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石鐵臣,1905年出生於台灣台北。他是日治時期《民俗台灣》雜誌的靈魂人物之一,也是「台陽美術協會」中唯一的日本籍創辦人。從出生後到日本戰敗,他在台灣居住長達17年之久,並以生命中最寶貴的歲月,一刀一刀刻鑿出1940年代的台灣風土,流瀉著一股強烈的對台灣的摯愛。1980年4月9日去世於日本東京。
而在立石鐵臣對《民俗台灣》的奉獻中,又以「台灣民俗圖繪」的推出﹝含內頁及封面﹞為其最大貢獻──「民俗圖繪」自創刊後即成為《民俗台灣》最叫座的專欄,也成為這本專業雜誌的版面特色;甚至在數十年後,當我們重新翻閱泛黃的雜誌時,仍能從立石鐵臣的刀痕中感受到不被時間所磨滅的光澤。這些圖繪,從打綿被、亭仔腳、路邊攤、香燭店,到花園建築、草木器物,乃至於原住民的生活樣貌,無不漾盪出日治下台灣人的素樸風貌,也無不顯印了台灣文化的可貴形象。
1986年向陽特別將立石鐵臣的版畫收集加註,在《自立晚報》副刊以專欄型態連載推出,其後並出版專書《台灣民俗圖繪》,頗受歡迎。2000年4月9日,向陽特地將這些版畫以《台灣民俗圖繪》為名,設置專屬網站「台灣民俗圖繪」,讓1940年代台灣鄉土民俗版畫重現21世紀網路世界。
本文節錄四篇以牛為主題的作品,帶您回味老台灣的生活風景。
過去台灣農村運載貨物,多半使用黃牛,牠是迄今仍令農民懷念的動物。
立石鐵臣繪出的黃牛,表現了黃牛吃苦耐勞的堅毅,藉著外形的刻繪,黃牛的形象厚實穩重。
只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黃牛竟然蒙上不白的「欺騙」之冤?等待運載的甘蔗車、蔗農以及遺落在地的甘蔗,,襯托黃牛的負重能耐,好逸惡勞的人哪夠資格被稱為「黃牛」?
立石似乎對台灣黃牛情有獨鍾,這是他版畫中最搶眼的一張。
把黃牛畫入菱形框框內,具有強烈的民俗意味。黃牛的體軀幾乎佔滿了整個畫面,也有特寫效果。
畫中的黃牛面對著地上的青草,低頭沈思。牠龐大的身軀、細瘦的四肢,以及頸上沈重壓下的車軛,都使人不忍。
而青草繁茂,也加深了這幅繪圖的沈重感。黃牛食草,軛猶在頸──似乎也象徵了日治時代台灣人的命運!
在今天,要見識牛車可不容易,但是時光倒轉至1940、50年代,不管城鄉,都觸目可見。
牛車,顧名思義,就是用牛拖拉的車子。在農忙時期,它載運農作穀物,農閒時載運農家需要,作用相當於今天的貨車。因此,牛車的車毂(即車輪中心插軸部分)與牛軛(即聯繫車轅與牛頭之間的木條)均十分考究,以便乘載重物及托拉的張力。
立石鐵臣這張圖把1940年代的牛車結構精密地描繪出來,使我們得以一窺早期牛車的真貌。
這是1940年代關廟牛稠(牛舍)的景象。
「牛稠」使用紅磚蓋建,在1940年代的台灣可謂相當「豪華」,難怪當時繪刻這張圖的立石也不禁羨慕地說:「這種磚造的住居,連我住的陋屋都比不上它。」
當時,連「豬稠」也如此。農業時代,具有生產及利得效益的家畜,是農民主要收入的來源,人住的比家畜住的差些,也就不足為奇了!
註:本篇圖片原作者為立石鐵臣,解說資料感謝向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