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颱風過後 菲律賓700萬人失家園或收入 NGO重申速立災害賠償機制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超級颱風過後 菲律賓700萬人失家園或收入 NGO重申速立災害賠償機制

2022年01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黃鈺婷 翻譯;林大利 審校;稿源:氣候之家

去(2021)年12月,超級颱風雷伊(Rai,當地稱Odette)重創菲律賓,造成400多人死亡、近700萬人失去家園或工作,災情慘重。民間再次呼籲,在人道救援之外,應建立「災害與損失賠償機制」(Loss and damage),以協助受災社區復原與重建。

超級颱風雷伊重創菲律賓,造成400多人死亡、近700萬人失去家園或工作。圖片來源:Jenny Gacutno/Oxfam

2021年威力最強颱風「雷伊」 農漁業損失逾63億 

這場強度高達五級(相當於台灣風級17以上)的颱風,在去年12月中登陸菲律賓,造成400多人死亡,經濟損失估計至少五億美元,是當年侵襲菲國的颱風中,威力最強者。

國際樂施會(Oxfam)指出,在菲律賓某些受災嚴重的地區,居民甚至得為了一小口飯而乞討。雷伊颱風造成的淹水範圍超過42萬公頃,破壞或摧毀了92萬5000棟房屋,造成將近700萬人失去家園或主要收入來源。

「我們靠海吃飯,所以沒辦法離開這裡生活。當時為了安全著想,我們已經把船都拉上岸了,但浪實在太高,不只沖上岸、沖走岸上的船,甚至沖上馬路。比起前兩次颱風,雷伊的威力真的太強」,來自菲律賓南雷伊泰省(Southern Leyte)瑪利保村(Malitbog village)的漁民柏何(Petronilo Bohol)告訴樂施會。

菲律賓農業部估計,雷伊颱風對農漁業造成約2.3億美元(約63.7億新台幣)的損失;至於房屋、道路、電力與輸水管線等基礎設施的損失,據菲律賓國家災害風險降低與管理中心(National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Center, NDRRMC)的估計,則高達3.5億美元。

氣候變遷影響 風災嚴重程度飆升 災後重建成難題

樂施會在亞洲的人道救援業務主管巴亞斯(Jermaine Baltazar Bayas)告訴媒體《氣候之家》,最近十年來他們發現,颱風造成的災難嚴重程度「急遽飆升」。「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真實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巴亞斯說,有些地區的災後復原工作可能要花上半年時間,而光靠人道救援,並不足以協助社區重建生活與生計。 

「人道救援能夠做到的是,在災害發生後立即提供災民維生所需的協助,但是在中期或長期的災後復原工作上,我們也需要其他支持,」他說。「災後復原必須囊括進地區的發展計畫中,並且應該聚焦在如何保護居民財產、協助他們重新開始工作。」

麻省理工學院的氣候科學家艾曼紐(Kerry Emmanuel)告訴《氣候之家》,未來幾十年,颱風估計將造成更多災害和損失。

這有部分是受人口學因素影響:自1970年代以來,海岸地區和洪泛平原的人口數快速增加。另外,全世界的颱風強度也都在提升——根據2020年的研究,近幾十年來,有越來越多颱風的強度達到最高等級(即達到三級至五級,相當於台灣風級16以上的強烈颱風)。艾曼紐表示,颱風強度提升、降雨變強、造成嚴重水災等,都會導致更多災害和損失。

雷伊颱風在菲律賓造成嚴重水災。樂施會發現,最近十年來颱風造成的災難嚴重程度「急遽飆升」。圖片來源:擷取自IFRC Asia Pacific Twitter

相較於熱浪和洪災,艾曼紐指出,因為缺乏颱風的歷史數據、對其強度預測也還不夠精確,比較難直接將颱風歸因於氣候變遷。「我們可以很準確地透過衛星偵測颱風,但還沒辦法精準估算強度。」

NGO籲建立災害與損失賠償機制 即時應變

NGO CARE的氣候變遷與韌性政策負責人哈梅林(Sven Harmeling)說,災害與損失賠償機制不應完全以氣候歸因(climate attribution)為條件,「在完全確認氣候變遷對災害的影響程度後,才去思考賠償事宜,是很不切實際的行為,而且會拖得太遲」,他告訴《氣候之家》。

反之,政府應該要建立明確的賠償機制,才能在災害發生後快速提撥賠償費用。他認為,可以由國際融資支持,成立保險聯營(insurance pool),在災害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時,即時支付賠償金。

巴亞斯則說,在災害發生之前提供先期融資(anticipatory finance)的方式,也有助於最小化災損。他表示,樂施會先前就與位在雷伊颱風路徑中的菲律賓地方政府合作,透過參數保險(parametric insurance)的方式,即時提供當地人現金補貼,並且在颱風襲擊之前,就提供技術支援、補強居民的住屋。

責任最少、承受衝擊最多 全球倡議富國金援脆弱國家

目前全球有許多倡議者呼籲,除了提供人道救援與氣候調適融資之外,富裕國家應該要在2030年之前,動員3000億美元的災害損失賠償資金給脆弱國家。

基督徒互援會(Christian Aid)的研究預估,在2050年之前,氣候脆弱度最高的65個國家,GDP將受衝擊並下降20%;在與目前各國氣候政策一致的情境下,2100年全球升溫將達2.9°C,屆時這些國家GDP將下降64%。就算將升溫控制在1.5°C,對氣候變遷應負責任最少的窮困國家,仍將遭受最大衝擊。

作者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黃鈺婷

大學主修外文與社會學,研究所念環境教育。期許自己做好環境資訊的轉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