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5日
摘錄自2009年11月14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由聯合國主導、協調各主要已開發工業國簽署的「京都議定書」,將於2012年屆滿,但至今還未有另一階段氣候協定出爐,各國無法一致行動,情勢異常險峻。
早在1990年,科學家就發現地球溫度上升明顯,1992年在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與會的154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會議,通過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京都議定書。不過,因各國各有考量,京都議定書遲至2005年2月才生效。
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要求,被列入附件一的已開發工業國家於2012年以前,將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比1990年減少5.2%。結果效果不如預期。
長期關注全球暖化的臺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林子倫表示,京都議定書整體成果有限,與美國國會不同意、中國大陸未納入京都議定書管制有關,「尤其美國未擔任起領導責任,最受各國詬病」。
據2008年UNFCCC秘書處發布的締約國排放資料,從1990年到2006年,工業化國家的總排放量降低5.5%,形式上達成京都議定書第1階段目標。不過,若扣除致力經濟轉型的東歐國家,以美國為主的工業國家實際總排放量卻上升9.1%,美國、加拿大、日本及澳洲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驚人,抵消德國、英國、法國及瑞典等北歐國家的減碳成果。
承續京都議定書的第2階段全球氣候變化公約遲遲無法定案,所幸2007年在峇里島召開的第13次締約國會議,各國確認以減量、調適、技術及資金為框架,以2年為期討論,也使得將在哥本哈根舉辦的會議備受關注。
雖然會議將在12月初召開,但目前低度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及已開發國家對應承擔的減量責任及應撥出多少資金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基金」仍具有重大歧見。不過也有令人感到鼓舞的訊息,如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不久前承諾將力促哥本哈根會議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