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危機尚未爆發前,汽車的「高耗能」性在快速、自由的移動便利下顯得微不足道;於是汽缸中八成的汽油在對抗推動鋼鐵車體時產生的高風阻及摩擦力中消耗掉,並轉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與各種懸浮微粒排出車體,讓灰濛濛的天空成為都市化的指標之一。如今,不論是節約石油能源,還是要保護空氣品質,燃油車輛,都已經到了該改善的時候,人類的動力文明正面臨發展的關鍵。
LPG油氣雙燃料車 普設加氣站是推廣關鍵
台灣從1980年開始推動俗稱瓦斯車的LPG油氣雙燃料車。油氣雙燃料車是指在汽油車上加裝一套LPG(液化石油氣)燃料系統,當引擎溫度達設定值時,由汽油系統自動切換為液化石油氣燃料;若行駛中瓦斯耗盡,將自動切換到汽油燃料系統,不用擔心會熄火。
LPG車加氣1公升可在高速公路行駛10公里,每次加氣45公升,可一路從台北開到高雄;比汽油車減少14%的碳排放,以計程車一年行駛約10萬公里計算,每年可減少3.5公噸的CO2。不過爬山時馬力會稍微變弱。
直到2010年,LPG車加氣每公升補助兩元,購買與改裝LPG車每輛更享最高5萬元補助。劉揆宣佈四年內全國10萬輛計程車要將全面改裝為LPG車,並不排除修法強制;但車商與計程車業者都表示,目前全國只有20處加氣站,且半數集中在台北縣市,廣設加氣站才是LPG車推廣成敗的關鍵。經濟部已承諾5年內增建加氣站至150站。
大豆地瓜綠藻 提煉台灣生質能源
生質柴油與生質酒精可替代石化柴油與石化汽油,不過卻有與民爭糧的爭議。
台灣生質柴油主要的料源為黃豆及回收的食用廢油。2007年環保署全面推動廢食用油回收,2006年也開始利用休耕地生產大豆油;今年台灣車用柴油已全面添加1%生質柴油,2020年添加量將提升為2%,預計一年後,台灣將可減少大約100萬桶進口石油。
酒精汽油的含氧量高故燃燒效率高,每公秉可減少2.1公噸CO2;但可能腐蝕油箱,影響駕駛性能。農委會2007年起利用甘藷產製生質酒精,台北市也有8處台灣中油加油站供應酒精汽油,一般民眾若選用,每公升可比95無鉛汽油便宜1元。
愛荷華州立大學化學系教授林尚毅則分析,台灣海岸線蘊藏豐富的綠藻,更適合做為生質柴油的料源。
油電混合車 最省油的汽車
2012年紐約市計程車隊將完全汰換成油電混合車。與LPG車同樣採雙動力系統的油電混合車(Hybrid)在美日相當普遍,由於低速時以電瓶帶動運轉,高速時才以汽油引擎輔助,耗油量只有一般汽車的一半,是目前最省油的汽車,但由於車價動輒百萬而難以普及,目前台灣僅1000台左右。經濟部正研議每台車補助最高13.3萬元,預計民國111年前推動油電混合車達12,500輛。
電動汽車 幾近零汙染
完全以電池為動力的電動汽車則能做到零排放。北京奧運使用的電動公車,其動力來源—鋰離子電池,在夜間進行一次性充電就能行駛250公里;另外,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能源使用效率高達70%以上,是目前最有效率的能源轉換技術。
燃料電池不必經過燃燒轉動發電機,而是以電化學方式直接將燃料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燃料電池車用迅速加氫的方式與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水電解的逆反應,以獲得電力,水是唯一的排放物,幾近零污染,被認為是21世紀高效、環保的新式發電選擇之一,然而其成本也最高。
太陽能車流線輕巧 空氣車量產上路
2007年8月31日,HONDA汽車贊助的太陽能車賽中,台灣的阿波羅太陽能車隊在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教授艾和昌的帶領下拿到第2名。太陽能車運用二極體電池轉換成電力,為了在有限的電力下跑得又遠又快,必須設計出最佳流線車型以降低風阻、車殼捨鋼板改用輕型的複合材料以降低耗能。
日前(9月3日)中央大學發表一款氣動機車,完全利用高壓空氣驅動機車馬達,免汽油、免電能,但充氣一次僅能跑1~2公里,還要解決造價高昂與機體過重等問題,尚未進入實用階段。而來自印度工程師 Guy Nègre 設計出的空氣動力汽車 City Cat則已準備交付量產;City Cat 使用壓縮空氣作為啟動能源,充氣一次可跑300公里,時速為每小時110公里,每次加氣成本在2美元以下。有關空氣車的研究已逾十年,法國及西班牙等歐美國家亦紛紛投入研究,目前,西班牙已提出16000台空氣車的訂單。
當石油枯竭、嚴重的空氣污染及氣候暖化成為可見的危機,全球政府紛紛加速研發、推動替代能源,正寫下人類動力文明發展的新頁。但各種超級汽車的問世並非無車日的解答;現代社會中過多不必要的移動、過度追求快速及消費文明下汽車被視為身分地位的象徵,超級汽車若成為逃避反省這些迷思的藉口,則再先進的科技都將因不當的運用而導致另一個人類文明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