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 兩岸交流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世新大學共同主辦的「2009兩岸環境媒體交流」,19日前往台中石岡的客家聚落,了解當時災後重建的過程以及由其中所凝聚的社區意識。傍晚前往南投埔里菩提長青村與當地居民一同用餐,並在當地巧遇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遠哲,讓中國媒體趁此機會與李遠哲短暫交流。
參訪團前往位於石岡的「土牛客家文化館」,921之後當地劉家夥房倒塌,為了重建,分佈台灣各地的子孫紛紛回鄉,由於人口眾多因此意見整合不易,但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創會理事劉祥三表示,重建最重要是靠自己,就算遇到多少爭執都要做下去。
石岡地區921重建獲得各地肯定,大陸媒體也曾前往拍攝紀錄片,希望512四川大地震能借鏡石岡經驗,在重建中走向新生。看著經過921重建後更加繁榮的石岡,南風窗記者陳統奎問道,社區如何協力?對此劉祥三表示,當外部資源越來越多時,內部就更需要整合,為了整合大家,「一開始需要一些傻人」,無怨無悔的付出。
天津電視台記者 高志峰 目前任職於天津電視台的高志峰,有一個四歲的小女兒,在台灣的每天晚上,他會打電話給他的老婆報告行程,也會跟小女兒道晚安。卸下手上的攝影機,高志峰大哥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好爸爸。 高志峰不只關心環保,也跑都市規劃方面的新聞,不論是都市規劃、交通運輸線或是都市環境都是他關心的議題。看到台中將舊鐵道改單車族專用的腳踏車道,高志峰十分有興趣,追著地方新聞處的副處長詢問。 參訪活動中常見到高志峰提著攝影機拍攝畫面,企圖將這次行程做最完整的紀錄。認真的身影讓人感覺大陸媒體也十分樸實認真。 |
社區報資訊流通 凝具意識
除了當地客家人為了重建夥房而凝聚意識,石岡也經由地方新聞處的輔導創辦了「石岡人」社區報。行政院新聞局地方新聞處科長廖鈴漳表示,當時鼓勵社區報創辦基於921之後,中央希望能夠促進資訊流通,讓外界了解地方的訊息,也讓地方獲得中央的資訊,因此鼓勵27個鄉鎮自行辦理社區報。只是地方新聞處經費有限,921之後三年,經費中止,到目前為止仍自行運作的社區報大約尚有1/3。石岡人社區報也是其中之一。
隨後雲南訊息報記者郭敏問道,這些社區報由政府經費資助,是否新聞局會間接約束了這些報紙?面對這個問題廖鈴漳表示,當時許多社區報都有批評政府的言論,但新聞局都以開放態度面對,她這認為這是台灣新聞自由的進步相爭。另外雖然中結,但地方新聞處仍希望有個平台能夠傳遞地方聲音,因此成立的「小地方新聞網」,在這次八八水災也發揮了網路媒體即時與多元的功能,迅速將鄉鎮消息散播出去。
如何平衡經濟與環境?民眾參與!
參觀完石岡地區在921重建中所凝聚的社區意識,參訪團前往南投埔里菩提長青村,正逢當地召開內部會議,討論921十週年,長青村未來的十年該如何走。當晚李遠哲也在場,面對大陸參訪團李遠哲表示,前幾年他前往北京參加一個國際研討會,遇到一位女科學家,當時這位女科學家哭得很傷心,因為北京近年開發快速,大樓一棟接一棟,已經改變老北京的地貌。李遠哲告訴她,他離開台灣好多年,回到台灣時也是這種想法。
大陸正面臨這項問題:為了開發不惜犧牲環境。加上大陸不維持經濟發展的水平,恐怕會引起一般人民的暴亂。但環境變遷已是無法忽視,大陸需要轉形成為經濟與環境並進型態,而非傳統的開發形式。對於李遠哲的想法,陳統奎表示認同,大陸近年開始重視環保,也是因為查覺原本的路走不通了,環境保護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
2009年兩岸環境媒體交流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世新大學共同主辦,未來幾天仍會持續在中台灣參訪各個921重建的代表社區,並在23日於世新大學舉辦座談會暨工作坊。詳細資訊請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