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 台灣面對極端氣候的警鐘(下) | 環境資訊中心

莫拉克颱風 台灣面對極端氣候的警鐘(下)

2009年09月09日
作者:彭啟明(大愛電視台氣象主播)

莫拉克造成的極端降雨是全球暖化惹的禍嗎?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由這單一事件來看,可以看出可能是大尺度(氣候)和中尺度(颱風)的交互作用,和全球暖化並無明顯關聯。但如果從台灣的降雨特性來看,如下圖,吾人選取台灣七個主要代表測站,發現開始出現小雨越來越少,極端性暴雨(例如每小時雨量超過60毫米以上)的機會增加,雖然年雨量不見得有大規模變化,但台灣各地雨量分佈卻有明顯位移往較大雨勢集中現象。以較為長期的氣候趨勢來說,若從全球暖化影響導致海溫逐漸升高,使得海面蒸發旺盛,增加大量水氣的推論來看,的確很有可能就是暖化惹的禍。小雨對於土地吸收水分或植物的生長是相對有利,大雨來得多,但流失更多,若少了小雨,無疑對這片土地未來生態生長變化將有明顯的鉅變。

台灣七個平地代表測站時雨量分佈趨勢,分別為台北、花蓮、澎湖、台南、台中、恆春及台東站,縱軸代表機率,例如0.2代表在這五十年平均內成長20%,-0.4代表減少 40%。紅色代表小時雨量少於1mm,黑色代表小時雨量大於30mm,藍色代表小時雨量大於50mm,綠色代表小時雨量大於60mm。
台灣七個平地代表測站時雨量分佈趨勢,分別為台北、花蓮、澎湖、台南、台中、恆春及台東站,縱軸代表機率,例如0.2代表在這五十年平均內成長20%,-0.4代表減少 40%。紅色代表小時雨量少於1mm,黑色代表小時雨量大於30mm,藍色代表小時雨量大於50mm,綠色代表小時雨量大於60mm。

 

同樣的極端變化也反映在侵台颱風所帶來的降雨量,如以下圖表所示,在1970到1990年代,每10年約僅出現一到兩個使單站總雨量破千的颱風,但2000年以後到今年為止卻已經出現6個,意味著近年來帶來暴雨的颱風越來越多,台灣的山林能不能承受這樣每一到兩年就一次的暴雨侵襲?到底這種極端降雨還有沒有可能再創新高,或是再破紀錄?這對氣象人員而言,都是很難回答的問題,但無疑的,對全世界來說,一個颱風將近一兩千毫米的雨量,在哪些區域都是很大重創,而這次極端值將近3000毫米,都是很難打破的紀錄。

侵台颱風雨量破千個數,為十年累計個數,十年間上方數值為此期間颱風最大總雨量數值。
侵台颱風雨量破千個數,為十年累計個數,
十年間上方數值為此期間颱風最大總雨量數值。

 

侵臺颱風帶來的總雨量排行榜,以氣象局局屬測站為計算標準

颱風

年份

強度

颱風總雨量

測站

莫拉克

2009

中度

2923

阿里山

芙勞西

1969

中度

2162

鞍部

賀伯

1996

強烈

1987

阿里山

琳恩

1987

強烈

1497

鞍部

辛樂克

2008

強烈

1458

阿里山

婀拉

1978

中度

1434

竹子湖

葛樂禮

1962

強烈

1434

阿里山

納莉

2001

中度

1305

竹子湖

海棠

2005

強烈

1216

阿里山

楊希

1990

中度

1194

阿里山

敏督利

2004

中度

1182

阿里山

葛萊拉

1967

中度

1171

鞍部

柯羅莎

2007

強烈

1093

阿里山

雪莉

1960

強烈

1091

阿里山

艾爾西

1966

強烈

1077

宜蘭

瑪麗

1965

強烈

1033

阿里山

貝絲

1974

中度

1014

竹子湖

 

這次會發生這樣災難,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發生這樣的雨勢,不管是山區的2700毫米或是平地的800毫米,發生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很嚴重的災難。而災難的起因還是因為有人,如果不在不穩定的環境中刻意開發,增加環境的壓力,就算天然的反饋造成的傷害還是有限。此外,在遇到緊急災難時的應變也相當重要。如2005年美國最大的天災卡崔娜為例,降雨量僅為250~300毫米,淹水面積達363平方公里,遠比這次台灣水災面積小,造成將近美國1250億美元的損失,往生人數將近1800人。如果可以早點知道,似乎這些災難就不會發生,可是常常就是萬事皆因沒想到,千金難買早知道,事後的代價卻是用更多無辜的生命及費用來彌補。

在莫拉克颱風之後,台灣未來面臨的困境將遠比卡崔娜為大,因為從目前在山區土石的崩塌情況及公路橋梁毀損情況來看,範圍及面積遠比921大地震還嚴重,正如同921之後,土石鬆動造成土石流情況激增,未來類似這樣情境將延伸到南部,對於許多防洪建設的思維,過去是必須考慮百年或是數百年防洪的標準,但從這次的事件來看,再多的考慮都無法應付天然巨大的變動,可能要以與災害共存的角度,從提升預測能力中,努力做好面對災難的快速有效率的應變,以達減災的目的。

這幾年來,在全球世界各地,氣候異常似乎變成一種常態性的現象,例如2008年初在中國發生的雪災,居然不是在北方下雪,而是在南方造成冰封的現象,有如明天過後的劇情再現,這是反聖嬰現象所引發;但這樣的反聖嬰現象造成東亞的強冷空氣,加上印度洋提供的水氣,才造成冰封,可以說是一個湊巧偶發性的災害。而今年年初在澳洲發生的乾旱及野火,則是由印度洋內的海溫異常所造成,這也由類似聖嬰/反聖嬰現象所造成,且同時造成中國北方發生乾旱。

過去的自然災害跟隨著氣候循環,本有一定的規律,但近幾年卻出現明顯異常,同時影響層面加大;雖然人類對於大氣的掌握已經有一定的認知,但要有效的預防或是避免,卻是愛莫能助。就如同卡崔娜颶風,縱使氣象掌握得好,以政府防災或救災資源,都無法避免異常性天氣的災難發生。

過去我常在許多關於全球暖化的演講中,告訴大家下一代將面對的世界,和我們一定很不相同,因全球暖化引發的極端氣候事件將不斷困擾著他們。然而莫拉克颱風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警鐘,突顯這已不是下一代的問題,而是我們現在就得提早面對的挑戰。當地球對我們展開反撲,若我們還不努力改善自身的環境,減少環境的負荷,只怕會加速大崩壞,帶來永無止盡的災痛。

面對極端氣候的衝擊,開始「調適」可能是不得不選擇的一條路,就像這次許多原住民面臨遷村的考驗,要在生活、文化及安全上得到平衡,是一件相當難適應的過程。或許經過這次經驗,一些居住於山區水濱的人們,該開始去思考如何因應未來可能持續發生的環境災害;這次幸運未受到傷害的許多人,也該認真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減碳,並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了。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