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水壩,一直是被認定為增加水資源的主要途徑。台灣目前雖然已經有44座水庫,但總有效容量(約21億立方公尺)卻是有限。水庫的總供水量,大約只佔全台灣總耗水量的兩成多,比地下水的供水量(佔三成多)還少,同時也比河川引水量(佔四成多)還少。號稱可讓大台北地區持續到2015年都不會有缺水問題的翡翠水庫,於2002年就已經出現嚴重的缺水危機。翡翠水庫的蓄水量,甚至是接近呆水位。
開發的力量,再加上污染,壩址的選擇,愈選愈高,可選的壩址愈來愈稀少,其興建的經費更是愈來愈昂貴。近年來新建水庫的經費,其每噸原水的成本是顯著地暴漲。其成本直逼「海水淡化」。
同時,水庫的淤積逐年增加。水庫可持續的壽命,則是逐年縮短。水庫的壩址愈高,其可集水的面積相對的愈小。隨著空氣污染物的增加,亦可能影響雨量的分布,水庫的集水量因而受影響。譬如四月初的鋒面,對北部地區帶來相當大的雨量。不過水利署表示,雨勢大多降在平地,雖然石門和翡翠水庫同步實施人造雨,但集水區的有效降雨,仍是不多。
「壩道」(Dam solution)的取水方法,難以持久。水壩因為終究會有淤泥,而都有其壽命,持續的建壩,終究是會碰壁。同時,水壩的興建,破壞原本的自然地形與地貌,淹沒原本陸域生態環境。龐大的水體(水庫),增加水蒸發的面積,並可能會引發地震(促使地層滑動)。因為水壩的阻隔,阻斷魚類的回游,且切斷其下游的水源。溪流因為水量的減少,自淨力下降,污染的累積加劇。
面對自然資源的取用,『小即美』(Small is beautiful)的生態法則,將取代過去至今的「大而集中」的經濟法則。運用「多元多樣」的分散式集水方法,取代水庫。另一方面,水庫的興建,必要盡可能的下降期壩址的海拔高度,盡可能的地下化。低海拔高度的水壩,可以想有較寬廣的集水面積。位於地下的水庫,可以減少水蒸發的面積。
過去象徵現代都市的集中式下水道工程,目前已經是落伍的方法。譬如:大台北區的下水道接管集中於台北縣的八里,再放流入海。如此的工程與營運不僅的昂貴,更因截流使減少溪流平常水量,增加污染的累積。集中處理,因為量大,來源複雜,其處理困難,放流入海,更是污染海洋。新世紀的都會區污水處理,是分散式的,是社區的,是生物性的,更是回收循環再利用的方法。
「分散多元」的集水和污水處理,以及回收循環利用,這是自然生態「生生不息」的基本原則,更是人類文明社會邁向永續之道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