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前往美國華府、紐約進行環保交流的「綠世代新西遊記」編採團隊,即將返抵國門,代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地球日發起單位「地球日網絡」完成簽署合作備忘,在華府智庫「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分享經驗期間,吸引華府圈人士,包含不少官方人士均參與互動。
台灣環境議題在華府圈引起關注
美東時間9月8日下午2時,本報記者一行三人拜訪華府智庫「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交換環境議題平台建構經驗,並進行一場非正式座談。席間有近30名華府圈關心環境議題人士參與,對本報經營環境資訊中心與辦理兩岸環保交流等成果印象深刻,同時關於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蘇花高爭議、宗教放生等議題、以及台灣環境NGO現況,均高度關注。
本次非正式座談與會者,包括環境法學院(Environmental Law Institute)、未來資源協會(Resource for the Future)、跨文化交流倡議團體(Rose Group for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等民間團體;而美國國務院、環保署、國家公園署亦有官員與會,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官員也到場,顯見台灣環境問題與兩岸環保交流議題均引起關注。
座談會上,記者與易俊宏、藍郁華等三人,分別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辦理兩岸環境交流成果、莫拉克風災災情、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引發的爭議等議題,進行簡報,讓華府關注亞洲問題與環境議題的人士,認識台灣環境運動。座談主持人、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中國論壇」計畫負責人Jennifer Tuner表示本身曾在中國、台灣學習過中文,可說是位華人通,本身亦關注民間環保運動。她表示,台灣環保運動非常有力量,最印象深刻的是一群主婦組成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運用抗爭的方式讓政府重視資源回收與垃圾問題。
此外,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引起的免環評與原住民迫遷爭議,也引起關注,「美國之音」派記者前來報導,傳達了台灣民間希望政府做到災後重建資訊公開的呼聲。
台美地球日簽訂合作備忘錄
美東時間8日,本報記者也代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國際地球日網絡(Earthday Network)共同簽署了推展地球日理念之合作備忘錄,正式建立地球日計畫的國際合作關係。
此備忘錄中,雙方秉持著建立彼此訊息互換的管道,及共同推展地球日此一重要節日理念,決定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地球日活動,互相學習彼此的經驗與強化資源分享。
長期合作的工作重點如下:網站連結交換;分享志工群-藉由招募的華語志工讓國際地球日與台灣地球日連線,協助現場轉播明年地球日40周年盛大活動;每年一次,邀請地球日網絡為台灣地球日讀者撰寫一篇專文,並免費提供活動展示品,供教育宣傳活動使用。
編採團隊希望藉由此行帶回台灣的國際經驗與新建立之夥伴關係,能將相關國際資源引入國內,並提前進行地球日40周年在台灣的行動規劃。
人在台灣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許心欣表示,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為台灣環保團體用環保交流開拓綠色外交再添一筆,並期待雙方藉此在未來有進一步的合作與交流,將更多地球日的國際環保訊息引進台灣,也將台灣在推展地球日的經驗與努力向國際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