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世代在改變世界的脈絡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Che Guevara的摩托車日記 至今仍招喚著許多人踏上左派的旅途;而風起雲湧的六零年代,學生運動的幽靈還引發著許多人的鄉愁 。無論是美國激進學運組織「氣象人」(Weatherman) ,或是為了落實台灣民主體制的野百合學運 ,甚至是爭取集會遊行的正當性的野草苺學運 ,在社會改革的歷史上,始終都有年輕人的身影。
雖然「政治」一詞,在台灣的歷史包袱之下,很容易簡化成政黨意識的表態,公共事務簡化為意識形態的選邊站;操弄族群認同情感的民粹讓政治淪為選舉時的一時激情,年輕人對政治變得冷漠以自我保護,「政治都是貪污抹黑啦!」「每次選舉,都是在爛蘋果中挑一個比較不爛的而已啦!」「不要跟我談政治,我對政治沒興趣。」
也許在政治高度專業化的今天,藉由選舉的機制,讓民意代表或是國會議員進行政治代議,是一個選擇;然而,全然的依賴政黨/政治人物,又顯然不足。「民主不只是選舉、政治也不只是投票;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建立對群體意識的認知,這就是『公民』有別於『國民』或是『人民』的差異。」任教於台灣大學政治系的林子倫老師表示,「審議式民主嘗試建立這種溝通平台,讓受政策影響的人也能回過頭來影響政策。」
審議民主在台灣
2002年台灣引進審議民主的討論模式,從「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共識會議」到2004年行政院青輔會自開始舉辦的「青年國是會議」 ,號召了更多許多年輕人投入公共領域。「參加完青年國是會議後,我不斷思索我跟這個社會的關係,因此在畢業後,我選擇投身保育團體,來實踐我對社會的期待。」目前任職於屏東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陳怡吟表示。
目前就讀於政大公共行政所博士班的施佳良則指出,在關切公共議題時,時常需要面對許多衝突與爭議,政府在施政上雖然開放民眾參與,但其實質效益卻不大,而審議民主的討論適度了提供對話的平台。「以貓纜為例,需要進行的程序都很完整,可是最後的政策施行,還是有相當大的落差。」施佳良指出,原本的塔柱是要拿來做高壓電塔的,但是台電在評估後,認為地層不甚穩固,因此決定放棄;沒想到後來竟來了一個更重的貓空纜車。
「單純依賴政治人物的決策,往往是片面的,但是政治決策的風險又往往是社會共同承擔。所以能在決策機制中,將審議討論的機制納入,對配套政策的完整度跟決策的正當性都能有不少提升。」施佳良說。
討論之外 真實的行動力
除了在保育團體中任職,陳怡吟也與朋友組成了「台灣青年公民論壇協會」(TYCF),協助推動審議討論的對話模式。「如果一般民眾了解到,自己不單只是在投票時才是國家的主人,在一般時候,也能針對各種生活議題進行溝通討論,這有助於凝聚社區意識。」陳怡吟指出,無論是在選舉期間,讓公民對候選人提出政策質詢 ,或是讓開發爭議的利害關係人彼此聆聽、共同討論 ,乃至於在都市規劃上,讓民眾充分溝通後提出具體建言等等,「審議討論所啟蒙的公民意識,對於已有民主體制的台灣而言,是深化其涵養必要的過程。」
另一方面,年輕人為什麼需要來面對許多衝突性高的環境議題?曾參加過2008年第14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14)、目前就讀於清華大學經濟系的林子堯說:「環境議題關切著世代正義,年輕人更不該缺席!」而審議討論的模式,則是林子堯認為相當值得推廣的方式。
林子堯指出,過去在公共議題上的行動,刻板印象中總是示威抗議、絕食靜坐,「這也許對於急迫性的事件能帶來影響,但是長期的議題關注,也需要有參與的管道。」林子堯表示,他曾以審議討論的方式帶領社團活動,在凝聚共識後每個人的積極度也變高了:「因為大家的意見都變成最後共識的一部分,這不再是『誰』出的主意,而是『我們』都認為如何;因此產生的集體行動,影響力不容小覷。」
參與審議 發揮影響力
林子堯以「美國青年能源高峰會」為例,該活動英文為"Power Shift",不但要求美國在能源政策上,需要提高在生能源的使用、降低石化燃料及溫室氣體排放,同時也暗藏雙關意涵,表示未來會由年輕世代接棒,而沒有人想要在許多污染、或極端氣候中生活;有鑑於國外的年輕人行動,林子堯因此在學校中成立了氣候變遷小組,期待藉由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實踐相關的理念。
至於史上第一次,由丹麥召開的全球大型審議會議──全球暖化世界公民高峰會(World Wide Views on Global Warming, WWViews)的活動中,陳怡吟與林子堯都將擔任台灣區的活動志工,而施佳良則會帶領公民們進行審議討論。這場審議會議,預計徵選台灣代表100名,於9月26日假台北市耕莘文教院舉辦,即日起接受各界關心暖化議題、卻又沒有管道發聲的民眾,只要年滿18歲即可報名,在9月9日以至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網站 報名,獲選的代表可有車馬費、住宿費、出席費補助。
註一:此為指涉1968年時,全球各地接二連三爆發學生和群眾抗爭浪潮,其中包含反戰、教育改革等議題;尤其在法國,更是將抗爭蔓延到公會,乃至於成為對當時總統戴高樂權威的挑戰。(回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