14年來最高溫。捷克易北河水位亦急遽降低,水路交通幾乎癱瘓。德國因萊因河水位下降,實施限水措施。匈牙利遭遇19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全國農作物約20%受損。
  • 2003年8月,熱浪侵襲西班牙,全國有10個省會氣溫超過40度。乾燥高溫的天氣助長野火,烈焰吞噬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境內的森林。葡萄牙的森林火災共燒毀33萬公頃林地,約全葡萄牙森林覆蓋面積的10%。法國因熱浪襲擊,旱情惡化,造成高達44億美元的損失。熱浪肆虐也造成逾萬歐洲人死亡,其中法國13600多人喪生,葡萄牙1300人,荷蘭500至1000人,西班牙為102人;德國、英國、捷克和奧地利等國則不願調查因熱浪死亡的人數。
  • 2003年9月,菲律賓降雨量較35年平均值低45%,水荒嚴重。

科學家指出,乾旱和地球溫暖化息息相關。由於地表氣溫升高,迫使高溫氣候形態北移,而處於脆弱氣候帶的地區,情況則進一步惡化。水的匿跡,使得奔騰於地球的熱浪無法止息,狂捲成暴怒的火龍,如毒蛇般注視著人類的生命。

水的狂暴與消失固然無情,但當水受到詛咒時,又將遭致什麼毀滅性的災難?

「水與災害」系列三,將介紹「詛咒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