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中國家 恐懼《京都議定書》被取代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開發中國家 恐懼《京都議定書》被取代

2009年10月13日
低碳生活部落格2009年10月8日泰國曼谷訊,張楊乾報導

聯合國曼谷回合氣候會談(AWG_LCA7/KP9)九日結束第一階段的討論,但歐盟與開發中國家彼此間的猜忌,卻因為《京都議定書》現行架構是否會被取代而加深。包含中國大陸在內的開發中國家警告,如果接下來的談判,不是延續京都協定對已開發國排碳量的限制,年底在哥本哈根的談判(COP15)將會一事無成。

開發中國家集團(G77+China)主席盧蒙巴(Lumumba Di-Aping)昨在會談結束的記者會上表示,歐盟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經決定要放棄《京都議定書》,並會在哥本哈根提出一個新的減碳機制,這是因為歐盟認為美國不會加入與京都協議相關的談判。「京都協議是下一階段談判的血液,絕不能加以放棄。」盧蒙巴強調,已開發國若接下來不願作更積極的減碳承諾,將會浪費自峇里回合談判(COP13)以來二十個月的談判進展,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也將一事無成。

開發中國家 擔心排碳權被限

開發中國家對《京都議定書》將被取代感到恐懼,主要因為京都協議是依《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UNFCCC)》裏所謂「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NAMAs)」所訂定,已開發國必須有法定的減碳目標,並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減碳。對開發中國家而言,《京都議定書》在2012年並沒有過期,只是代表第一階段的承諾期結束,因此已開發國家必須在2012-2020的第二承諾期裏提出更積極的承諾,並在資金、技術、基礎建設上,更大規模地協助開發中國家減緩暖化威脅與調適氣候變遷。

不過,已開發國家目前的承諾,卻令開發中國家很失望。根據小島國家聯盟(AOSIS)的統計,目前為止所有已開發國家包含美國等,對於2020年減碳目標的承諾,大約只等同於依1990年再減11%-18%,遠低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IPCC)所建議的25%-40%。「依照已開發國家現有的減碳目標、國際金融協助、綠色科技移轉等承諾,都等同於漠視科學家的建議。」開發中國家分組代表,菲律賓籍的Bernaditas Muller表示。

中國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同樣認為如果未來放棄目前京都議定書的架構,將會對年底能否在哥本哈根達成協議造成極大傷害。他指出如果現行《京都議定書》簽約國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網要公約簽約國》的雙軌談判,硬要併為一軌的話,「將使邁向哥本哈根這輛列車翻覆。」

歐盟反駁 京都體系並不足夠

針對開發中國家的指控,主張新協議包含應更全面的歐盟代表則是強調,他們的立場是希望能在《京都議定書》的基礎上,年底在哥本哈根能達成一個,能包含美國在內的新氣候協議。歐盟代表Artur Runge-Metzger也一再強調,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歐盟更堅定支持《京都議定書》,但他也表示,年底的氣候會議中,必須有一個包含美國與先進開發中國家的法定協議,「如果有任何一個主要的排碳國被排除在協議之外,都將使地球暖化到達一個危險的程度。」

氣候公約組織(UNFCCC)秘書長德布爾(Yvo de Boer)則是指出,在曼谷回合的會談,至少讓各國都進一步了解彼此的立場。他強調,在年底的公約會員國大會中(COP15),全球的公民將有權知道,他們的政府如何將如何阻止危險的氣候變遷,「現在各國是時候放棄彼此的私利,以追求一個讓普世都接受的共同利益。」

在年底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召開前,各國在下月初仍會在西班牙巴塞隆納集會,將繼續就減緩暖化威脅、調適氣候變遷、國際金融合作、綠色科技移轉等細部議題進行討論,企求在年底達成新的氣候協議。

※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