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金石堂針對媒體、出版人、讀者等發出問卷票選「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第一本就是《大崩壞》。這樣重量級的著作能夠引起廣大的迴響,可見讀者並非只愛輕薄短小。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儘管厚達六百多頁,還是會受到青睞,甚至在出版界一片不景氣中還能創下1年14刷的紀錄。從這本書受到重視的程度來看,可以推測愈來愈多人高度關注全球環境問題的警訊。不過,這究竟是因為大家普遍比以前更重視公眾議題,還是因為這些警訊已經嚴重到無法忽視了呢?
作者賈德‧戴蒙延續過去的風格,以嚴謹的科學方法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從生物學、人類學、地理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資料作深入分析,再歸納綜合,並與現代的世界做對照,化為流暢生動的文字。從美國蒙大拿州開始,接著進入古代世界,從各種證據推論出復活節島及兩個南太平洋小島的島民、阿納隡茲印地安人、馬雅人、維京人的社會為何走向崩壞之路;接著分析幾個成功的案例。書中對於古代社會崩壞的原因歸納出5項原因:生態環境破壞、氣候變化、強鄰威脅、友邦的支持與否、以及社會面對環境問題的應變能力。
分析了代表性的樣本之後,戴蒙得到一個結論:環境被破壞、缺乏維生資源是一個社會走向崩壞的關鍵因素。書中分析的幾個樣本都重蹈某種覆轍:生活安定導致人口增加,為了取得耕地、建築房舍、燒製陶器、生火炊煮等所消耗的木材就會激增,使樹木砍伐殆盡,甚至造成土讓的改變。一旦自然資源有過度消耗的現象,這個社會在面臨氣候變遷、或者強敵壓境的時候,就會因為缺乏應變能力而毀滅。所以對於現代社會的分析,他選擇了人口增加與環境破壞,作為現代社會關鍵性的潛在崩壞因素。他用一項資料比對當做自己這項看法的證據:當今環境問題最嚴重的地區,通常也是社會最動盪不安的地區。
接著他歸納了5項群體決策失誤的原因:無法預見問題(如維京人無法預料氣候突然變冷、殺蟲劑的發明等)、問題發生卻不能察覺(如復活節島的樹木逐漸耗盡、全球暖化等)、理性的惡劣行為(如規避國內的環保法規而把高污染產業遷到第三世界)、非理性的行為(如古代復活島民為了建造更高大的宗教建築而加速消耗資源、看到廣告就產生的消費衝動等)、解決問題的行動失敗(如無法殲滅外來入侵種)。這5項原因都能從現代社會中找到對應,因此當戴蒙最後列舉目前關於環境問題的12個迷思再一一戳破,大聲呼籲我們必須思考人類對環境的衝擊,並且提出人人可做的行動時,讀者就會心有戚戚,被他的理論說服之後又被他的熱情感動。
因為這本書寫得太好了,好到很多細節可以不去計較。儘管這本書的視野極深又極廣,依然不可能包山包海,仍然有些現代社會與古代不同的地方,是這本書沒有處理到的,例如那項支持他的關鍵論點的證據:環境問題最嚴重的地區就是社會最動盪不安的地區。在現代社會中,環境問題與社會動盪的因果關係真的和他書中的論述相同嗎?根據書中的論點,環境破壞會造成社會對不可抗拒的改變因素更敏感脆弱,才造成動盪;但是有些國家是因為外力的介入,才同時導致環境破壞與社會動盪。關於這些故事,看看《經濟殺手的告白》一書就知道了。
簡單的說,就是某些國家在追求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支撐某些大企業到一些小國進行開發,以協助發展當地經濟的名義,獲取當地的資源如礦產、石油等,又要求這些小國以極為不利的條件換取世界銀行的貸款,這些條件包括削減教育或衛生的支出、轉而投入機場、港口、公路等方便這些企業輸出物資的交通建設。這些小國在無力償還貸款之餘,就被變相勒索,讓這些大國予取予求,想要反抗的當地人就會被暗殺,這才是社會動盪的原因。總歸說來,就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資本主義過度發展的結果。扣連到戴蒙所說的5項群體決策失誤,就屬於理性的惡劣行為這一項。
不過,現在的社會運動已經脫離傳統的舉大旗搞革命方式,演變出更細膩多樣的方法,戴蒙在結尾提到的也是其中之一。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發現如果直接對破壞環境的企業下手不太容易,但是從該企業的知名大客戶施壓卻是個好方法。例如在第凡內珠寶公司門口抗議開採金礦的氰化物造成污染、呼籲拒買金飾,讓第凡內選擇注重環保的採礦公司合作以杜絕負面形象,遠比直接對礦業公司抗議更有效。
這也是戴蒙對未來依然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的原因。在一個充分發展的公民社會,人們會認知自己對公共事務的影響力,並且以自己能做到的方式促成改變。反之,人們漠視問題就會造成姑息養奸,放任不肖企業繼續危害環境。一個社會要走向何處,關鍵還是在這個社會的人們如何看待問題、如何選擇解決方式。儘管我們活在一個政治怪誕、環境被破壞的島嶼,但是這本書的銷售量或許反映了悄悄埋下的種子,有一天將會茁壯成為走向美好的力量。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