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動物學家在1991年開始監測1匹狼的遷徙路徑時發現:從該年7月至1995年12月之間,牠的行徑遍及10萬平方公里的廣大陸域──涵蓋美國3個州和加拿大的2個省,這是當時所有的保護區都無法提供的廣大範圍……
這項研究突顯了棲地規模可能正攸關著保育的成敗。後續更有學者研究美東及加拿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進一步證實當保護區小於2590平方公里時,均有物種消逝的現象。因為隨著人類工業成長、經濟發展及都市不斷擴張下,造成自然野境面積銳減,同時愈來愈分散與破碎化。雖然設有國家公園及相關保護區,但彼此之間卻各自孤立,有如島嶼般產生地理上的隔絕,特別是對於遷徙性的大型哺乳動物,常形成難以跨越的鴻溝(孤島效應),大大削減了原來保育的良善美意。
由於事關瀕危物種的存續以及能否保有生物多樣性,一股企圖將各個孤立保護區串聯起來的保育新思潮──「生態廊道」的概念,因此應運而生。1997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在西澳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中,更決議日後相關保護區應當改採「從島嶼式到網絡式」的規劃。
「生態廊道」的設置已有許多成功案例,如「美洲生態走廊」北起美國阿拉斯加州的育空-庫斯考文三角洲,南抵阿根廷的火地島沿海,總長4萬公里,構想始自1967年,並於1990年在美國、墨西哥和中美洲各國相繼啟動,現已初具規模,所保護的物種占美洲大陸的一半。
另外,鑒於自然棲地(包括國家公園)內常因築路造成地景的嚴重切割與破碎化,近年來更發展出「野生動物跨越道」(wildlife crossing)的各種設計,以期兩棲類、哺乳類等動物都能同時使用道路兩旁的多樣棲地,如美國佛羅里達州大約花了4年時間,在州際75號公路興建了「野生動物跨越道」,並記錄興建跨越道前後16個月的野生動物動態。
國內農委會林務局亦正積極著手規劃「中央山脈保育廊道」,希望藉由連接中央山脈地區的高山林地、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及國家公園等,構成完整的生態網路及綠色廊道。關於這部分我們將在下期探討。
※本專欄與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