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20日
摘錄自2009年1月19日民視新聞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sites/all/themes/quatro/images/news-default.jpeg)
貓纜弊案,究竟誰該負責,19日市議員莊瑞雄,率先批露第一手的政風報告,但報告裡頭,當初做決策的大官們,通通全身而退,倒是把責任歸給一個負責驗收鑽探的小職員,怪當初驗收不確實,才有有所疏露。看到這樣的調查報告,莊瑞雄火大開罵,官官相護。
手上拿著熱騰騰的貓纜政風報告書,上頭寫著,廠商坦承的確沒有確實做鑽探工作,選址過程草率。但翻來翻去,就是找不到當初擔任市長,讓貓纜決策過關的馬英九,究竟該負什麼責任!決策者全脫身,尤其報告中還把錯,全推給沒有確認鑽探驗收的五職等小專員,讓市議員莊瑞雄更火大。
被莊瑞雄點名的田姓職員,辦公室就在這新工處的小角落。沒有獨立的辦公空間,和同仁共處一室,小職員可能就要成為貓纜弊案的頭號犧牲品,科長第一時間,都還狀況外。
當初台北市府砸了13億蓋了貓纜,花700萬公帑,做專案管理,最後卻出包,還找到小職員揹黑鍋。恐怕不只貓纜蓋得草率,連調查報告,市府似乎也想依樣畫葫蘆,蒙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