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做春泥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化做春泥

2009年11月15日
作者:企鵝

綠肥的用途其實很簡單,用來做為來年耕作時的肥料,第一次看到大片波斯菊做為休耕時的綠肥,是在苗栗沿海,那時新社花海雖然有名,但尚未像這二年般人與花爭多。而那時台中彰化幾乎都還是用油菜花,南部也是,北部及東部便不熟悉了。

油菜花也不錯,取其嫰葉,剝去梗上的粗皮,留下中段的嫰心,切段。蒜末爆香,大火快炒,起鍋前再將黃花也下鍋,翻炒一下,也是時菜一道。不過似乎賣的人少,吃的人也不多。經過油菜花田,心裡總會想起那輕脆味道。

而波斯菊,便未曾吃過了。雖然梁實秋在雅舍小品裡談吃時,曾提過食花,例如清羹上灑些黃色菊花花瓣,更添視覺效果;或者像野薑花,採其花大火快炒,食之清香。後來自已因為好奇,偶爾也會偷嚐一些花,與蜂爭食,但多半是吸吮花蜜,而不是真的像斑鳩一樣嚥下整朵樟樹花,或者像帝雉一樣,火炭母草從葉子吃到花了。

不過波斯菊整片看起來的確比油菜花田要來得精采許多,無論是遠看或近看,或者端起一朵花細看。

農夫隨意地揮灑花種,這大概是一年耕作之中最悠閒,也最不用花心思的工作,於是花朵參差不齊,而更或許因為這樣子的不齊,收種時花朵顏色間又偷偷做了交流。可能出現最普遍的花色,也可能出現令人驚艷的形狀。說穿了,這是植物獨有的專利,動物做不來的。

如果將波斯菊的花瓣上塗上油彩,那麼拓出來的畫,應該也是十分漂亮。由於這些綠肥的多樣,在冬天將近時,我們仍然有花可賞,甚至可食,直到來年開春,那麼農地是農地,是參雜了這些綠肥的農地;而爭艷的工作,自然也有另一批花朵會擔起那責任。

※本文摘錄自Tracking部落格

作者

企鵝

台灣水鳥研究群成員,鳥故事杜撰者,以科學的角度觀察候鳥來去,嘗試以文字記述環境變遷,鬻字維生是理想,但常不可得。

>>個人部落格