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重創城市,滾滾洪水湧入,許多市區的大樹在強風驟雨的侵襲下應聲倒地,讓人感到十分震撼,這樣的景象近幾年來經常上演,真的只能歸咎於天氣的影響嗎?行道樹的養護單位應該負起怎樣的責任呢?
種小樹,而非大樹
路樹長期屬於道路單位陪襯的一環,可是道路的單位並不具備種樹的專業能力,因此行道樹經常只是工程設計後,順帶「設計」進去的景觀,行道樹的美觀、花色、甚至設計意涵經常凌駕樹木的生態功能,許多的淺根性樹種因為樹形優美或是苗商的建議,便被大量植種,就算設計者採行原生種植栽,通常大多數樹苗還是來自不屬於行道樹所屬縣市的苗圃,無法做到適地適木的原則。
大部分的公務單位或官僚系統喜歡看到行道樹或公園蔚然成林的景象,因此道路設計時總會要求行道樹要有一定程度的胸徑,苗商因應市場供需準則,很多標明是原生種的植栽或種子甚至來自中國大陸。當某個樹種從某個不明來歷的苗床被引種到另一個地方,沒有經過檢疫,外來的入侵紅火蟻、蚯蚓、或是白蟻等蟲害就跟著植栽或盆苗被引入,引起可能更嚴重的問題,而行道樹周圍為了美觀經常假植一些園藝草花,帶來更多短週期的外來病蟲,讓原先已難以處理的外來疫病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種小樹甚至直播造林是比較生態的方式,選擇適合的樹從小種起,它們的根可以扎的很深,至少不會像黑板樹這類生長快的淺根性大樹,每每在風災後成群倒地,給我們意外的震撼。
對待既有行道樹的態度
許多道路兩旁存在既有的大樹,在公路重行設計的同時,這些大樹或許陷入人行道內,或許困在新型華麗的花磚裏,景觀規劃或道路設計者不了解樹木學,他們不知道樹根也有生長空間的需求,樹會對硬舖面的酸鹼性和淋洗物質產生反應,隨意刈除樹木枝下的現場施作者,挖路機和夯實過程的重力,以及勞什子的植穴覆土,都會要了行道樹的老命,或許不會馬上枯萎,但是它們正在死去,通常還會死很久,樹勢已經衰弱的樹,它們的地下部當然也會和地上部一樣奄奄一息。
行道樹也要複層造林
歐美國家單一整齊的行道樹常給人市容美觀的印象,然而我們居住在一個經常有颱風侵襲的小島上,我們也不像位於赤道上的國家因為地處無風帶因此行道樹可以毫無限制的長到30公尺,最適合台灣的路樹手法,或許是複層造林的方式,如果道路設計時能給行道樹比較廣闊的生活空間,如果我們能在植種的過程中引入更多的生態手法,比如說林下栽植,讓行道樹變成一個複雜的小型生態區而不只是種一排樹,將來除了樹木在彼此競爭淘汰或合作生長下能扎根更深,伸展覆蓋更廣,也不會因為單一作物而在風災或疫病下受害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